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商业陷入“盒子困局”,一场关于空间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公园式商业”已从1.0的绿化点缀、2.0的场景叠加,进化至3.0的基因融合时代。 据赢商网数据,2024年全国重点27城600+样本购物中心空置率创近四年新高,在整体环境较悲观的状态下,却有一批商业跑出线—— 以深圳为例:同期共23个购物中心入市,从预租、开业到后期运营稳中向好,坂田万科广场(把森林搬进商场)、深圳·大运天地(深圳首个“可呼吸开放式商业街区”)、深圳kaledo嘉乐道(都市自然主义剧场式街区)等等,它们为深圳带来了超10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进首店创近三年新高。
它们紧紧围绕“公园”“生态”“社群”“场景”关键词,这也印证了一个趋势:商业空间正在从“消费容器”进化为“生活解决方案”,而公园式商业正是这场变革的先锋实验场。
01 户外美学 定义城市名片 在中国商业地产亟需破局的关键节点,空间印象选择在贵阳开启一场滨水生态美学商业革命。 ▼项目原状
我们深耕贵阳“避暑之都”的天然基因,以“泛贵阳城市圈”区域游视角进行项目定位与孵化,助力贵阳抢占“户外之都”名片的标杆项目,打造有美学、有温度、有内核的户外生活度假场,解决"近水不亲水",实现“离尘不离城”,最终实现全国游目的地的跨级演变。
02 场景革命 催生心流体验 为承接贵州1.0山水户外的旅游印象,实现2.0心流户外的跃迁,我们从动线、建筑、空间等方面将项目解构重塑,创造“新型游逛式商业形态+自然生长的商业体验空间+水与城市相互咬合+交通动线重构+空间艺术氛围”的全新组合,实现真正意义上“会呼吸的商业空间”。
主动线充分利用沿江资源打造森呼吸绿廊,次动线向山林资源延伸,打造丰富多元的文商旅体验,构筑立体旅游环线。
设计错落有致、进退有度的建筑布局有机生长的组合形式,变单一为复合空间,创造体验的多样性,满足商业多重诉求,开放封闭界面,一改内向闭塞,以欢迎姿态面向游客,改变既有建筑形态,为其增添空间层次感和变化感。
打破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向湖延伸,打造立体外摆平台串联动线,丰富空间层次,强化湖景视线,通过景观绿化营造轻松自然的商业氛围,实现景观造景,增加游逛趣味性,让人群自然而然地流入空间场景中。
03 社群经济 重塑城市肌理 摒弃以产品特点切入的打造模式,结合场地特性,匹配主题体验,打造6大“户外+”潮流实验场域,利用极致场景氛围引爆+非日常主题事件情绪共鸣+日常生活方式渗透+复合业态体验,打造贵阳唯一“水岸户外游逛式”生态美学商业集群,构建独特社群引力场。
以高达45个体验点位的精心布局,将滨水岸线转化为沉浸式生态剧场,将原有“仅通过式”的城市广场置入经营点位、主题活动,让城市广场转化为24小时活力发生器,让不同圈层的群体在此找到归属,成功将消费者转化为共建者,实现"客群变社群,业余变专业,刚需变非标,观光变休闲,度假变体验,大众变个性"的生态闭环,打造游购一体的非标商业场所。
结语 真正的公园式商业不应是自然与商业的简单叠加,而需实现基因层面的深度融合——建筑学会向山水俯首,空间成为情感枢纽,运营重构社群关系。 在实体商业集体焦虑的当下,当商业空间放下“掌控者”姿态,转而敬畏土地、理解文化、尊重人性时,它便能突破物理边界,进化为承载城市灵魂的生命体,最好的商业,本就该像植物一样,在城市的土壤中自在生长。
项目档案 地点:贵州,贵阳 面积:485,370㎡ 类型:文旅设计丨公园式商业设计丨非标商业设计丨城市更新 服务:项目定位+动线规划+品牌版图+业态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美陈设计+品牌系统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