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
我从来没有想过, 这点东西却带给我如此多的快乐。 没想到一袋工具,一个空桶,一把小刀,一支铅笔, 会是我最丰厚的宝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拆房:刘思佳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如果有一个男生,笑容温暖,衣着干净;有一份体面的建筑师工作,收入不菲;每天按时下班,准点回家;闲暇时喜欢读书画画,甚至愿意陪你一起做手工,如果你有幸遇到他,那赶紧
如果在不加班的同时,还能做到天天中标、日日进账、绩效达标、业界瞩目——那就真的是要靠我们自己一点一滴的想象出来了。
我们以前讲过,笑容温暖的伊东君就是“不熬夜加班界“的中标小能手。
咱这边还没脱贫致富解决黑眼圈呢,伊东君已经跑步进入“干二休五养生界“了。 以前好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直接零售转批发,一个方案愣是可以卖给n个甲方还不讲价~
“蜂窝几何结构对我们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它是连续划分空间并且可以被视为三维网格系统的规则。”
可甭管什么蜂窝什么晶体,说白了不就还是个模块吗? 模块建筑有什么了不起?满大街见得多了——伊东君,请不要欺负我们读书少哦~
事实上,这个模块确实没啥了不起。 基本可以理解成伊东丰雄为了提升bigger生拉硬扯的概念。
真正了不起的是这个模块的进化形态↓
这三种晶体模块可不是随随便便选定的,它们其实全部是由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
理解不了的同学可以去玩一种叫做磁力片的玩具,基本原理都差不多。
当然,如果仅仅是边长相同,最多就是个益智玩具,离万能方案还差了100个台中歌剧院。
技能1:无限复制
技能2:统一标高
这个模块系统运用到建筑里时可以在同一标高上形成楼板,并根据等边三角形网格自由布置平面。
技能3:空间自由
原理等同磁力片,随意删掉衔接面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空间形态,并且仍然保持等边三角形的衍生体,不影响整体系统结构。
技能4:装配式建造
标准单元在工厂进行焊接,并现场装配。单元墙体由FB框架与6mm的钢板焊接而成。
技能5:造型自由
技能6:强大的适应性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脾气相当随和,几乎可以和其它任何空间形态打成一片。
总而言之,这货相当抗造怎么折腾都行,基本全面实现了方案自动化的宏伟目标。
咱也不知道伊东先生捯饬出这个系统之后自己暗搓搓爽了多久,不管怎么样,反正下一个项目就用它啦!
而这下一个项目就是挪威首都奥斯陆举办的德彻曼斯克图书馆竞赛。 基地就位于奥斯陆中央火车站和Snøhetta设计的新歌剧院之间。窄而长的基地被道路分为两部分,功能包括18,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约40,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其实是什么都无所谓了,反正伊东君就是铁了心要使用他的万能小模块。
任务书说基地中间有一条城市道路,那就把这条路抠出来。
然后初步划分功能。公共功能图书馆置于下四层,办公功能置于上四层,没毛病。
最后的工作就是在内部打通连接一些模块,形成各种各种的空间场景与体验。
基本上,整个方案就是垒好万能小模块然后不停的减减减和抠抠抠,或者边减边抠,或者边抠边减。
万能小模块并没有中标,中标方案长这样并将于明年开放。
就是把这个模块原型作为建筑博物馆最大的展品——建筑本体来展出——可见伊东先生真的是对万能小模块相当相当满意了。
由于不存在需要无限复制的平面,这个小博物馆只是将最基本的三种晶体重新排列组合就收工了。
客观讲,伊东君的万能小模块已经很能打了。基本可以适应我们熟悉的大部分建筑类型,唯一的bug大概就是甲方本方了。
一种是卖产品,如工业设计师、游戏设计师等等,设计成果会转化成商品投入市场; 另一种是卖服务,包括建筑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等,都是在为某种需求提供定制设计服务。
我们可能永远都成为不了伊东丰雄,但这个不以项目为主体而以产品本身为主体的设计思维依然很值得我们思考。
因为这或许是解救建筑师于苟延残喘熬夜通宵中的有效良药啊~
图片来源: 图[1] [2] [4]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21] [22] [23] [24] [25] [26] 来自《El Croquis 147 Toyo Ito 2005-2009》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