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当代建筑(CAjournal),欢迎关注。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IBRARY,BEIJING, CHINA 项目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委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项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图书馆项目是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的重点工程。该工程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交的拥有合理功能布局和先进设计理念的方案中标,并最终完成设计工作。总平面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后,每天接待大量师生。其空间明亮,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图书阅览条件,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研究和办公空间。图书馆开放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并迎来大批兄弟院校的同仁参观学习,赢得了极好的社会影响。
图书馆位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核心位置,为师生提供了完善的图书藏阅、公共会展、研习交流和行政办公等功能空间,也重塑了其所在区域的校园环境。
图书馆的室外环境设计与体育馆主广场相协调。考虑其周边有来自学生公寓和体育馆的步行人流,场地设计以可达性强的绿化广场为主,并与建筑表皮进行一体化设计,将硬质铺装与绿化植被结合,形成简洁、现代的“条形码状”地面肌理 ;主入口广场铺地选用深、浅两色石材逐级退晕,形成与体育馆活动广场间的自然过渡 ;广场两侧顺应地面肌理,设置休息座椅和广场照明等景观小品,令人联想起高低起伏的田园意象和现代科技的数字肌理。
图书馆地下一层为车库。首层配合相应的建筑出入口及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功能组织,设置门厅、展厅、多功能厅、声像室等具有公共性的功能空间。二至六层是藏阅合一的大空间,突出图书馆的主体功能。其中二层是人流量稍大的电子阅览区,三至六层是普通阅览区。七层是图书馆办公和古籍阅览区,人流量相对较少。
建筑的平面呈规则的矩形,四个垂直交通核心对称布置于矩形平面的四个角部方位,卫生间、空调机房等辅助用房与垂直交通核心组合,把所有建筑外墙都留给功能空间,以实现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效果。矩形平面的中心是矩形的中庭,为大尺度平面内部提供了顶光,地上各层的功能也环绕中庭展开。在二至六层的主体功能区,沿外墙布置阅览区,内侧是书架区。三层与四层、五层与六层,每两层作为一个大单元,三层、五层以阅览为主,四层、六层以藏书为主,同时收缩平面,形成边庭,为三层和五层的阅览区提供充足的阳光。整个建筑平面由外及里形成了四个圈层 : 边庭—阅览区—藏书区—中庭。
图书馆的地上空间由中庭统领全局,顶部是屋顶花园。中庭内每两层都有阶梯连通,其中三至六层由横跨中庭的长阶梯连通。中庭结合交通空间设置步行、阅读一体化空间,以巨型桁架结构的阶梯状体量穿插于各层之间,中庭空间层层错动,既增添了室内空间的丰富性,又缓解了核心筒内电梯的交通流量,以极富趣味性的空间引导读者以慢速水平步行代替快速垂直交通,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人与人、人与书之间的接触面,营造出回环往复、不断攀登的“知识天梯”意象。 剖面
图书馆外立面的实墙面采用深浅不一的褐黄色石材竖向干挂,这种色彩既属于大地色系,又与中国农业大学既有建筑的主要立面材料——过火砖取得和谐,增强了建筑的厚重感。
图书馆的东西向以书架意象作为立面框架,外墙肌理模拟书籍堆叠的形态,玻璃局部采用丝网印刷,将甲骨文符号作为装饰元素点缀其间,文字内容取自《氾胜之书》——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农书。这既防止侧向直射阳光对书籍造成伤害,又利用自然采光为室内营造出柔和的漫射光环境。
北侧立面采用传统竹简意象,利用参数化生成的石材杆件绵延起伏,如一卷缓缓打开的秦简牍书。南侧立面采用现代图书条形码意象,时宽时窄的实墙面营造出室内丰富的光影效果,照顾到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主入口书籍渐变错动的韵律与南侧体育馆立面呼应,立面设计与南向场地肌理一气呵成,营造出主立面拔地而起的大气形象。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业 主|中国农业大学 建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 | 18 500 ㎡ 建筑面积|48 575 ㎡ 建筑层数|地上7层,地下1层 设计总负责 | 王文胜 建筑专业|李正涛,龚思宁,郑诗颖,达米安 结构专业|金刚,郭洋,李熙 给排水专业|黄倍蓉,路璐 暖通专业|徐桓,董劲松 电气专业|王坚,廖述龙,吴佩培,徐而峰 景观设计|戴代新 设计时间|2013年 建成时间|2019年3月 图纸版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摄 影|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