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欢迎关注。
一个人的武功分了派别, 已自落了下乘。 《倚天屠龙记》
拆房:陈天骄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你选择干建筑, 是因为你不会干别的吗? 但建筑你也没干好,你觉得尴尬吗?
为什么别人总能戳中你方案的痛点, 是因为痛点太多了吗?
你的方案里,有设计吗? 你确定那是设计吗?
当你说“基于场所记忆赋能城市开放空间的多价性建构”时,你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到底是行业黑话还是睁眼说瞎话? 难道是为了显示自己专业吗?
如果你真的专业, 要不要自己中个标证明一下呢? 你不要,因为你证明不了。
你有想做却没做的设计方案吗? 因为懒,还是因为不敢?
可能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 不敢。
因为没学过,因为没做过, 因为没人要求过。
金庸大侠说, 心魔就是魔, 心佛也是佛。
比利时的伊泽海姆市有一座已经废弃了好几年的印刷厂。 2017年,当地政府可能忽然迷上了朋克工业风,然后就盯上了这座颐养天年很多年的印刷厂。
说好的退休生活说没就没了,老印刷厂突然就被返聘了,还是跨界返聘。 政府大大要把分散在城市中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Art’Iz艺术学校都搬到这里来,打算搞一个飘满了油墨味的新市民休闲中心。
说白了就是原地改造。 可以加建——只要你能找到地儿; 但不许拆除——反正得要内油墨味儿。
老印刷厂包括厂房和办公楼两部分, 总共6270平米。 东侧的厂房共两层:一层是以前用来存放材料的仓库,净高2.8m;二层是以前用来加工的车间,净高4m。 办公楼呈T字形,西侧高4层(带阁楼),坡屋顶;东侧高2层,平屋顶。根据政府的规划,厂房的东南角被占去了一部分用来建设一座7层高的办公楼;印刷厂西侧的停车场也新建了3层的办公楼,围合出一个小院子;印刷厂南侧规划了新的公共绿地。
而政府大大想要的市民休闲中心包括一个1600平米的图书馆,一个约900平米的档案馆,一个2800平米的艺术学校以及大礼堂、展览区、会议室、咖啡零售等约1000平米的公共活动部分。 总建筑面积约8600㎡。
换句话说, 老印刷厂面积不够,需要加建。
而且这种一个公共空间加三个主题功能的关系就差把中庭两个大字写到你的脸上了。
本身面积就不够,还要一个大中庭, 那这就不是加建的事儿了 ——而是要大大大大大大的加建。
加建也不是问题, 毕竟甲方有言在先允许加建—— 但问题是往哪儿加呢? 毕竟,周围都被占满了。
现在唯一能加上的地方就是天上了。 直接加高几层,给老印刷厂长长个儿。
来自德国的 BeL Sozietät fürArchitektur事务所 秉承了德国人一贯的工业精神—— 对工业相关的一切东西都特别来精神。 比如,眼前这个老印刷厂。
BS的基本原则就是老印刷厂必须要原物保留,不能减也不能加,这代表的就是工业传承。严肃脸。
你说面积不够用怎么办? 忘了德国人最擅长干什么了, 就是搞各种制造创新啊。
所以,现在这个老印刷厂改造项目在德国建筑师BS眼里就是一个多功能的机器改造。 基本就等于把打印机改造成ipad。
不管怎么说,反正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 面积不够还想要中庭。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一定要有中庭?
说到底就是因为中庭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空间,不但能承载展览、路演等各种公关功能,还能自动承载各种自发延续行为。 也就是人们在中庭空间里的行为受功能的影响较少。
机灵的德国人瞬间就get到了点。 所谓informal不就是多功能吗? 那么,只要我的formal足够多,叠加到一起不就也是个informal吗? 四舍五入,不就是个中庭吗?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要不说德国人务实呢?
事实上,我们总执念追求的无限自由与无穷功能都是伪命题。对于使用者来说,只要能实现所需要的所有功能行为,就可认为是自由。 无限不是没有边界, 而是只需让你够不到边界。
在这个项目里,除了档案馆几乎全部封闭,其他功能都有空间自由度的区分。
划重点: 将三组功能中自由度高的部分进行叠加就约等于得到一个中庭informal空间。
建筑师选中了礼堂作为叠加设计的切入点。因为这家伙个性太强,难以跟别人叠加结合。 罪魁祸首就是它的围护结构,厚厚的实墙在保障声学效果的同时也不断强调礼堂的空间属性,阻断了空间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实墙不好用,那就换呗! 整点儿高科技啥的。
把礼堂变成圆弧形状, 然后用高科技软体结构—— 帘子 代替围墙。
这样围护结构的形态就可以随意改变,演奏厅闲置的时候就可以与阅读空间或社交空间组合!原本隔三差五才有人光顾的演奏厅,摇身一变成了综合体的核心C位!
但是,“用帘子当礼堂围护结构”这件事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还是要考虑到许多实际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声学效果。如果为了追求礼堂的多功能而牺牲其声学性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为了保障礼堂的声学效果,建筑师将“帘子”做成了双层结构。内层是由PVC板条组成的隔声层,外层是由天鹅绒布组成的吸声层。
这样在礼堂使用时,就可以灵活调整内外层帘子的位置和面积,以此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随后进行大致的空间规划,寻求进一步叠加重组的可能。
礼堂结合门厅以及档案馆放在一楼原先仓库的部分,图书馆放在二楼,艺术学校则集中布置在两个办公楼内,南北西三面各布置一个交通核。为了补全面积,只好把中部的办公楼加高一层。至于公共部分则布置在东北角临街处。
刚才在体积规划中我们把阅读空间放在了2层,因此门厅中势必要布置通往2层的楼梯,这正好可以与礼堂中地面的升起结合! 简直完美。
适当调整礼堂地面的升起高度与台阶宽度,使其可以作为楼梯使用。
刚刚我们给礼堂拓展了阅读和社交的场景,这两种空间与咖啡厅也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因此把咖啡厅的桌子布置在礼堂的大台阶上,增加空间活力的同时进一步节省面积。
咖啡厅的吧台和备餐区则放到稍远一点的礼堂西侧,把包间塞在礼堂和档案馆的中间部分。
现在,这组有功能的informal空间得到了进化,并可以在不同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上午,它是连通一层和二层的阅读空间,同时还是门厅的延伸。
下午,用双层帘子把观众席和舞台隔开。观众席同上午一样作为阅读空间,舞台可以用于乐团的排练。
排练完毕准备演出时,它就作为完整的剧院出现。
傍晚,图书馆和学校关门之后,它还可以作为剧场单独营业。
再晚一些,剧场也关门之后,它还可以作为酒吧继续在凌晨营业。
礼堂进化完毕后,面积紧张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根据现有的空间安置不同功能了。
一层西侧,利用原来的办公楼布置图书馆和学校的办公部分。档案馆的办公空间则与档案库一起布置在一楼东侧,也就是原来仓库的部分。音乐教室布置在中部的条形空间中,打击乐教室则单独放到东南角避免干扰。
将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分别布置在二层西侧和中部的条形空间。学校与图书馆共享的多功能厅放在东南角。阅读区也进行细分:靠近端头的区域用作自习区或是集中阅览,安静免打扰;中间靠近演奏厅的区域布置书架和休闲家具,活泼有氛围。
将剩余的美术教室和器乐教室继续布置在三层西侧和中部的条形空间中,在礼堂顶部突出的位置加建几间器乐教室来拓展面积。再加外挂楼梯来解决疏散问题。
原来的条形天窗朝南,夏天的时候很热;因此将它改造成散点式的天窗,朝北布置,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也适应了阅读空间的需求。同时给中部和东部的教室配上朝北和朝东的条形天窗造型,在细节上保持场所精神的延续。
把剩下的学校功能放到办公楼的四、五层
至此,内部功能设置完毕。 在屋顶设置工业风格的招牌,保持整体建筑形象的同时注入新气象。
打完收工。
这就是 BeL Sozietät für Architektur 设计的 伊泽海姆休闲中心方案。
它靠着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和最少的加建面积以及场所精神的最大化延续获得了 竞赛的第一名。
最后,来看一下完整过程。
知道了很多道理, 但却依然做不好一个方案。
学道理不是为了讲道理, 而是为了不讲道理。 正是无招胜有招。
无我无形,无我无心, 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图片来源:本文图[1]改自 https://www.vlaamsbouwmeester.be/en/instruments/open-call/projects/oo3801-izegem-leisure-centre?f=gunning 图[2]-图[6]来源于 https://www.vlaamsbouwmeester.be/en/instruments/open-call/projects/oo3801-izegem-leisure-centre?f=gunning 其余分析图及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