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在银幕上演绎别人的喜怒哀乐,一边却隐身于建筑背后探索自己的空间表达,如果建筑和人都是容器,他们要感受什么,吸纳什么,又将留下些什么?
演员王珞丹做了一个叫《丹行道》的节目,找了12位建筑师聊了聊天。分别聊起了建筑的苦与乐,永恒与未来。
我们都有幸活在当代,我们都在用不同形式的当代艺术作品传递自我对这个时代的表达。虽然建筑是物质世界的堆砌,可那却是建筑师精神物质化的结果。作品可以穿越时间,但创作者无法永存,就像圣家族大教堂还在,高迪没了。蒙拉丽莎还在,达芬奇不在了。。。
所以相比于建筑,在建筑学上的探讨,我更关心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设计出这样的作品;我好奇建筑师们在创作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当他们面对那么多选择时,为什么走上了今天这条路?
我想记录他们,记录他们对大众审美的反叛,对极致自我内心的表达,以及生命在某一刻的针扎、苦恼、反思、仿徨。
而这批大部分生于六五到七五年的建筑师们,是中国很独特的一批建筑师,他们的际遇与大时代紧密相连,从他们25岁开始高涨的建设期以及丰富的项目实践,他们碰到了前人以及后人碰不到的时代机遇,在他们身上,浓缩了中国独立建筑师的所有特征。理想的雄心,现实的妥协,社会的情怀,个人的欲望,对自己的自恋。创作,焦虑,自由,约束,单纯。
但他们又跟我们是一样的,都在找寻自我在这个时代的存在价值。幸运的是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可能坦诚的面对彼此,坦诚的面对自己;幸运的是在如此浮躁的时代里,我们还有机会讨论如何才能知行合一。
或许真正阅读者的心态是保持中立,见识更多艺术给予生活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师,不同的答案,但并不是全部,甚至不太能和攻略一样,温水送服立即起效。
感谢所有的遇见,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实的碰触到这个时代建筑的温度,也感谢你的关注,我们下次见,如果还有下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