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直觉是一个人的学识再加上经验累积出来的判断力, 有时候很准的。 《读心神探》 拆房:陈天骄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在芸芸众学科当中, 建筑学真真走的是高端国际路线。 虽然专业本身还是很朴实的,毕竟与隔壁土木是一家,但奈何擅长抱大腿啊 ——只有学校开不了的课,没有建筑学选不了的修。
选修历史可以学古建;选修哲学可以玩概念;选修数学可以写参数;选修社会心理可以重组功能;选修金融经济可以计算效率;选修动画传媒可以自己渲视频;选修电影导演可以创造叙事性;就算你去选修个厨师烘焙也可以成为设计灵感。 正所谓选修在手,天下我有。
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能总现学现卖啊~ 你的设计周期绝对等不及你去系统学习完整的心理学课程;所以,其实你只需要知道你的方案能够产生的心理影响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作为建筑师,你不必成为专业的心理医生,你只需要做一个适时的心灵按摩师。
如果有人问你: 有中庭的空间舒服还是没中庭的空间舒服? 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还是有中庭比较舒服。
可如果再问你: 什么形状的中庭空间让人感觉最舒服? 估计大部分人就有点犯迷糊了吧。
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
“人”的范围太广了 ——地球人还是火星人?亚洲人还是欧洲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不同生活背景的人肯定对空间的心理感受不一样啊,对不对?
所以,不去界定使用群体、不去观察使用群体的生活就算读再多心理学著作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与欧洲建筑通常公用墙体不同,日本的法规要求建筑在用地范围内退线50cm,从而减少地震或火灾时产生的连带损失。所以东京高密度区的建筑中间往往有1米左右的缝隙。这些缝隙平日里不惹人注意,通常用来布置雨水管道或堆积杂物。
要叫咱们说,这基本上就和管道井或者杂物间意思差不多嘛~ 但是! 作为一个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在日本拥有这条缝就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土地、住着独立住宅的有产阶级,而住公寓楼的通勤狗只配与邻居共有一道墙。 所以,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仅仅50cm的缝就是岛国人民捍卫自己领地、宣誓主权、表达优越感、安全感的心理界限!
说白了,早上推开窗看没看见太阳不重要,但只要看见这条缝就能立马感受到“原来我也是地主啊“的满满元气~全身都苏呼~
敲黑板! 请记住这条缝以及岛国人民对此的执念 ——否则你会觉得下面这个项目的建筑师和甲方都是深井冰!
话说2012年,日本新锐建筑师 长谷川豪拿下了位于东京市台东区御徒町的一个公寓楼项目。 御徒町临近秋叶原和上野,是东京繁华商业区的一部分。基地位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东北角,位置是不错,就是有点儿挤得慌:基地北侧和东侧都紧邻其他建筑,且用地面积只有8.8m×11.5m。 甲方欧度桑的意思是至少开发14套单身公寓。(千万别和我天朝住宅动辄十几万平米的开发量比!要低调!)
拿到任务书先心算一波:就这点可怜的基地面积,一梯两户是唯一选择。另外建筑限高26m,按3.3m层高算的话大概能做8层,除去首层的生活配套之外,剩下7层正好能做14套公寓。
然而,初出茅庐的长谷川君还是想表现的更好。 为了能多排几套公寓增加甲方与自己的收益,跟结构和水电工程师软磨硬泡好说歹说,才在他们的帮助下把层高降到了2.6m(室内净高2.2m),这样的话在原有限高下就可以做出10层18套公寓啦!
恭喜你获得一座10层高的平平无奇的公寓楼:一梯两户、套内面积30多平米以及2.2米的室内净高,一个字 ——惨!
想想住这个30平米单身公寓的会是什么人?很有可能是集单身狗、程序猿、月光族为一体的合成生物。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了,还要每天住在憋屈的小房子里浑浑噩噩,生活到底还有没有希望啊啊啊~
有! 必须有! 没有希望制造希望也要有! 因为你的建筑师兼职心灵按摩师长谷川君已上线。
还记得前面说日本人对屋缝的执念吗? 划重点: 长谷川按摩师就打算把这个代表着独立住宅有产阶级的屋缝给移植到这个小公寓楼里,给住在这里的每个奋斗路上的年轻人打一剂梦想的强心针!
为了方便开缝,先把碍事的交通核扔到东北角去。随后确定配套功能的位置:首层的商店自然是放在商业价值最高的街角,自行车停放区放在基地北侧,随后主入口和车库就定在较为宽敞的南侧。
住户层的平面布置,因为基地面积实在不丰满,排来排去也就大概有两种形式↓
下面就是见证梦想的时刻! 代表奋斗目标的神奇缝隙要开在哪儿?
要知道在这种mini紧凑型公寓里几乎没有开普通中庭的可能,先不说浪费面积、暴露隐私,就算强行开了也真的是口深井——冰!
况且,人家长谷川君根本不想要中庭,也不care通风采光,就想要一条安静承载梦想的神奇缝隙! 所以,直接把两户之间的墙拉开一条80cm宽的缝,同时把疏散楼梯做成开敞式,使缝隙能贯穿整个建筑。当它们穿插着叠起来的时候,每一层都可以获得一个小小的露台,露台的使用权通常补偿给北侧户所有。
那么,问题又来了: 标准层到底是选择布局1?布局2?还是布局1+2?
很显然,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让这个10层的公寓楼秒变刀架。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选择标准层,而是根本就没有标准层。 长谷川君像对待艺术品般精雕细琢这条梦想缝隙,让每层的缝隙空间都根据上下层的需求产生变化和特色。
首先,我们穿插着把这两个布局叠起来。 布局1放在2、4、6、8层;布局2放在3、5、7、9层;9层10层一同构成了两套复式公寓,单独布置。
下一步就是要逐层推敲缝隙精雕细琢的过程。
首先从2层开始。 2层的形式决定着首层门厅的空间感受。长谷川君希望塑造类似住吉的长屋的门厅那种明-暗-明的空间次序,因此将南侧一户的墙体向北突出,将缝隙大部分空间盖住,只留下一小部分向上开敞,产生光线洒下的效果,并选择使用弧线。
门厅
二层南户的弧形起居室
第3层在布局2的基础上无需挪动墙体就可保证光线贯穿。在缝隙中给本层北户开窗,使北侧住户能看到建筑南侧的风景,同时缝隙形成的露台也归北户所有。最后给2层南户开天窗。
北户看南侧风景
第4层为了把采光最多的区域让出来,进行了墙体和卫生间的变动,顺便让北户可以方便地进入露台。随后在缝隙中给本层和楼下的南户开窗。
从4层看向缝隙
第5层开始求变,挪动墙体将前面4层通高的中庭空间的采光遮住了一半。缝隙中的露台改为南户所有,然后给北户在西南角开了一个小露台。最后给4层北户开天窗。
从一层向上看通高4层的空间
第6层继续变化,把第5层遮住的一半采光区域又让出来,同时把另一半遮住了一部分。为了避免对视,缝隙中南户的窗开在东侧,在缝隙内间接获得自然采光。最后给5层北户开天窗。
第7层与第3层类似,无需对缝隙中的墙体进行操作,只是把缝隙的端部扩大并作为南户的露台。然后补偿性地给北户开一个小露台。缝隙内的开窗亦与第3层类似。最后给6层北户开天窗
至此,缝隙中部允许光线穿过的空间已经较小。 所以后面8-10层在缝隙中部都尽量开敞。
第8层挪动北户的墙体,扩大了缝隙中部空间;随后为了丰富长条形的南户空间层次而开了一个露台以及一对南北通透的窗,最后给7层北户开天窗。
8层北户的露台
第9层再次运用弧墙,与2层不同,这次是为了扩大进光量。由于复式户型的卫生间位置有所变动,所以缝隙产生的露台归北户所有。最后给8层北户开天窗。
第10层采用回字形布局,然后挪动墙体将前面4层通高空间的采光遮住了一半,位置换成了西南角,同时留出了一个两户共有的大露台供人活动。随后在缝隙内开窗。
至此,完成了整个缝隙空间的变化操作。
于是,一个外表朴实,内含乾坤的小公寓楼就完成了。
这就是长谷川豪设计的 东京御徒町公寓楼。
最后来回顾一下完整过程:
建筑学是一个社会学科,包罗万象。 但包罗万象的应该是建筑空间,而不是建筑师自己。
设计不是用来被赞美的, 而是用来被需要的。 即使只是被很少很少的人需要, 也是疏朗夜空中值得被珍藏的星光。
图片来源:图[1]来自https://www.antoniotajuelo.com/en/gaps-between-buildings-in-japan
图[2]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5yj9UEh1I
图[3]、[4]、[5]、[6]、[7]、[9]、[10]、[11]来自Shenkenchiku杂志2015年2月刊P48-57
图[8]、[12]、[13]来自EL Croquis杂志191期P144-155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