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志(公众号ID:jianzhuzhi),本站经授权转载。
编者按: 连雨春去夏已深,7月盛夏对于学子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高考、升学、毕业这些学业上的大事都集中在这热腾腾的季节。头顶骄阳似火,脚下迈向何方,路口总有憧憬亦有彷徨,或许你对学业进展有困惑,也许你对职业选择很迷茫……《当代建筑》官方新媒体平台“建筑志”策划了“给建筑学子的一封信”系列专题,邀请几位建筑学院老师、设计院和事务所的建筑师分享心得感悟。一纸一笔,一书一信,写的是“真诚”,这也是每封信共同的中心思想。愿收到信的你能够身有所感,心有所思。
范文兵 Fan Wenbing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系主任,教授
01
对本科生来说,不要沿用初高中的学习习惯,诸如“上课、下课、主课、副课”的概念学习建筑学,而是要把所有课程,围绕设计主干课,综合着、配合着来学。不要沿用初高中养成的在文字、数字中展开的,与真实世界隔离的“抽象”学习模式,而是要直面、并沉浸到物质实体世界中去,结合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己的成长、个性、爱好,类比着、个人化地、全天候在线地、全身心沉浸地来学。绩点很重要,保送、出国很实用,但绩点高和建筑学学的好(熏陶得好),两者不是总可以划上等号。
02
对研究生来说,不要被周边高喊“(实验室)研究”的人唬住。建筑学意义的研究,和大部分理工及人文专业眼中的研究,有很多不同之处。虽然你们绝大部分老师在大一统标准之下不得不削足适履硬着头皮向“标准研究”格式里套,但请一定要明白,一个与人的生活、社会、经济、技术乃至政治息息相关的实践性专业,是无法靠钻在实验室里闷头做实验、单纯阅读文献就能研究清楚的,也请相信,校园里的专业评价迟早会回归专业正常。
03
不要急着回答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这个估计90%中国学生回答不了、看似重要的流行问题。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都在用“宝宝”“小朋友”之类的称呼描述关切自己毕业生的背景下,坦然承认,能够清晰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要到你30甚至40岁以后,那么,学习建筑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其中蕴含的多学科属性和多潜力训练,给了一个让你全面了解、探索自己的机会。
学习建筑设计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慢慢寻找、并逐渐完善自己最舒服、最擅长的与建筑设计发生关系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乐趣、同时又困惑重重的漫长过程,其间,常常会产生一些让学习者自己都惊讶不已的新发现。
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反应敏捷,擅长提出“新奇想法”;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踏实稳重,擅长将一个朴实想法,完成得深入、完整;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感性唯美,擅长把握、体会“漂亮”形态;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沉迷手工,如工匠般喜欢实打实“建造”;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敏锐思辨,擅长对设计做出独到解析;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具备感召力,能将几个平素相互冲撞个性鲜明的设计人,组织在一起愉快有序地工作;也许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灵活变通,擅长与人沟通互动……
学习过程中的这一系列发现,是要通过长期主动培养、下意识点滴积累、自我反思确认等几个阶段后,才能逐渐呈现。它不仅提示着你与建筑设计可能会发生何种关系,甚至,还暗示了你未来的某种职业、人生倾向。
04
不要沿用多年养成的基于黑/白二元价值观、先进/落后科学观中产生的单一方向“差距性(Distance)”评判习惯,而是要转换到定性与定量结合,多元视角基础上的“差异性(Difference)”分析习惯……时刻准备着,在复杂微妙的灰色领域中,面对多种意见的挑战,寻找自己的理性立场,在对同一问题大相径庭的众多评判中,辨析出好/不太好/差、合适/不太合适/不合适、精确/模糊/混淆……慢慢树立起自己的专业价值观与判断系统。这个树立的过程,其实也碰到了我以为的在今天大学里,每个人都需要完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寻找你自己,或者叫培养独立的人格。
而这也是建筑学这个专业,直接用专业特点凸显出来的、中国学生往往很难解答、但一个理性的人生必须要有所回答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