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群体能产生一种兴奋感, 那是一种被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吸引住的感觉。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拆房:宋晓彤 翟飞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和甲方单挑已经落伍了(反正你又打不赢)。为了适应潮流的发展,建筑师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打开“以多欺少”的胜利新局面。
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最重要的是,小弟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上哪儿找辣么多小弟听你的?
首选肯定不是结构水暖电各小分队,因为指不定谁听谁的。最保险的选择是像盗月大坏蛋格雷一样,自产自销一堆小黄人兵团:搞得了科研,干得了苦力;能耍宝卖萌当保姆,也能组成营救小组随时待命。
这种生产工艺在建筑学里面叫——群。化。也就是自己造一个小黄人,当一群小黄人聚在一起,就可以去载歌载舞干坏事了。
关键是,你先造出来一个小黄人。
一个小黄人其实就是一个群化构件,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都有鼻子有眼有背带裤,可以理解成结构一体化。 简单说就是,I have a 传统结构体系↓
And I have a 刀。然后切一切。正常人水平切——柱子还是柱子,板还是板。
大坏蛋格鲁会垂直切,就能切出一个简单的小黄人:每一个都有板有梁有柱子,五脏俱全。
以此为基础再加一点个人创造,就可以得到一个构件单元。当然结构一体化也不是说每个构件都要包含所有结构元素,包含两三种能组成一个支撑体系就可以了。著名佛系建筑大师伊东丰雄先生闲着没事儿就是靠研究这些小东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
最近,伊东先生又研发了个新产品。首先,这是一个刚刚从传统框架体系中切出来热乎乎新出炉的小单元。
伊东君先消解掉梁的存在。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无梁楼板?不要欺负我读书少,我还知道最好得给柱子加上柱帽。
然后,伊东君就看这柱子傻愣愣的,也不太顺眼。不顺眼那就去掉咯。做建筑呐,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咯~ 加柱帽是为了增加柱对板的支托面积,减小板跨以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切能力,那是不是可以把柱身和柱帽合为一体,做成一个像伞一样的倒三角结构呢?
这个结构本身没啥尺度,可大可小,一层两层都ok。
我们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几何结构,但不包括倒三角。所以继续让三或四个倒三角相互支撑,形成顶部互锁的一个小组合。
最后再整体扭转一下,怎么扭都属于个人爱好,不扭也无所谓。反正伊东君扭了,还起了个名字叫风帆。
这个小组合采用倒三角的结构,其空间开放度在垂直方向分多个层级:越靠近地面层越开放;越到上层,封闭性越强,实体空间越多,功能性越强。
同时又将完整空间碎化,使之具有流动性。
现在构件单元有了,那单元之间该如何组织呢?其实它的组织方式相当随意了,基本就是让每一个板片的两个端点都处于互锁的体系中就可以了(边缘部分的板片除外)。也就是不要单挑,时刻保持集体斗殴状态。
在这条基本的组织原则下,就可以围合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
也可以采用大小空间结合,小空间围绕大空间的形式,可大可小,可盐可甜,适应未来甲方不可预料的功能空间需求。
至此,小黄人组队集结完毕,可以出门搞事情了。当然具体怎么搞,还是要对症下药,看甲方大人出什么牌。
LesHalles地区自古是巴黎的城市中心,这里原来有一个巴黎中央市场。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个中央市场经历了多次翻修与改造,终于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地下商业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巴黎的交通枢纽。就是看起来有点像个——坑。
所以时任巴黎市长大人决定对这个坑进行改造:保留地下商业中心,并将部分功能延申到地上。也就是再做一个地上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包括音乐学校、健身中心、图书阅览、健身中心、休闲餐饮等。总之就是——填。坑。
常规操作,来场竞赛。伊东同学带着小黄人风帆军团前来报到。
虽说基地够大,位置不错,但是很快伊东君就发现了问题。
这个项目中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网格系统:地下商业中心本身有一套严整规范的16mx11m的网格结构体系。换句话说,在人家的地盘上就要守人家的规矩。
但伊东同学是个叛逆少年,特别讨厌束缚,主要就是看网格不顺眼。他还曾专门举办过一场讲座叫“超越现代主义建筑”,核心思想就是:如今方格网正在覆盖地球,我们需要从均质的方格中解放出来,重新与自然建立柔软的关系。 反正就是要变柱网,不变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要说变柱网,办法也有很多。比如加个结构转换层,或者让柱子开个花什么的都行。
可这都不是伊东君想要的。因为他不是想要变柱网,他是根本就不想要柱网。或者说,不想要规整柱网。
他要的是打破规则,放飞自我。这才是选择带“风帆”小队出来干架的原因。划重点:风帆小队真正的大招是消灭柱网于无形。
即使构件底部的着力点遵循正交网格,但由于使用的是板片承重而非柱子,所以在较上方标高处,不同方向的墙体延伸就可以形成新的异形轴线体系。而且由于板片呈扭转的状态,所以基本上每一个不同标高处都有一套不同的轴线体系,可以说是非常自然清纯不做作的变化了。
甲方要求填坑的新建筑必须显示出地下商场的情况且不干扰任何现有的地下功能。所以不能直接坑盖住,于是伊东留出一个大广场,周围摆放功能。
然后进行基本功能分区。
再置入构件单元。广场处采用大空间围合方式,即多采用六边形和八边形围合。
周边功能空间采用较小空间的围合方式,多为四边形和五边形。
调整边缘板片的角度与大小。将构件约束在矩形边界内,也就是把边锁住。
插入楼板。
在中央广场处形成通高空间。
两侧主要入口处形成局部通高空间。
根据构件位置调整边缘。
至此,基本空间骨架已经完成。
下面就是根据具体的功能使用需要来调整空间布局。
首层较为开放,在四角置入功能空间,自然形成朝向四个方向的入口,同时强调出地下商业中心的入口区。中部广场内设置小型剧院。
由于剧院的层高需要,二层楼板局部抬升1.5米形成错层,连接部分设置休息广场和咖啡座。
在二层继续布置其他功能。音乐学院及活动中心主要为各种教室及工作室空间,采用走道串联房间的形式。斜置的板片本身具有引导性,板片互锁位置为共用空间,多设置交通节点与休闲节点,串联形成走道空间,然后根据走道空间在两侧设置功能房间。
图书馆及健身中心主要为开放使用的空间,仅以板片构件做空间划分,不再单独设置隔墙。
板片互锁的空间除了作为交通与休闲节点,也适用于其他多种空间。比如因为有较强的限定感,可以作为入口空间。
同时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围合感,较为封闭,也可以容纳一些辅助空间如卫生间,储藏间等。 局部设置三层,并置入功能,其余部分通高。
最后,插入交通系统,盖上屋面板。屋面板主要有三种:在主要的公共空间及节点位置上方设玻璃屋面,其余设绿化屋面及光伏屋面。
打完收工。
这就是伊东丰雄设计的LES HALLS综合体竞赛方案。
最后,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江湖险恶,不行就撤。打得过就多打一会儿,打不过就下次再打。 和甲方之间还是要以和为贵——能动手就别吵吵,能群殴就别单挑。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真刀真枪拿本事亮亮。
谈出来的是恋爱,打出来的才是天下。
图片来源:
图[1]、[2]来源于http://image.baidu.com/
图[3]、[4]来源于《El Croquis 147 Toyo Ito 2005-2009》
图[5]、[6]、[7]来源于https://www.google.co.kr/imghp?hl=zh-CN&tab=ri&ogbl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