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要做到“内外有别”;其次,把对外的工作区和对内管理区分开,以免布局混杂。 2.高效地组织交通,互不干扰又便捷。分别设置读者与书籍出入口,便于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 3.必要的室外场地。注意室外活动场地,休息、绿化用地等。 4.朝向和自然通风条件良好。 5.场地设计要因地制宜。不宜布置得太分散,并为今后的扩建留有余地,不要将全部塞满。 6.充分考虑,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总体布局方式 1.集中式 把书库、阅览、出纳、目录和办公管理等集中在一栋建筑物。 优点:布局紧凑,节约用地,管网经济; 缺点:处理不好,易导致自然采光、通风受限。 2.分散式 把书库、阅览、出纳日录及采编办公等分别设几幢建筑物里,便于分期扩建,但占地大,辅助面积多,各部分联系不紧密。 3.混合式 将各部分用房独立设置,用走廊相连接,其优点:分区明确,组合灵活,便于分期扩建;缺点:走廊多,用地也较多,适于大型图书馆的总体布置。 三、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空间组织 功能构成: 1.入口区: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及指示性的标记区; 2.服务中心区:—好比传统图防馆的目录厅、出纳台,承担信息检索与提供服务。 3.阅览区:图书馆里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一个开敞空间,融阅、藏、借、管于一体。 4.藏书区:包括:基本书库、铺助书库、储备书库、各种特藏书库。既要独立,又要有直接联系,不要穿越公共区或阅览区。 5.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和业务用房。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加工用房及技术服务和研究用房。 6.公共活动:报告厅、展览厅、书店等。 7.技术设备去:空调机房等技术设备用房。 8.生活区:某些公共图书馆,要求建造职工食堂等,必须独立设置出入口,自成一区。 功能关系: 1.入口区:方便与其它区联系,尤其是要让读者能直接方便地到达服务中心及阅览区中。 2.服务中心区:读者要能直接到达,并又能方便通到各种区域。 3.公共活功区:既要与有关空间相连,又有自已的独立性。 4.阅览区:要求能使读者易通达,并与基书库方便的联系。 5.藏书区:与阅览区分隔,便于书藏、运送、要求单独出入口,中小型图书馆可与管理人员出入口合一,大型图书馆要设专门的图书出入口。 6.技术设备区:该区较为独立,常设于地下室或顶层。 7.馆员工作办公:要与馆内各区能方便联系,又便于对外交往。大型图书馆设置独立出入口。 四、图书馆建筑基本功能要求 图书馆内读者和图书的基本流线
五、分区布置 1.内外分区 将读者活动路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路线和书籍的加工运送路线合理地加以组织区分,使流线简捷明确,避免彼此穿行、迂回曲折和相互干扰。 内部区域:工作人员活动的区域,包括藏书区、办公区、内部作业及加工区等等; 外部区域:读者的活动试域,包括阅览区、公共活动的报告厅和展厅以及为读者服务的餐厅、书店等商业用房。 这两个区域既要区分明确,又要联系方便。 2.闹静分区 用房在操作中会产生噪声,如:印刷间、打字室等;有的使用中人多嘈杂,如:报告厅、展览厅等。有的房间则需高度安静,如:采编部门业务办公室及阅览区;报刊阅览、儿童阅览相对嗜杂;需将它们分开布置,以便干扰; 分区方法一般采用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两种。 “闹”布置在前,“静”布置在后。单一分区方法不能解决问题。 3.分层布置 首先,主层包括:目录厅、总出纳台、信息中心以及阅览室和交通枢纽。该层服务频繁,流线从杂,是全馆交通处理的重点。
六、图书馆建筑布局 1.阅览室在前,书库在后 2.阅览室在四周,书库在中央 3.阅览室在中央,书库在四周 4.阅览室在上,书库在下 5.书库在上,阅览室在下 6.书库分布在阅览室之内 七、图书馆建筑使用的灵活性 1.块状集中式布局 国外图书馆,趋于方形、矩形或多边形。矩形有利于使用、因为空间紧凑,便于分隔,节约能源,但进深过大,需人工照明和空调设施。 2.变分割固定的小空间为开敞连贯的大空间 采用开间和跨度大的柱网,避免因布置不当而分隔了大空间。为了适应面积变化的需要,内部空间用轻质隔音板墙或书架分隔,较少采用承重隔墙。 3.变小开间为大开间 多层的建筑布局中,灵活性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为了争取较大的灵活性,扩大进深和柱网,减少过多的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