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豆瓣看到一篇关于建筑语言与人类语言之间的功能词表达的异同点和互换可能。 语言学上所谓功能词即介词、连词及副词等在语法上起到结构作用的词。建筑结构上也有功能词,而且只有四种——基础、连接、支撑及结束(有的理论认为还有第五种功能——分隔,但是我认为该功能与连接功能可以合并)。——作者:水田英松(来自豆瓣) 这个观点的新奇(对于我而言),吸引了我推与这个可能相当宏观的课题的兴趣。 然而正当我兴致盎然打算一探究竟的时候,我忽而意识到,我需要弄清楚:我对于这个课题的关注与兴趣究竟是来源何处?是我的好奇心使然?是我的世界观仍未成型?还是我被这说法的表象所吸引,二忽略了潜在的复杂逻辑,甚至是下意识的拒绝承认我感兴趣的只是它的冰山一角? 一来,我对大多数我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求知的欲望。然而在这样“广泛”的兴趣的驱使下,我依然难以在一个细分领域有任何深耕下去的行为。我想这可以总结为三分钟热度。 其次,,再次与它相遇,我总能重燃热情,再次被它吸引,再次渴望深入了解它的每一部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系统性健忘与忽视。 再者,回到这个话题。一开始吸引我的内容,是这句“建筑结构上也有功能词,而且只有四种——基础、连接、支撑及结束。”这句话似乎一瞬间打通了我脑海中关于这两个单词“建筑语言”与“语言”之间的障碍,就像是张骞通西域似的打破了隔阂,使得这两块本就相同却无法包含与被包含的“熟悉的陌生人”,相互连通了。我正式看到了这一点才对这个话题尤其的感兴趣。太多的类比其实是以偏概全。”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演员的肚是杂货铺“(雾),诸如此类的宣言类类比骑士并无太多相似之处,大抵只是扎住了二者在内涵上的一点交叉做文章。然而这次的语言类比,在基本结构上完成了极为相似的对应,在两种语言的表达成果中也都在艺术领域高度相似。我相信这是一个已经或是值得被大量挖掘的,进而在成果与创造创新上让二者共荣互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