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我们(摘自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官网)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反思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来走过的现代化之路。对中国建筑界来说,2011年又是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此双重背景下,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以“传统与我们”为题,邀请一批中港台学者和建筑师,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反思中国建筑一百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并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来探讨中国建筑传统与当代建筑文化间的关系。
传统可以泛指从过去传承到今天的思想、风俗、习惯、艺术、制度等等。十八世纪兴起的西方启蒙思想将历史看作是从过去中来,经由现在,向未来前进的历程。在这种“进步观”主导的话语中,“传统”成为与“现代”针锋相对的概念。所以每一个民族在走向现代化时,尤其在刚刚启动现代化进程时,总会产生一种“传统断裂”的危机感,总会兴起一系列的关于“传统vs.现代”的相对峙的文化讨论。
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中,大规模的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讨论发生过三次:1930年代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产生的“西式建筑vs.民族固有式”的讨论;1950年代新中国建国初期,建筑师们对什么才是符合新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筑风格的讨论;19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建筑师们再次展开的“现代主义vs.民族形式”的讨论。
遗憾的是,因为中国二十世纪长达一个世纪的频繁战乱、政权更替和政治动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的历史经验呈支离破碎的状态。他们无法在每一次文化讨论中,在有效吸取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做更深的探讨,而是每一次都孤立地从头开始。1950年的讨论没能吸取1930年的经验。而1980年代的第三波争论也没能有效地引入前两波——1930、50年代的经验。结果是每次讨论都在重复前面已经涉及到的议题,但不能超越从前的讨论,走向更深的层次,获得更有成效的结果。
今天看来,这三场争论以及争论中貌似对立的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缺陷,那就是对概念的诠释过于笼统抽象。争论者们普遍无法把议题纳入更精确的历史语境中,把“现代”和“传统”进一步细化,进行详尽分析。比如,对大多数拥护“现代”者而言,所谓“现代”就是指“国际式风格”。他们大大忽略了现代建筑自身从19-20世纪以来,在与各地、各种不同文化传统的相遇中,已经发展出一套丰富多样的历史经验。而同样,那些捍卫中国“传统”的人,往往忽略中国各历史阶段、地域、文化、族裔传统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而简单随从一个官方话语塑造出来的抽象、大一统、非历史性的“中华民族传统”概念。
今天,中国建筑界的主导倾向则是干脆回避这些问题,进入一种无根漂浮状态:要么完全无视传统的存在,忙于展开各种没有文化立足点、随意性的工作,结果往往蜕变为对肤浅潮流的追随,这体现在中国建筑界一波又一波的对各种国外流行理论话语和形式风格的盲从。要么将传统夸张装扮成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奇观,如张艺谋的奥运开幕式、世博中国馆等。或将传统贬值为廉价的商业文化符号,如流行全国的唐装、中国结、主题公园式的仿古建筑,甚至仿古城市等。
而真正有深厚底蕴的传统,的确是一个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和源泉。就建筑师的个人创作而言,英国诗人、文论家T•S•艾略特的诗学名篇《传统与个人才能》富于启发性。他说:“对于任何想在二十五岁以上还要继续写诗的人来说,一种历史意识是不可缺少的。”而真正伟大的诗歌作品,在他看来,必定是与传统建立起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没有诗人,或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能够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和我们对他的鉴赏是鉴赏他和已往诗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是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浩大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建筑师们的作品直接牵涉到无数国人的空间安置和空间文化建设问题。因此,对人、空间传统和现代化之间关系的探讨,仍是中国建筑界,乃至中国社会的迫切议题。
在中国现代建筑历程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今天,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力图以新的视角,为“传统-现代”的讨论注入生命力。论坛试图将“传统”与“现代”一对概念进一步地具体化和细化,把多少显得空泛的“现代”概念置换为“我们”——一群生活在中国当下,在不同地域风土(西南、东南、台湾、香港等)、社会形态(大陆、台湾、香港)中的活生生的主体(作家、学者、建筑师和社会实践者)。希望每个人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经验来反思与传统的关系。
封面:
全部言论(9个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