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欢迎关注。
风间:“原来你都没有梦想!"
小新:“那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小孩子!” 臼井仪人 《蜡笔小新》 拆房:徐豪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在建筑师的简历里,比“已中标”更动听的标签是——“已建成”。 但建筑师想要的往往不是“已建成”,而是他们想要的已建成。
能表达自己深刻建筑思想与高超建筑技巧的已建成才叫作品;否则,就只能叫个“活儿”。一个养家糊口交房租的活儿。
作品属于梦想,而活儿只属于甲方。
当然,在建筑师暗戳戳的小本本上,甲方不但是派活儿发钱的,更是作品破坏王。再独特的创意都敌不过一个字——“贵”;再高级的技巧也比不过两个字——“费事”。 你觉得甲方用“又贵又费事儿”来判断设计本身就是亵渎;但设计的本质不就是用简单方法来解决问题吗?
法国圣丹尼斯打算新建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但地方有限,只在铁路边有一块紧邻居住区的用地。给谁都不合适,那干脆就一起用吧。
鉴于两个项目已然合二为一了,那么接下来的必要操作就是在功能上合并同类项了。当然,不合并也放不下。
幼儿园部分包括8个120平米的班级单元;3个100平米的午休室;一个280平米的多功能厅,一个120平米的图书室以及150平米的办公室和独立的活动场地。
小学部分包括10个100平米的教室;一个280平米的多功能厅以及差不多也是150平米的办公室。当然,也必须有独立的活动场地。
混合使用部分其实只有厨房可以共用,幼儿园和小学各需要一个独立的300平米餐厅以及若干独立的活动室(幼儿园活动室2个,每个100平米;小学活动室4个,每个70平米)。
总的来说,就这么三个部分。不复杂。如果再加上法国气候的buff加成,就更不复杂了。
因为法国纬度偏高,太阳高度角很低,因此在夏季无论哪个朝向,都可以获得充足的日照;而在冬季无论哪个朝向,都无法获得充足的日照。换句话说,就是不用考虑朝向问题啦~
那就是怎么好用怎么排呗。最简单的三个部分并列排布,分别给幼儿园和小学一个独立出入口。混合部分放在中间,对两边都很方便。
只有一点不好,就是黑房间会比较多。是不用考虑朝向,不是不用考虑采光。还有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活动场地相连,不能从物理上隔绝熊孩子们到处乱跑的可能性。 所以错动体块,将幼儿园小学部分向北移动,混合部分向南移动。保证足够采光的同时也自然分隔开两个活动场地。
这样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黑夜给了建筑师黑色的眼圈,除了用来发现问题,还可以用来发现机会。
在这个项目里,用地有限,预算更有限。 不用怀疑,这就是个活儿。还是个不怎么挣钱的活儿。
虽然甲方不能让你挣钱,但你可以让甲方挣钱啊~ 既然这个混合部分都快独立出来了,不如直接设计成一个独立的活动中心:平时服务学校,周末服务社区,说不定还能挣点儿小钱钱~
独立就要有个独立的标志,这个标志就是拥有属于活动中心自己的门厅和入口。将幼儿园和小学部分向两边旋转,形成三足鼎立的布局。在向心处分别布置三个功能的独立门厅,活动中心的另一边布置厨房后勤及独立出入口。
但这样布局的后遗症是场地有点儿不够用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尾巴都甩在场地外呢。关键是这个不够用真的是“有点儿”。也就是只有一点点不够用。换句话说,能不加层数就别加了——毕竟预算有限。
不能往上加,那就只能往旁边挤了:挤活动场地还是挤入口广场,这不是个问题。果断将三个门厅凑在一起,合成一个公共门厅。
同时围绕场地设置内部路,为办公和后勤人员提供独立流线。
至此,这个建筑基本就算完成了。
但还有一个高级烦恼。就是三个功能合用门厅后会使入口空间有点儿混乱,三类使用人群会在此处交叉聚集,如何让他们快速分流奔向自己的目标空间是个问题。 港真,估计很多建筑师可愿意可愿意解决这种问题了:因为有很多高级的方法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搞出一个高级的复杂空间。像神马立体交通啦,空间嵌套啦,体积规划啦等等等等,虽然自己也不一定很明白,但把建筑搞复杂了肯定没错!
先别说花不花钱、麻不麻烦,别忘了这是个什么地方——幼儿园!+小学!6岁以下占一半!10岁以下占一大大半! 你确定你的复杂空间是为了让小朋友们认路而不是迷路的?且甲方也是真的没钱。 前方——不高能,也不高级。但却设计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也肯定能看懂又理解的东西是什么?除了颜色就是形状了。 所以,首先就是颜色区分。用绿色代表小学空间,橙色代表幼儿园空间。
其次就是图形区分。幼儿区用圆形,小学区用正方形。圆形没有边角,不会让小朋友磕磕碰碰;方形与圆形区别最大也最适合布置教室,一目了然又使用方便。
说白了,都是肉眼可见的明示。不高级,但高效。
颜色区分直接对刷颜色就好了;但图形区分还需要我们要对房间进行变形。幼儿园房间变为圆形,小学房间变为方形。 先是幼儿园部分,根据场地调整幼儿园的房间布局。
午休室、多功能厅可以直接消化为一个完整圆形,但是班级单元内部有更详细的空间划分,需要用几个圆形共同组合来诠释。
组合圆形空间会生成很多边缘的轮廓空间,这种轮廓正是孩子们识别图形的关键。但不在儿童视野内的轮廓缝隙空间就可以继续加以利用了。
教室内部的轮廓空间可以简化成家具,做成内部的小储物柜或者书架。
教室与教室之间的缝隙轮廓可以设计成共用的故事角或者储存室。
用圆形的空间布置幼儿教学区的同时根据圆形教室调整办公空间。
然后是小学部分。首先根据场地边界调整建筑轮廓与内部空间布局。
局部三层的体量调整到建筑中间位置,使整体形态更加平衡。
将各个房间调整为正方形,并增设辅助用房。
活动中心部分同样先根据场地轮廓调整建筑轮廓。
餐厅做成半墙分隔的半限定区域:幼儿就餐区用圆形的曲墙划分空间,而小学就餐区用斜向的直墙划分。
在门厅处设置通道,使幼儿教学区与就餐区,小学教学区和就餐区分别直接相连。
二层的活动室采用和教学区相似的方式,分别用圆形和方形的房间布置。
设置坡道,使孩子们可以从二层活动室直达操场。
最后在建筑中布置楼梯,联系上下层。
至此,整个建筑基本就完成了。
哦,还有立面没有设计。应该说立面没啥好设计的。反正也没什么钱又是学校,中规中矩开开窗差不多就得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没钱不代表不能有一个炫酷、流动有变化的立面。
方法说起来很是简单,说白了就是在立面上挂木质壁板,然后一面刷橙色一面刷绿色。随着视角的不断移动,立面颜色就会在橙色和绿色之间切换。简单但有效。
据说,这种效果还是对视觉错觉的一种启蒙,非常有助于小朋友的大脑发育。
打完收工。
这就是Paul Le Quernec设计的圣丹尼斯幼儿园及小学综合体。
最后再看一遍全过程。
人类是喜欢配对的物种。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龙配凤,鸳配鸯,织女配牛郎。 所以,复杂的问题要有一个复杂的答案,高级的建筑师就要使用高级的手法。 只是,设计的终极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剑封喉、一枪致命。 甲方可能真的看不懂设计,但你猜,他们看不看得懂啥叫杀伤性武器?
图片来源:
图[1][2][3][4][5][5][6][7][8][9][10][11]来源于https://www.archdaily.com/774288/nursery-and-primary-school-in-saint-denis-paul-le-quernec
其余动图、分析图皆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