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也许活着的意义, 就是不要去思考意义。 《一条狗的使命》
拆房:曾佳璇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小时候念课文: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老师说这体现了作者的孤寂。
我也想体现孤寂,也这么写:门前有两棵树,一棵不是枣树,另一棵也不是枣树。 老师说这是病句!不及格!
做人真的好难。你使用新技术,有人泼冷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你不学新东西,有人撒鸡汤:没伞的孩子,只能拼命奔跑。
那么,作为一个没有伞的半瓶子醋,我怎么才能做到在奔跑的时候不乱晃?
站着说话的不腰疼。只有通宵赶图的才知道腰根本不属于自己。 就因为我们是半瓶子,才更要使劲晃,努力晃,玩儿命的晃——否则怎么能让那些有很多伞的甲方爸爸们看见你没有伞呢?
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半瓶子组合:Eero LundenStudio和PinkCloud.DK。这俩都是建筑圈的小透明,水平加起来都不够一瓶子。不过也无所谓,因为根本没人care他们到底有多少水。但小哥俩心态超好,虽然水平不高,可咱们敢晃,晃的高也是高啊~
于是半瓶子组合正式出道,俩人手牵手高高兴兴的就去参加国际竞赛了。
这个国际竞赛就是芬兰Serlachius Gösta 博物馆扩建竞赛。
甲方想建一个新博物馆,功能涵盖展览区、多功能区、办公区、图书阅览区、休闲交流区等等,面积是旧博物馆的五倍,但高度不可以超过旧博物馆。基地呢,在旧博物馆所在的Joemiemi 公园里随便选。
设计之国的竞赛质量都很高,随随便便就吸引了来自42个国家的579份参赛作品,依然是神仙打架的局面。小E和小P当然算不上神仙,但他俩想搞出个神仙方案来凑凑热闹。
不是开玩笑。神仙方案不一定是神仙大咖做的,也有可能是小透明用神仙招式做的。小E和小P就打算现学现卖,尽量把自己这半瓶子醋晃出最大的水花。
神仙招式1:曲面楼板
曲面楼板在江湖成名已久。 早在1990年,著名跨界大仙库哈斯在设计Palm Bay Seafront Hotel and Convention Center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弯曲楼板和天花板来玩转空间了。
Palm Bay SeafrontHotel and Convention Center
而到了1992年的朱苏大学图书馆,库哈斯已经开始利用楼板弯曲把各层流线柔和地连到一起,使人们在垂直方向上可以自由走动。
Two Libraries for Jussieu University
更著名的案例是女神仙妹岛设计的劳力士学习中心,借助楼板的轻微起伏弯曲,从而自然分割连续变化的有机空间。
Rolex Learning Center
但我们不是库哈斯也不是妹岛,更不可以照抄人家的方案,所以小E和小P决定把这三个楼板的特点糅合到一起。
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如下步骤: 1、先根据建筑体量,大致确定层数。
2、由于卫生间等辅助功能跟展厅功能层高需求不一致,所以将它们分开考虑。
接下来就是用楼板弯曲来实现功能分区。
3、我们先把辅助功能的盒子统统堆在边角处,把中间空出来,用作展览。然后,在保证不影响辅助空间使用的前提下,将楼板弯曲。
这样不仅利用楼板分隔了功能,而且使展区空间和辅助空间都拥有了更便于使用的层高。
4、根据观展流线进一步调整楼板起伏程度,在高差变化剧烈的地方设置大台阶,保证正常通行。
5、根据疏散要求在楼板周围添加交通核,完成整个建筑内的流线的设计。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一个很仙儿很fashion的曲面楼板空间设计。
神仙招式2:有机表皮
通常来说,有了这么个非常规的内部空间,外面一般套个玻璃盒子就能收工了。甚至库哈斯也经常这么干。
但半瓶子组合不敢掉以轻心,既然选择了晃就要把握一切可以晃的机会。 所以,小E和小P继续学习神仙们的表皮立面。
日本学霸藤本壮介的高冷纯立面曾经一战成名。 在House N中,他将立面与屋顶统一化处理,随机开设方形窗洞,最后形成通透而富有层次的空间效果。
但随机开窗的玩法祖师爷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里就已经玩过了。 不同的是,柯布将墙体做厚,开设带有透视的窗,从而实现对自然光影的可视控制。
还有如今正流行的参数化表皮,比如用 “泰森多边形算法”来形成的水立方。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部都要。 小E和小P再次把以上手法的核心操作提取出来,融合到一起,得到了自己的神仙表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泰森多边形的形式构图,生成骨架结构。并切记后续操作不会切断它。
2、在每个多边形区域里建立曲线,以确定开洞区域。
3、把所划分的区域内凹,将二维立面转化成三维处理。
4、在内凹区域随机开窗。 但为了与基本走势横平竖直的室内空间对应起来,所以形式上依然统一选择方窗。
并尽量让窗户中线与各层楼板平齐,以保证路人可以看到里面的曲面楼板空间结构。 不得不说,真是好心机。
看一遍立面完整操作过程:
估计有人要问了:搞这么多操作和步骤,除了“神仙立面”这个开不了口的理由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不要问,问就是为了调节阳光进入量。
具体说来是两点: 1、东南西北每个朝向的自然光量本来就不同,需要调整控制,以达成平衡。 2、由于楼板弯折,导致各个区域的进光量变得不同。比如顶层地面高的区域就离天窗更近,自然就被照得更亮。所以,为了平衡自然光照,就需要控制开窗大小和内凹程度:楼板地面高的地方开窗小,楼板地面低的地方开窗大。
神仙招式3.:立体连接
现在室内外都弄完了,是不是可以直接把楼板怼到立面上,就可以收工了呢?当然可以。但还是有神仙操作。
比如WORKac设计的黎巴嫩新的贝鲁特艺术博物馆,让室内空间缩一圈,从而将二维表皮做成了三维空间。
再比如OMA设计的香港珠海学院,将表皮与楼板脱离,形成缝隙层,并插入许多楼梯平台以丰富空间体验。
人家学霸们都这么努力,你个小学弱,好意思立刻收工吗?
所以我们还要在连接区域继续蹦跶。
具体做法: 1、首先将立面层与楼板边界层脱开,形成一圈缝隙空间。
2、将建筑物的楼板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板腔体, 并且把楼板与外立面以骨状斜撑与外表皮相接,使得楼板与表皮结合形成一个连贯的结构系统,解决结构问题。
足够多的斜向连接,使得缝隙空间变得复杂化。
3、再往缝隙空间塞入一些步道,供人交流行走。
如果甲方问起你为什么这么操作,记得告诉他这不是缝隙空间,而是“拔风空间”,可以改善自然通风,降低能耗。
至此,小E和小P的半瓶子乱晃神仙方案就全部完成了。 看起来是不是还挺不错的?
再看一遍全部完整过程:
小E和小P的设计方法基本可以总结为:半瓶子乱晃大满贯设计法。这个方法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关键是要战胜自己的心理障碍。可怕的不是只有半瓶子醋,可怕的是不敢晃——不晃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离满瓶子还有多远的距离。
如果你会的某个手法只能控制整体方案的一半,那就换个手法去控制另一半——一个逻辑控制全局是高级玩法,但不是唯一的玩法。 傲罗们各有各的绝杀术一招制胜,你一个普通巫师如果敢把所有咒语都使用一遍估计也能全身而退。重点是,你敢。 要知道比伏地魔更可怕的是——心魔。
图片来源: 图片[1]、[5]、[6]、[11]、[12]、[13] 、[16]来源于www.archdaily.com , 图片[2]来源于《S,M,L,XL》, 图片[3]、[4]、[7]、[8]、[9]、[]来源于www.baidu.com, 图片[10]、[15]、[17]来源于www.google.com, 图片[14]改自www.archdaily.com。 其余分析图动图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