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欢迎关注。
你太喜欢用脑子了,应该转换一下思维, 不要用头,要用身体去思考, 不要净讲道理,也可以说是凭感觉。 《龙珠》
拆房:陈天骄 韩英卓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反内卷鼻祖庄子先生曾经曰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意思就是说,你这辈子都别想学会建筑了,想都别想;让你别想你还想,是想上天么?
换句话说,等你学会了设计再去干设计,黄花菜都凉了;但你觉得自己没学会就直接不干了,那你也就快凉了。 横竖是“知也无涯”,反正是谁也不会。只要你不心虚,心虚的就是别人。
为了强心健脾,稳如老狗,你需要随身携带一些设计镇定剂;以防大脑空白、两眼发蒙、呼吸急促时可以强行镇定续命、继续坑蒙拐骗。 今天这个算是救急偏方,只有七个字:旋转 跳跃 闭着眼。
巴黎市政府要在巴黎东北部的拉维莱特公园里建设一座全新的巴黎爱乐音乐厅。
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你想的那个拉维莱特。
新音乐厅的用地位于公园南区现有音乐城的东侧,就是原来的室外停车场,形状也不太规则,面积约有19800㎡,但建筑红线内只有约9500㎡。基地北侧和西侧临近红色构筑物,东临serurier大道。新音乐厅正式建成后将与现有的音乐城一起运营。
不管是在巴黎,还是在这里那里,全世界的音乐厅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能够欣赏并愿意花钱去欣赏纯音乐的永远是少数。
投射到建筑上就是——没有演出的时候,整个音乐厅就变成了一座空城。
显然,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近年来新建音乐厅的设计趋势都是把重点放在公共功能的创造上,立志要把音乐厅转变为社交胜地。
通常演出空间(formal)和社交空间(informal)都是并列布置,informal再大,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依然只在前半部分——何况也不可能无限大,撑死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换句话说,就像一半的电影没人看,一半的饭菜没人吃一样;再好的建筑只能逛一半,吸引力降的就不止一半了。 怎么能让人们“感觉”逛遍整个建筑还不影响音乐厅的使用呢?其实也不难。革命胜利早有经验,要农村包围城市。Informal包围formal。
确定了上面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下面来排功能。新音乐厅的总面积约26000㎡,其中包括一个2400座音乐厅,约3000㎡;6000㎡的观众活动空间,包括门厅、1100㎡的展览空间和咖啡馆、卫生间等辅助空间;1800㎡的教育中心,其中包括图书馆、众多媒体室等;7500㎡的演出厅辅助空间,包括两个演出排练厅、六个室内音乐工作室、办公室、后勤等; 演出厅采用葡萄园型平面、两层观众席的布置方式,入口朝南放在场地中间。展览部分靠近演出厅入口,放在南侧;教育中心放在东侧,临近次入口;后勤部分放在舞台后方,有单独的卸货口;演出厅辅助部分则放在西北角,靠近后勤部分,并与演出厅相连。 然后又双叒叕发现——场地放不下。
嗯,不尴尬。反正经常放不下。
因此决定把演出厅改成4层观众席的方式,缩减占地面积将各个体块成功塞进场地中。
然后不尴尬就成功变得尴尬了。我们的本意是informal包围formal,可现在光formal空间就把场地占得满满当当,强行加入informal空间——你愿意场地也不愿意。
怎么办?来,和我一起默念救急真言:旋转跳跃闭着眼。 现在,我们就需要——跳。跃。把informal空间跳跃到功能盒子顶部,通过平台空间形成包围。
但是,现在的informal空间并不好用。
一是因为它不连续:平台空间离地面至少也有两层高,大家得爬楼梯才能上去。这可就自带结界限定了,让人感觉整个平台体系跟地面是两个空间。二是因为informal空间只有平台,大家在建筑中的活动范围仍然极其有限。就像一个蛋糕,只让你吃左半部分和只让你吃上半部分,本质上没区别——都是吃不饱。
划重点:我们需要的是连续变化的公共空间,让人在整个三维空间里活动而不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活动。
救急真言再次上线!请跟我一起旋!转!旋转的是演出厅周围的其他formal体块。
这些普通体块简单转一下就世界大不同了:首先是可以得到新的小平台和中庭空间,让平台体系更加细化丰富。市民能去到的空间多样化了,建筑的吸引力自然就提高了;其次是可以拉近平台体系到地面的距离,让“爬楼梯上平台”变为“从平台A到平台B”,削弱爬楼梯的疲惫感。
光说不练假把式。救急真言到底能不能救急,还是得实操来看。 旋转之前,我们先把后顾之忧解决掉。把各个formal空间的交通核全都放到不转动的演出厅的外部,与辅助房间结合布置。这样无论体块怎样调整,只要最后与演出厅相接就可以保障正常使用。
准备了,同志们!开始旋转!
展览部分中以音乐厅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展厅二,获得新的平台和中庭空间。并在展厅二体块与音乐厅交界处设置下沉通道,使观众可以直接从平台进出音乐厅。展厅一内部设置通高空间,用于大件展品和临时展品;展厅二设置固定展厅和部分的通高空间。内部楼梯与外部楼梯组成一部X形楼梯,串联流线。
教育中心部分远离公园,且需要方正的教室空间就先不旋转了,但一样要延展平台体系!将体块抬升,获得独立的门厅空间。其屋顶平台以及阅览大厅通过楼梯与展厅平台、展厅通道相连,内部空间则通过音乐厅外部的交通核串联。
演出辅助部分旋转两个排练厅,同样将工作室变成集中的两层并进行旋转,获得新的平台和中庭空间。既可以供音乐厅内部的人出来休息,也可以供观众闲逛和排练人员交流。内部则利用演奏厅外围的交通核来组织纵向流线。
辅助部分调整过后,办公空间就与演奏厅脱离连接,变成孤身一人了。因此将办公空间转动到后勤部分的顶部,与后勤部分组合布置。同时将员工餐厅转为共享餐厅,放在表演厅的顶部,并留出南北向的通道。
后勤部分整体进行旋转,并将仓库的顶部平台变成坡道,沟通后勤大厅和社交平台形成整体的大空间。内部的运货流线和办公流线分开布置。
至此,室内的informal空间体系就完成了。基本可以保证人们可以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到处溜达了。
然后再连接功能块的边角,形成建筑外壳就可以收工了。 但是!好不容易旋转跳跃闭着眼做完的室内的informal体系,就是为了让市民大爷大妈大哥大姐们随便溜达。你吭哧罩上一个壳,和加了一道锁没啥区别——满脸都写着不让进!
再挂上一个“巴黎爱乐音乐厅”的招牌镇宅,不但一般人不敢进,就是二般的音乐人也得掂掂分量。
所以,我们得把外壳打开,但又不能漏风漏雨。也就是得把外壳融入informal空间的体系中,形成内外连续变化的公共空间!
怎么融入?这里要用到我们以前讲过的另一个救急偏方——切!片!正所谓一切遮百丑。(点击复习)怎么切都行,闭着眼切也行。
将室内的平台空间进行外露,充当外部停留空间的同时形成室内外的联系点。然后将外壳的其他部分切片形成台阶,形成外部流线。
至此,室内外融合的informal空间体系大功告成。
打完收工!
这就是MVDRV设计的巴黎爱乐音乐厅竞赛方案。最终获得竞赛亚军。
最后回顾一下完整过程。
MVRDV使得formal空间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完全被informal空间包起来。如果内部的音乐厅被替换,这座建筑完全可以另作他用。换句话说,只要这个建筑的主要功能不需要采光,比如说剧院或者展厅,你就都可以把它封在最里面,然后在外面闭着眼旋转跳跃就OK。 旋转这个事儿我们以前也拆过很多次。不光是平台,中庭、楼梯闲着没事儿、不会做的时候都可以转转试试。 道理其实很简单“转”才有“空”;“空”才有“空间”。
图片来源:
图[1]、图[3]-图[6]来源于https://www.mvrdv.nl/projects/89/philharmonie-de-paris
图[2]来源于https://www.artscape.fr/jean-nouvel-gagne-le-projet-de-construction-de-la-philharmonie-de-paris/
其余分析图及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