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ndy 于 2011-9-18 17:28 编辑
藤森照信是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建筑师。
受瞩目的原因之一,是他从建筑史学家、评论家转而成为建筑师的历程。建筑学者藤森照信是建筑史与生产技术史的专家,他的作品《日本近代建筑史》被日本建筑研究者视为必读著作。后来,原本在各建筑竞赛担任评审的藤森教授,45岁时完成第一个作品,2006年代表日本参与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自此,藤森建筑师的身分,渐渐超越藤森教授。
受瞩目的原因之二,是作品强调运用自然素材、重视连结社区与人,当人们对钢构建筑习以为常,藤森作品散发的温暖、谦抑,格外触动现代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藤森总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建筑物所在地居民加入建造过程,例如,请小学生帮忙折建筑外墙使用的铜箔;建造「烧杉之家」时,则是请社区里的婆婆妈妈帮忙将杉木表面烧炙碳化,人们也才恍然大悟,原来炭的颜色不只是黑,它有着含蓄的七彩光泽。
众人合力的背后,除了凝聚在地情感的用意,更反映藤森「手工艺复兴」的建筑理念,提醒人们想想建材工业化生产的影响。
充满设计巧思与机能的茶屋,是藤森受关注的代表作。无论日本首相细川护熙为接待法国前总统席哈客到访,委托藤森建造的「一夜亭」、或是他在家乡建造的「高过庵」,都成功让人对茶屋这项「日本最小的建筑」产生浓厚兴趣。 (网文)
藤森对于未来城市的想像图
藤森的茶室概念草图
经典茶室系列:
>一夜亭
前日本首相细川护熙氏为迎接老朋友法国总理席哈克而作的茶室,在日本自古有为迎接重要宾客而专门建造茶室的习惯,由于建造时间极短,所以藤森将他称作「一夜亭」,他并且打趣的说,屋内的空间甚至入口的尺寸都是为了席哈克硕大的身形而量身订做的呢!
>高过庵(高高在上的茶室) 点击这里,可查看本站更多相关信息。
藤森说,每次当他替业主建造的茶室完成之时,总有一股私心收藏的冲动,他觉得茶室虽是一个很小的空间,却与人很亲近,有如衣服一般,舍不得放手,出于这样的起心动念下,他决定建造自己的茶室。
依藤森的说法,树干的姿态便决定了房屋的样貌,所以只能依照现有的条件完成建筑。他说,由于高过庵建造之时由于被鹰架包覆,所以还未知觉,当茶屋建成鹰架拆除时一看,「怎么那么高阿!」,因此取名为高过庵。刚上去时还会因为略有摇晃而害怕,不过人一多反而稳当了,就像小孩子一起爬树屋一样;这间属于他的茶室,反应了建筑师的赤子童心。
>忘茶舟/入川亭(台湾) 这两座小巧的茶屋都在相同的地点建造,台湾。受到好茶团体的委托,早先以来过台湾数次的藤森说:这次他见识到T国的山湖之美。
在「忘茶舟」一案上,藤森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历史,他说混凝土似乎被人渐渐遗忘。而在本体上,他使用了与F1赛车及飞机相同的硬壳构造(Monocoque Structure)。对于建筑,藤森有三大原则:1. 不使用任何曾经出现过的外型样式,因此,即使是他自己发想出的草图,只要后来发觉与任何存在的建筑雷同,他也会重新来过。 2. 在可见的外型上,只使用最原始的材料。 3. 在一切看不见得地方,则尽量的使用最新的技术、最高的科技。我想在忘茶舟上,我们完全体验了他所坚持的这些原则。
忘茶舟其名来自禅宗的思想;「追求茶道的极致,最终就把茶忘了」,而藤森则说,因为水面上风力劲道很大,为了不要让船漂向岸边而得持续尽力的滑,最后自然忘了喝茶。
「入川亭」的建造则是业主表明希望此茶屋能高于「高过庵」。藤森采用了台湾特产的巨型竹子;由于得茶屋架的非常高,所以竹子的排列方式与数量令他非常伤脑筋。最后决定排成一排,成为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姿态。建造完成后,藤森爬上去发觉「竟然非常稳固」因而「后悔当初能再减少一到两根竹子,会更具美感」显见他不同于一般建筑师的想法。
>茶室徹 这是建造于一片樱花林中的茶室,它由一根树干从茶室地板贯穿至屋脊之上,藤森采用手折铜皮浪板屋顶与黑色信乐烧炉座,由于他尽量的避免现代性的材料出现,所以当他使用金属材料如铜,也会费心的将其外型尽量形塑初古朴的手感。在这样的高度下欣赏樱花如落雨缤纷,呈现出的是一种桃山时期无比艳丽浪漫的美感。
>空中茶室(2011年最新茶室作品,台湾)
——敬请期待。。。
其他类型作品:>烧杉之家 点击这里,可查看本站更多相关信息
>秋野不矩美术館 (Akino Fuku Museum)
>神长官守矢史料馆
*本文资料主要来自archicake daily:《藤森照信/ 茶室的奧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