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的过程是否需要调整问题的走向? 嘉宾的回答往往又意想不到的变化,并不一定按照常规去进行下去。而想要去很好的应对这变化,最好的途径是提早准备。 二者就是访谈节目的爆点,也可能是你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你会获得更多,也自然需要承受更多。 你不知道他究竟哪一刻说的是真的,是假的。他的起誓,往往是习以为常的撒谎。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 对于借口,每个人有自己的借口,他们认为这是合理的,是客观存在的。可我们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带着些借口,总是那么可怜可悲,充满了自怨自艾,甚至满满的都是自己的模样。 反问句的形式,是否天然自带一种态度和观点? 在观点中,你用反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例如:这难道不可能是一种假设吗? 在这个表达中,你用了反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你认为这就是一种假设,言外之意,他不是被普遍认可的客观存在。 那么,我们调整一下输出的方式:这难道可能不是一种假设吗?在逻辑学上,它们表达的涵义是一样的,都是对于单一否定的反问形式。然而换了一个位置,却足以是的一部分人迷惑:“这句话很陌生。” 这时,我们不妨拆开来: ”这难道-可能-不-是“与 “这难道-不-可能-是”这两个句式在成分上是一样的,实际上可能是由于我们对于“反问句有一个预设观点”这一认识在这句话中被打破了,预设观点怎么能和可能这样模糊二不确定的词语连接在一起? 这应该才是部分问题的症结。
当下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我们应该摈弃中医,抨击中医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和没有理论支撑的治疗方法。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心理学领域,一个小孩的心理问题,常常与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或者社会结构高度相关。等到他的问题积攒,最终爆发而不可收拾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想到处理,试图消灭症状。也往往是这时候才想到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同事A的小孩自小是个内向却听话的孩子,但父母一个是常年在外应酬,三天两头出差的生意人,另一位则是建筑行业的中层骨干,日常性的加班,临时的图纸修改要求(万恶的甲方)是的她在家的时间极不规律,往往也赶不上2、3次和家人在正常的时间点共进晚餐。但是这时候的孩子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叛逆(母亲的说法,待考证),只是由于内向,默默的继续着这样缺少陪伴的孩童时光。 问题的爆发出现在父母的一个仓促的决定:母亲意外怀孕,他们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他们的小儿子。这时的小孩一瞬间成了大哥哥,父母在告知大儿子的时候,他便爆发出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气。他开始关闭与父母的交流通道,这个问题在小儿子的出生后,由于父母必要的、对于当时更加需要照顾的小儿子表现出的额外的关心,变得更加严重。他开始经常发脾气,考试故意写错误答案,带回家一个与实际水平不符的成绩,甚至有时候对小儿子动用暴力...这时候父母意识到大儿子的心里可能出现问题,开始寻求心理疏导和治疗。 可当初乖巧的儿子为何没有表现出不满和非议呢?也许只是他内向的性格使然,没有外露出太多的情绪。 。他们找来了心理医生,了解了基本情况,提出的方案就让我同事完全无法认同——先治疗父母,再谈治疗小孩。但我们清楚,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问题往往离不开家庭与父母的原因。我们和同事接触的时间,我知道她是个急性子的人,性格直爽,甚至常常与上头领导爆发口头的冲突。这样的性格在子女教育上就是表现为霸道,以我为准,进而忽视问题和亲子关系的裂痕。也可以说在治疗方法上,我们几个同事大多数认同心理医生的方案,要线解决父母的教育问题,再去寻求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方法,或者说治疗的内在逻辑,就是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这个根源带来的影响,让患者放下心理障碍,才可能有效果。 可中医,不也主张如此?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这是西医的逻辑(个人理解,可喷)。中医向来是在根源找病灶,追求的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同样的解决办法和逻辑,中医被人抨击,却在心理学领域却被人所同情和理解。偶然发现二者的矛盾和其中的双标现象,只感觉这个社会有时候实在找不到清晰的判断标准,我们所正遵守的,只是制定规则的他们,嗓门更大,坐的更高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