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ujunliushu 于 2019-8-20 18:34 编辑
上一篇文章阅读起来比较乱,重新整理内容,希望给大家描述的更清楚。
衔接“大规划总体系列(一)”
有了前面的准备内容,如何展开这一步?
这一步相当于在学校的一草阶段。
我们首先来看下这一步需要一个什么结果:
一张手绘总图
一个体块模型(如果可以)
以上是需要达到的目标。
在这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三个
1.地形的处理
2.交通的组织
3.功能分区
因此,在这段期间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强化在脑海中。
接下来谈第一步地形处理
场地高差大,坡度陡不适合建设,需要我们通过设计手段改造
那我们挖多少,挖哪里成了这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一步核心的原则就是“有理由”! 不管你挖哪一部分,还是保留哪一部分都是有依据的,不是随便说我想怎么样。 我们提出了只对场地最高的几个山头进行挖填,对其他区域进行适度的微地形处理,通过建筑体量还原原有的空间。
有了第一步地形处理,马上进入第二步交通的组织。 交通组织第一步需要确认的是到底在城市道路哪开口。 影响因素有:现有建筑、场地现状高差、人流来向等因素
确定好了各个路口,接下来迫在眉睫的就是如何将各个路口连接起来 即内部道路 内部道路的确定涉及到:城市道路的适宜坡度(8%)、城市道路宽度确定(4X几车道)、城市道路线型的确定(直线、S型、曲线型等)
然后需要确定的是根据道路组成的骨架对每块地进行划分 哪适合住宅、哪适合商业、哪适合学习、哪适合医院等等。
就像上一篇说到,以上三步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贯穿于整个阶段的。 可能你对场地性质的划分影响到道路的走向,反过来道路的走向也影响到用地性质的划分。
到现在这一步大体的骨架有了,接下来的内容就是给里面装肉了。 第三部分是在有这阶段确定的地形、交通、功能布局的情况下进行的。 后续内容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