上一篇文章我只是解决了一些基本的问题,更多的是抛出一堆貌似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干瞪眼。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阅读,我对什么是好的设计又有了新的浅显的理解,这里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进行讨论,抛砖引玉,希望能高人解答与讨论。
之前我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一个好的设计首先要解决在特定地形环境、气候环境、周边环境等条件下产生的各种问题,也就是功能上问题,这是好的设计最初的最基本的要求。下面结合ECOTECT进行举例说明。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建筑周边热辐射分析来确定建筑周边植物的布置和处理,从而达到调节建筑周边微气候,提升建筑周边环境质量。
我们还可以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气候调节决定建筑物的最佳朝向等。
再来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根据立面热辐射的分布情况来指导我们建筑的立面开窗,甚至立面遮阳。
哈萨克斯坦图书馆的立面开窗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进行设计的,不过相信BIG的这个设计可能涉及更加专业的软件,不仅仅ecotect可以满足了。
当然,我这次不是为了来给ecotect打广告来的,我只是举例说明提升建筑品质解决建筑功能问题的一些些策略而已,所以点到为止。毕竟对于建筑闻言,“绿色”毫无疑问是一个优秀建筑无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绿色化策略在建筑初步实现对建筑品质的提升毫无疑问是现在可以说是和参数化设计一样的大潮。绿色建筑和参数化建筑必定是以后我们需要研习来提升我们建筑的手段。
那么现在相信通过绿色化策略来进行设计,提升建筑品质相信不会有人存疑,但是接下来我要讨论的一点可能会受到很多人的批判驳斥,但是我也是经过深刻考虑的,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就是——建筑理论和建筑技术的重要性讨论,我觉得这对于指导我们建筑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今国内的设计师大多在做设计的时候最开始总是纠结于从平面入手排排功能,,但是看了扎哈哈迪德等人的现代化设计让我看到了建筑的新的可能,哈迪德有句话:“Architecture becomes intertesting only when it break though .Everyone is right but no one is correct.”我觉得对于我们刚开始学步的我们来说,多研究一些以实践作品为主战场的好建筑师的经验、想法、工作方式、作品特点,艺术性的去解决技术问题,要比死背建筑理论,大谈特谈所谓的空间来的实际得多。我觉得技术是很实在的东西,懂的技术可以做出符合逻辑,实在、精美的作品,但是懂的理论却不然,尤其在中国技术缺乏的如今。
但是看看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在干什么?拿着老掉牙的杂志抄绘平面,还在津津乐道于《空间组合论》,在图书馆里练线条,在电脑上画效果图。像密斯、哈迪德等人的技术美学,或许是我们更应该效仿的。
说实话,现如今的大学教育起码比社会实践上的实际应用情况要晚了十年,事实上,原来建筑设计中较为强调的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等传统设计手法正在慢慢穷尽,同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强调建筑材料建筑构造材料使用并通过这些达到形式的变化和更新成为现在的主流,比如水立方,鸟巢,国家大剧院(这些个建筑都快被我说烂了···)。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很多还局限于玩弄平面形式,立面形式、体块形式、空间变化、图面表达效果的游戏,由于缺乏实际的材料知识,往往建成的建筑效果比预期的要差得多·······
这与国外情况恰好相反,这种情况给我们国内的许多设计师,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当看到新建筑的时候,大多数人脑海里会问:这个是怎么建出来的····啥材料·······我怎么用······构造······
比如扎哈的这个香奈儿展厅,你问,咋做?答——tspline
比如BIG的丹麦馆这个表皮怎么做?答——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