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提出了垂直城市的概念雏形,自此垂直城市的概念就在世界各大城市中不断实践。垂直城市是一种将城市要素,包括居住、工作、生活、休闲等功能装进一个建筑体里的巨型建筑类型。近年来,随着425 Park Avenue,Central Park Tower,111 West 57th Street等一众世界级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完工,超高层的地标化标识性设计已对城市尺度打造、城市宜居形象的树立起到促进作用,而今有又一座标志性居住综合体将在黄海之滨的青岛破土建设。南京路1号项目由英国著名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主创,腾远设计担任EPC设计总承包,ARUP(机电、结构及可持续顾问),G.A GROUP(住宅室内设计)等世界著名设计机构共同打造的,集金融业、航运商贸业、现代服务业、时尚产业等多种业态融合的综合体。旨在营造一个标志性目的地、打造城市形象新名片、构筑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重新定义青岛理想人居。浮山湾海上角度透视图 Foster+Partners01 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沿海一线,距离青岛市政府800米,五四广场600米,距离海岸线仅400米,处于南京路沿线的核心地段,是青岛市政治、经济和文化旅游中心的黄金地块,是衔接青岛市政府及奥帆中心的重要节点,也是激活城市中心区的重要引擎。项目通过底层架空的空间形式引入人流,加强周边地块的连接,将街区式的业态吸纳到基地内部,打造文化艺术的空间。力求融入以行政办公、金融商务、商业服务、文化休闲为定位的片区功能中,打造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国际商务、时尚消费等产业的国际商务中心、时尚消费中心、国际影响力的总部集聚区。02 项目规划设计涵盖居住、办公及商业等业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基本出发,从功能与空间两个层面提升项目品质。Foster+Partners的设计师通过凸显结构构件的理性立面手法,实现形象与结构转换的统一协调,既体现了不同功能业态的形象特点,又展现单栋建筑形象的整体性。结构转换位置的24F-26F是空中配套空间,同时也是办公与住宅的功能转换区。ARUP设计师运用斜柱转换结构和局部外挑的立面语言对此处空间进行着重刻画。配套空间内部功能丰富,涵盖娱乐、健身、会议、活动、餐饮、社交等空间,并用一个三层通高的中庭特色楼梯空间将各个功能联系起来,透过宽敞的玻璃立面可以俯瞰北部的城市景观。
03 项目为”老坑新做”,原基坑支护体系及土方开挖在2006年底开始施工,开挖一定深度后停工至今。新坑基底标高比老坑基底标高低约10米,通过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保证新坑的稳定。为了突破滨海城市风荷载的壁垒,结构顾问ARUP联合中国建研院进行了多次风洞测试,综合结构性能、成本、以及住宅区风荷载下舒适度、楼面振动及声学要求考虑,塔楼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的结构体系。为使住宅业态获得良好的海景视野,塔楼整体平面呈切角三角形,满足进深、采光和通风等需求。住宅楼层平面转变为整体较下方三角形略小的“V“字形,异型的平面形式也是结构、消防及机电系统设计的难点所在。竖向构件无法上下贯通,从塔楼底部到塔顶,外框架柱数次采用“V“形斜撑进行位置转换,从而保证力流的连续性。
为保证业主拥有无遮挡的360°观景体验,与幕墙顾问紧密配合,采用最新技术,最大限度保证玻璃板块尺寸。客厅提供15米的无柱连续单一朝向面宽,和21米的无柱连续转角面宽,为用户呈现极致的城市山海景观。04 项目设计本着生态、低碳、节能、高效的理念,结合基地内外景观资源,塑造绿色生态的工作生活环境,强调人、建筑、自然的共生融合,注重环境品质。设计全面融入了“绿色”“环保”等概念,以绿色三星建筑、美国 LEED 金级认证、美国WELL认证等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从建筑本身、室内环境等方面系统提升建筑品质。 设计可持续性建筑要考虑场地、阴影、光照、自然通风,生物质的使用,环境辅助生活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等基本要素,整体考虑技术层面到环境社会乃至心理层面。主要分析优化包括气候及微气候分析、室外舒适性分析、自然通风及采光、隔声等室内舒适性分析、建筑整体能耗及热工性能模拟优化分析等方面,打造一个对环境友好、资料利用效率高、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建筑。
项目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营造现代端庄稳重的建筑形象,为浮山湾畔再添一座超高层建筑。在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丰富青岛天际线的同时,依托区位优势和高端空间的营造,吸引航运、贸易、金融等产业的企业总部入驻,对青岛沿海一线办公居住空间的焕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总平面图
城市尺度分析
核心筒规划
竖向交通策略
立面图 Foster+Partners 室内设计:GA GROUP/ Foster+Partners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建日筑闻」,搜索「ADCNews」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