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Thereis nothing in the desert, and no man needs nothing. 沙漠里一片虚无,可没人想要虚无。 《阿拉伯的劳伦斯》
拆房:宋家庆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建筑师面对自己方案的心态像极了慈祥老母亲面对含辛茹苦养大的崽儿——自带美颜滤镜,真真是哪儿哪儿都好~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太白,施朱太赤。 玩空间是体验,没空间是实用;搞形式是标志,没形式是节能;能中标是众望所归,没中标是明珠暗投。总之一个字
外人看来建筑师这就是强词夺理,换句话说叫双标。可设计里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自己亲生的方案,风沙再大浪再高也得撑住场子——不然,哭给谁看? 就算甲方给你丢到沙漠里,你也要相信脚下的一亩三分沙是24k纯黄金。
Sangan镇原本是伊朗东北部与阿富汗接壤的一个平凡小镇,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简单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不知哪位天使大姐开了眼——家里有矿啦!镇子外的山中发现了铁矿,一夜暴富。
和钞票一起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挖矿的、买矿的、聊天套近乎的、路过看热闹的——反正八竿子打着打不着的亲戚都来了。来的都是客,谁让咱有钱呢~
小镇居民一致决定修建一座超五星豪华大酒店,使劲得瑟一把。建筑就选址在小镇和矿山之间的沙漠中,打算建50000平米的酒店就给了50000 平米的场地。横竖这里除了钱多,就剩地多了。
哦,还有一点——想法也比较多。听说现在最牛B的酒店就是一个长得像帆船的酒店,镇长大手一挥:就照这个来!
镇长大人,您先冷静一下。人家帆船酒店卖的都是海景房,您这儿是打算卖沙景房?还是我们误会了,其实您是靠在沙漠里打渔致富的?
酒店设计中首先考虑的确实是景观和房型。
在Sangan酒店中,房型的要求倒是很正常:带客厅的套房30间以及无客厅的标间40间。
但景观就有点尴尬了。你都打算超五星了,结果净是什么无窗豪华大床房、无窗豪华总统套也说不过去吧~可是在这片荒无人烟的伊朗沙漠中,放眼望去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白天阳光刺眼,炙热难耐,蚊子都恨不得躲到地下,建个高层大楼是要去钻木取火吗?
别忘了还有50000平米的场地啊,不用白不用。如果采用当地传统建筑的平面形式——“回”字形布局围合出阴凉的庭院——酒店就成这样了↓
这特么是个运动场吗?还是暴晒的那种。所以将院子的尺度缩小,增加建筑的层数。
如果是普通经济型酒店,这样也能勉强使用了。然而人小镇家里有矿,要的可是超五星豪华大酒店。
换句话说,酒店里必须要有附加值高且不可复制的独享资源,比如无敌海景或者私汤温泉神马的,才能对得起每晚超豪华的价格。而现在这个院子完全是公共的,拿什么去哄抬房价?
那直接把院子分成小院子呢?
这样院子是小了,但依然没有解决院子是公共院子的问题。
所以,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公共的大院子不平均且各具特色的分给各个房型,创造房型的边缘差异性。 比如,原本封闭的客房可以结合阳台,变成观景露台房↓
或者结合花园,变成花园景观房↓
又或者结合花园与露台,变成景观露台花园房↓
再加上原来的普通房型↓
这样才像个豪华酒店的样子。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创造这么多房型以及这么多庭院呢?
STEP1:网格划分
采用2.5米的网格,划分庭院,既便于组织交通,也便于房间布置;并采用7.5米宽的体量,把大庭院分隔成小庭院。
STEP2:在平面上划分庭院
为了让庭院出现不同的差异等级,我们需要对庭院做出分区。也就是需要n个不同的庭院。
所以是把庭院分成不同的大大小小吗?比如这样↓
当!然!不!是!
敲黑板:划分庭院的目的,是让庭院呈现出边缘差异性,也就是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使用等级,而不是相同体验不断的重复。再次祭出图底关系这个大杀器。把庭院和建筑图底转换↓
首先合并中间部分庭院,创造出可完全共享的公共庭院↓
接下来,创造可局部共享的庭院。完形心理学中有一条闭合原则:“一个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作一个完整的图形。”利用这条原则合并产生一些半限定的院落空间。
至此,庭院共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使用等级↓
向上复制达成建筑要求的使用面积。
复制后又出现了新问题。那就是在竖向上,庭院又变成了完全被围合的庭院,好不容易划分的使用等级就又回到了起点。
所以接下来需在三维空间上再次划分庭院。我们拿出其中一个围合院落为例。
退让体块,让庭院被不同层平台分享↓
将体块拉伸,让庭院向平台延伸↓
这样原本封闭的庭院就被划分成了多个层次。
同样的手法对全部封闭庭院在三维空间上进行再划分。体块退让创造出观景平台↓
体块拉伸延伸出新的庭院↓
至此,庭院部分的空间结构基本完成。 STEP3:配置房型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庭院空间,将酒店会议、办公、健身等室内公共空间放置在负一层,商业空间放置在首层。
二层主要放置标准间和少量套房。根据观景平台的分布,布置“观景露台型”客房↓
根据庭院花园的分布,布置“花园景观型”客房↓
根据观景平台和庭院花园的分布,布置“景观露台花园型”客房↓
最后在较安静的边角布置无院落的普通客房↓
三层客房的布置采用同样的方法。根据观景平台和庭院花园的分布,布置客房房型。
选取部分景观良好的空间作为客房区的餐厅,将通风采光差的房间用作辅助用房。
为了促进建筑庭院和内部空间的散热,削减部分体量以促进空气流通。
至此,客房配置完成。接下来是不是加个表皮就能收工了呢?
STEP4:商业空间
按说在这种荒无人烟的沙漠里还逛什么街要什么自行车,舒舒服服睡一觉不好么?可也正因为荒无人烟,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空间搞不好就是板上钉钉的垄断霸主啊~
虽然周围全是沙子,依然要保证商业空间占用最大沿街面的尊严。绝不是因为房型布局导致商业只能设置在外围。
但沿建筑一周足有800米的长度,让逛街秒变中考体育现场。所以将原本在建筑首层的商业空间移到室外,将800米变成外部空间,减少人们的心理尺度判断。有钱有地就是任性。
模仿当地传统建筑,采用拱廊围合外部商业空间的形式提供遮蔽。
屋顶模拟成沙丘的造型,为建筑和商业空间遮阳。
既然商业空间已经成为类似骑楼的半露天模式,肯定也不可能再去画蛇添足的搞什么商铺了。而在沙漠地区的小镇,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就是巴扎。
模仿巴扎集市的商业空间,将拱形门廊变成柱廊,同时也使廊下空间更加开放明亮,保证外围柱廊不会影响内部庭院的通风。
为了体现巴扎集市自由散布的特点,将规则柱网形式变为不规则散乱的细柱。
同时柱子的自由散布对空间起到了划分的效果。柱子分布稀疏的区域,可以成为聚会和活动场地;其他区域则可以根据摊位大小灵活使用。
在柱子间悬挂网布,对下部空间进行限定,形成大小不一的檐下空间。除了酒店提供的商业服务外,还可以吸引附近城镇里的自由商贩来此售卖。而且在夜晚还能变为免费的露营和烧烤聚会场地。
简直是沙漠必备的万能良药。
最后将酒店的报告厅、健身房以及后勤服务空间放置在负一层。至此,酒店的功能空间就全部设计完成了。
最后的最后,在这片干旱的沙漠里下雨就和中彩票似的,所以起伏的屋顶采用木材建造,将酒店客房和商业空间都覆盖在遮阳顶棚下,完全不怕漏风漏雨。
这就是伊朗FMZD事务所设计的伊朗Sangan 酒店。一个誓将沙子当金子买的建筑。
最后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建筑里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远喋喋不休的各说各的理。
同一粒沙子,磨成珍珠能当宝贝卖,攒成个撒哈拉也是奇货可居,实在不行就当一粒与众不同的沙子,说不定也能碰到有缘人。最不值钱的就是揉进眼里,流成眼泪,蒸发在空气中,如同从没来过。
建筑师的眼里不揉沙子,因为揉进去的都不是沙子。
图片来源:
本文图片[2] [5] [6]来自http://image.baidu.com/
[50] [51] [52] [53] [54] [55]来自https://www.archdaily.com/932192/fmzd-imagines-sangan-hotel-a-tent-like-developement-in-the-north-east-of-iran?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