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我那手机没密码, 放桌上不就跟我自己穿了开裆裤似的么? 《来电狂响》
拆房:解安妮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不管建筑师是不是故意凹高冷人设,这帮画图狗对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都有点儿误解。 至少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总有种站在凌霄宝殿俯瞰众生,已然得道成仙却不得不下凡历劫的尴尬——时不时就流露出“这片鱼塘都被你承包了,不必谢我”的荒谬自信。
就像虽然说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交网络,但不代表我们就要像个行走的二维码一样随时随地的准备着搭讪或者被搭讪。
更可怕的是,我们吃了一半人间烟火的建筑师也敏锐的只捕捉到了这句话的前一半,然后各大公共建筑就在大型相亲现场的路上越跑越远。其中,图书馆是个重灾区。
确实在某年某月某一日,天气正好,气氛也正好。图书馆上自习的某位小姐姐故意碰碎了观察已久的某位小哥哥的玻璃水杯,小哥哥趁机加了小姐姐微信。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也正好喜欢我;从此一起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于是为了提高碰瓷成功的命中率,建筑师们操碎了心:广撒网,多敛鱼。图书都是背景,读书就是浮云。舞台有多大,脱单的希望就有多大。于是,好好的图书馆摇身一变都转型成了非诚勿扰。没有大型网红社交空间的图书馆现在不配拥有姓名。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社交效率和社交圈的大小不成正比。无限扩大的社交外延只会带来扑朔迷离的无效社交或者不知所措的社交恐惧。 同样的结论在社交空间的营造上依然成立。你以为只要空间够大,那么人们相互交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但其实只有舒适合理的社交尺度才能激发人们的交流欲望。想一想你微信朋友圈的分组功能,仅某某某可见的那条动态才是脱单的第一步。
记住这几个字:分。组。可。见。
保加利亚最大的海港城市瓦尔纳要建一个新图书馆。“黑海明珠”瓦尔纳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海滩迷人姑娘更迷人;最重要的是景美价廉消费低。新图书馆的位置正好离海岸不远。基地面积2500 ㎡,旁边有17层的瓦尔纳市政府大楼。
功能面积要求11100㎡,包括图书馆经典三件套:档案、储藏和阅读空间;以及达人必备人手一件的公共交流空间,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8500㎡以内就可以。
运用一年级数学技能可知,18500-11100=7400。也就是说,至少有7400㎡的公共空间需要建筑师自己去发(huo)挥(huo)。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占了整个图书馆三分之一还多的公共空间要怎么发挥呢?
常规公共空间的组织基本都是围观模式,以花样繁多的中庭空间为代表:越往中心越开放,而周围具有功能性的房间则较为私密。如果不想被围观,但又想和臭味相投的小伙伴一起愉快玩耍呢?
很简单,只要你转过身,就会发现我也在这里。
划重点:某位日本建筑小哥想到了神来一笔——让限定中庭的围合构件转身背靠背,在保留中庭的同时又分组形成了n个比中庭更私奔但比功能房间更开放的次级公共空间。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转身这一个动作给公共空间划分了等级,从一个不设限的大社交平台分组管理成多个小社交兴趣圈。
什么形式都无所谓,本质上可以简单理解成几个功能房间共享一个大的内阳台。
STEP1:拉起体量,放入场地
为了不与旁边政府大楼的方形体量冲突,所以建筑师选择了圆形体量,并划分功能。
根据功能的面积需求对形体进行调整,同时打破了规则的几何圆形。
STEP2:开始反转
先挖出一个中庭。
然后将中庭反转,转化为各层分散的弧形空间。
加入交通核和电梯。
反转后的小圈子空间与绿化景观结合,同时层层退台形成屋顶花园。
STEP3:逐层变形
每层的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变形。让我们从1层开始。
弧线与弧墙之间的缝隙形成通向场地四方的入口,进入图书馆中是一个通高空间。
3-6层各层外围是形体错动产生的屋顶花园,弧墙将阅读空间和室外环境围合在一起。有恋爱神器小树林加持的阅读空间,还有不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隐私保护——再不成功就真的是注孤生了。
7-8层青少年阅览室需要更活泼的空间,所以局部挖几个圆形中庭,形成上下通透的视觉环境。
9-10层面积进一步缩小,使整个建筑形体像山一样层层退后。
至此,建筑空间部分基本全部完成。
同时形成两个层级多个分组的公共交流空间。
STEP4:结构
其实这种空间模式本身对结构形式不算太挑剔,感觉核心筒+柱网也完全不影响空间使用与体验。
但日本小哥还是自己调整了游戏难度至hard级,护墙结构全部采用工字形钢,使得彼此搭接后整体结构更轻,坚持对无柱空间的执念。
同时,工字型钢也有一部分用于隔墙,或者直接改造成书架使用,总之可以根据功能灵活变化。
▲工字型钢外贴砖面作为装饰。
▲工字型钢内部改造成图书馆书架。 最后加上围护栏杆,收工回家。
这就是日本事务所Suppose design office设计的保加利亚瓦尔纳市新图书馆竞赛方案。
最后再看一下完整过程:
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图书馆从知识的权威空间变成生活的社交空间本是人性解放、自由平等的胜利。只是,随着我们对越来越大、越来越繁复的社交空间的追求,难道不是又回到了另一种对强权崇拜的漩涡中? 很多时候,拥有什么比需要什么确实更能让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都不记得去删除那些加了就再没联系过的好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最重要的朋友们分组置顶。
图片来源:
[1]、[2]、[3]、[4]、[5]、[6]、[7]、[8],[9]来源于https://www.varnalibrary.bg/entries/327/
其余分析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