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在建筑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功能流线,楼梯必不可少;涉及空间艺术,楼梯可能是营造重点;涉及交通消防,楼梯则是重中之重,丝毫马虎不得,因为这涉及到法律法规和人身财产安全。
楼梯涉及到概念很多。在学生和年轻建筑师当中,一些概念常分不清,譬如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多跑楼梯、剪刀梯、疏散楼梯、消防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等等。这些概念侧有侧重,可能不在同一范畴,适用条件也不一样。要多多注意。
近日,偶得一篇文章,说到了封闭楼梯间与防火楼梯间的区别和适用条件,和大家分享,也当抛砖引玉,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分享你对楼梯的更多认识和理解。
封闭楼梯间 一、定义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二、适用范围 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 三、设置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备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之6.2.3: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
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1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一、术语定义: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二、适用范围: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三、设置要求: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