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岳嵩山 于 2012-4-27 15:34 编辑
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1906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有人说,现代建筑师从本质上
讲是无根的,因为其无条件地疏远了自然,疏远了土地,疏远了能产生和激发建筑本质的
东西。而对于斯卡帕来讲,本土是他深深依赖和眷恋的。他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
于:人有历史感。许多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建筑历史的纵轴上表现出与前人呼应、
让后人感动的力量。对此,斯卡帕有他自己的理解。他毕生致力于一些历史性建筑的修复
或扩建等小项目上,并在这些项目中倾注他全部的智慧和心血。他的学生劳斯在斯卡帕的
专集中这样写道:“卡洛·斯卡帕是运用光线的大师,是细部的大师和材料的鉴赏家,从本
质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建筑师,而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有着建筑房屋冲动的艺
术家。”在此,我们希望能从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的角度粗略地追溯一下斯卡帕建筑特点形
成的渊源,体会那种笼罩在建筑周围、渗透于建筑之中的建筑师的精神魅力和思考光环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本帖最后由 中岳嵩山 于 2012-4-27 15:12 编辑
斯卡帕是一位没有追随者的大师,他不属于任何流派,没有任何惊人之语,而他又是一位令人敬仰和钦佩的大师,这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更在于他的精神。
斯卡帕直接控制建筑的所有细部,正是由于他对技术上的因素给予充分注意,建筑作品才显得富有合理性、表现力与亲和力。而今天,由于组织程序的复杂化,使这种完整性的获得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他所为之服务的,不过是社会阶层中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但是,我们在这里介绍的除了这些可见的作品之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建筑师——也许这是一个最能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无限关爱的职业,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呢?曾经在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电视节目,参加者都是一些残疾人,主持人让他们用“假如”造句,我想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以重新选择生命的权利和机会,不少人都说“假如我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假如我有健全的双腿”,但其中有一个下肢瘫痪的朋友说的是“假如我是一名建筑师,我就要把所有的房屋都做成无障碍设计,让我和丈夫、孩子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开心地逛商场”。
现代的社会,经济利益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建筑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许多“方便面”式的速成建筑拔地而起,并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建筑本质的探索越来越少,建筑成了赚钱的机器,似乎每个人都掌握着开启它的钥匙,殊不知他打开的是藏有老虎的那扇门,美女早已不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提到斯卡帕,有如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久远的传说,不知听者作何感想,但说书的人早已深深地陷入回忆不能自拔。全面解读一名建筑师早已超出了我们能力的范围,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我们一个反省的机会:艺术超越的唯一手段就是反省。
向斯卡帕致敬——为他无华的作品,更为他无上的灵魂! |
|
|
|
|
本帖最后由 中岳嵩山 于 2012-4-27 15:15 编辑
还有我们自己整理的介绍斯卡帕的PPT文件为什么不能够上传啊!估计在中国真正认真整理这位大师的人不多! |
|
|
|
|
楼主是想介绍卡洛·斯卡帕这个建筑师吗?貌似资料少了点哦,不够全面清晰呀~~欢迎与大家一起共享相关的学习资源~~~ |
|
|
|
|
斯卡帕本来作品就非常少,最有名的就是布里昂墓地了!我看看能不能把我们整理的布里昂墓地发上去 |
|
|
|
|
注意文件大小大小,单张图片须小于1M,单个附件须小于10M。 |
|
|
|
|
谢谢楼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