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壕沟(护城河)和吊桥:大型城堡周围都有壕沟,一般都注满水,只有通过吊桥才能跨过壕沟,来到城堡大门前;
l 门楼:在城堡大门处设有门楼,门楼外面通常设有一道或者多道闸门,用来保护城堡大门不被攻破;由警卫把守,负责收放吊桥;人们出入,需要出示通行证,验明正身后才能放行;门楼通常是城堡最坚固的部分,也是建造时最先建成的部分;
l 厚重的墙体:为了防止敌人捣毁墙体,城堡的墙体一般很厚,有些甚至厚达9米!
l 箭楼及四角的炮塔:箭楼是城堡中最高的部分,通常四角设置出挑的炮塔,在作战时士兵会从箭楼上居高临下打击敌人;同时墙面有多道扶壁加强构件,使得它十分坚固;
l 城堡外城和内城:大型城堡一般有内外两圈围墙,内墙比外墙高;它们之间的地带叫外城;而内墙围合的地带叫内城;两个城分别设有门楼,内城门楼往往在背向外城门楼的远端;当敌人攻破了外城,往内城门楼推进过程中,会受到士兵从内墙顶部及箭楼上的打击;有些城堡的外城面积很大,有百姓居住,甚至开垦出庄稼地种粮食,在遭到围困时也一定程度解决生存口粮问题。因此、想要迅速拿下一座城堡基本是不可能的。
攻城战术:我们看到中世纪的城堡十分坚固,当吊桥收起,城门紧闭,攻打城堡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攻城策略无外乎三种:智取、强攻和持续围困;
l 攻城准备:攻城方为了防止受到城堡内以及城堡援军的夹击,攻城方一般会围绕城堡建造两圈保护墙,下部是夯土墙,上面是木栅栏;他们就安营扎寨在其中,也在这里制作或者组装攻城的设备;
l 智取--诱骗进城:攻城方经常装扮成无辜农民,叫守卫开门,在验明身份时往往露馅儿,所以成功率不高;
l 智取--挖墙脚:方形箭楼的四角是薄弱点,敌人会选择矮小的士兵挖暗道,挖空箭楼四角后,用木桩支撑,随后放火烧掉木桩,使得箭楼坍塌;这招在初期使用时比较奏效,但是随着守城方对这种诡计有经验后就不太奏效了;
l 强攻--大型投石机:它是攻城的大型机械,可以投掷大石头或火把破坏城墙。(图3:大型投石机)
l 强攻--小型投石机:它和大型投石机一样,也有个投掷臂,但是原理不同,是依靠绳子的张力来投掷石头。(图4:小型投石机)
l 强攻--攻城塔:这种设备专门让进攻攻方能够上到城堡围墙顶部。它底部带有轮子,可以被推到城墙跟前;上部自带小吊桥,在接近城墙时可以把吊桥搭在城墙顶部,而藏在攻城塔顶部的士兵可以冲出来登上城墙。为了防止塔被烧毁,一般在表面覆盖浸湿了的兽皮。(图5:攻城塔)
l 强攻--攻城槌:这种设备是专门用来捣毁城堡大门或者墙身的。底部安装轮子,可以方便推动;上部有木制顶棚遮盖,以保护操作设备的士兵免受来自城堡上方的攻击。(图6:攻城槌)
l 强攻--步战车:这是一种带轮子的棚车,专门运送士兵的,顶棚设计成倾斜的角度,可以把上面扔下来的火把、石头等弹射开,同样顶棚上覆盖着浸湿的兽皮。步战车可以和攻城塔联合使用,使攻城的士兵安全便捷地到达城墙上。
l 持续围困:在智取或强攻不奏效的情况下,攻城方往往采取旷日持久的围困方法:即切断守城方的补给,直到城堡内弹尽粮绝时再攻击或者谈判,最终拿下城堡。当然这是对双方的耐心和意志力的考验。比如英国的Kenilworth城堡,曾经坚持了6个月才投降。
防守措施的提升:随着战争实践,城堡建筑的防御措施也不断提升。
l 减少城堡易受攻击的尖角,把箭楼改成圆形和多边形;(图7:圆形箭楼)
l 用多道扶臂加强墙体的坚固性,而且使得墙体更加厚重,增加突破难度;
l 在原有的城墙上增加木板墙,有射箭孔,还有很多开口,可以通过这里向敌人投掷石头、火把、铁水等。
l 从里面挖暗道,拦截消灭攻城的工兵;
最著名的围城和抵抗
l 历史上被围攻最久的城堡—英国Kenilworth城堡(图8:Kenilworth城堡)
自从城堡建成,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1173年到1461年城堡历经7次围攻。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在与苏格兰的早期交战中,就把这里作为作战指挥部3个月;最著名的一次围困发生在1315年,苏格兰国王Robert the Bruce在夺取了对英格兰的胜利后,强攻这里,却没有得手,守城方仅损失了两名士兵就击退了来犯敌人;最血腥的围攻发生在玫瑰战争期间,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争夺王冠而战。最终兰开斯特家族和苏格兰人联手,通过使用早期火炮,夺取了城堡。(图11:Carlisle城堡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