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风3286 于 2018-4-24 12:46 编辑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UED城市环境设计(公众号ID:UEDmagazine)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编辑 | CZY
何为大师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几乎是中国最广为人知的当代建筑设计作品,“中国馆之父”何镜堂也因此为大众所熟悉。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鸟瞰
何镜堂于1938年出生于广东东莞,1961年就读华南工学院,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研究生毕业后一直辗转外地,直至1983年回到广州,才正式开始从事建筑创作实践。
何镜堂从事建筑事业的几十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他的作品也是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缩影。本期何镜堂专辑的主题“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一方面是探讨在中国这个激变的时代,建筑师应该如何应对诸多挑战,另一方面是反映何镜堂建筑作品主题与时代背景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紧密联系。
新刊导读
英国思想史家柏林将学者分为“刺猬”与“狐狸”两类:前者以不变应万变,以一种唯一性的固定方式应对不同挑战;后者则是认同多元论,体察世间万物的复杂微妙,不强求圆融一统,有不同的策略灵活应对。或许在建筑领域也可以做这样的推演:在我们熟悉的建筑大师中,安藤、迈耶、博塔、盖里等都属于“刺猬”型,他们有一套不变的形式语言和可识别性,一招制敌;而柯布、库哈斯则是发展出灵活应对的思想方法,以不同的形式应对不同特性的项目,因而可以归入“狐狸”型的行列,甚至在他们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其关注点、设计理念都呈现不断演进、跃迁的发展态势。中国建筑师何镜堂的实践,无疑属于后一类型。
——节选自本期 李翔宁《文化·纪念性·场所——何镜堂作品阅读》
自1983年创作深圳科学馆以来,何镜堂及其团队完成了大量的创作实践,从他的作品中,可能很难发现具有很强识别性的个人特征,不同的作品在设计手法、建筑风格上往往有很大差异,然而这也正反映了何镜堂及其团队在建筑设计中谦卑的姿态——建筑在形式和风格上总是尊重、适应环境而非强势地介入环境。
本期专辑以何镜堂工作室的建筑设计作品为线索,诠释何镜堂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思考,以期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何镜堂的创作理念。
杂志看点
■何镜堂建筑人生历程
专辑内页 UED
■2篇自述文章
■4篇评论文章
- 特邀 修龙(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从建筑与文化自信角度探讨何镜堂建筑思想和作品意义。
- 特邀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从“文化、纪念性、场所”三个角度解读何镜堂建筑作品。
- 收录 朱剑飞(墨尔本大学建筑规划学院)以何镜堂设计语言和工作状态为样本对中国建筑批评的研究。
- 收录 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关于岭南建筑理念内核的剖析。
■19个精选项目
精选何镜堂近三十年的19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在杂志中全面报道。
■何镜堂建筑作品巡展记录
何镜堂建筑作品展览威尼斯站及国内巡展各站的详细记录,包含国内外学者、大师关于何镜堂建筑作品的研讨以及何镜堂与冯·格康的对谈。
与其他著名建筑师不同,何镜堂的创作成果并不通过任何一种形式和风格特征的重复来建立可辨识度,恰恰相反,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形式逻辑和特别的表达方式。而且,不同项目之间看起来差异很大,很难归结于单一的创作源泉……细读时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总是透露出一种建筑形式和表达的隐含原理,通常基于对场所的易明叙事和附着了某种象征意味的策划。
——彼得·罗(PeterRowe)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院长,哈佛大学杰出教授
项目概览
本期《何镜堂: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精选了何镜堂团队近三十年的19个重要作品,以“纪念、传承、日常”三个篇章分别呈现。
纪念
何镜堂的作品中,与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纪念性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通过对建筑主题精准的理解,何镜堂将文化与时代的联想融入建筑形态,组织空间叙事,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
姚力
以建筑承载纪念性时,需要让人在深沉体验中建立起国家认同;现代国家表达现代理念和现代形象时,表达进步性的要求超过了维护正统性。也许这是为什么一位不赞成在设计中搬用传统形式的建筑师得以主持国家工程的深层原因,无论是表达纪念性还是营造国家形象,均已从宣示彼时的正统性变成了拥抱此时的现代性。
——节选自本期 冯江《归乡:从夏昌世到何镜堂的建筑路途与理念嬗递》
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
姚力
专辑内页 UED
传承
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是何镜堂建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继承了岭南学派重视气候条件、重视与环境融合的传统,对多种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也使得建筑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多变。
大厂民族宫
姚力
玉树州博物馆
国内的许多地域和岭南一样都存在着通过建筑寻求身份认同的热望,其中交织了地方文化认同、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其他亚文化人群的主体身份认同等多条线索,这是何镜堂及其团队能够走出岭南的条件。
——节选自本期 冯江《归乡:从夏昌世到何镜堂的建筑路途与理念嬗递》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姚力
嘉善城市规划馆
马明华
何镜堂工作室
陈尧
我觉得这个作品(何镜堂工作室)恰和我对于建筑师本人的认知相匹配:由于是自己的工作室,没有任何外在的形象限定,所以呈现了一位谦和的长者最为放松和本真的状态。在这个有着日常生活痕迹和建筑师对于功能的切身感知的场所中,我们可以读到以何镜堂为代表的那一代人骨子里抹之不去的现代主义传统。
——节选自本期 李翔宁《文化·纪念性·场所——何镜堂作品阅读》
日常
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
姚力
南京城墙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本期目录
UED 主编会客厅
对话何镜堂
UED 人物
何镜堂: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修龙 文化自信的力量
李翔宁 文化·纪念性·场所——何镜堂作品阅读
何镜堂 我的建筑人生
何镜堂 我的建筑创作理念
朱剑飞 走向一个本土的中国建筑批评
——何镜堂、设计院、地缘关系及个体—集体混合动力机制
冯江 归乡:从夏昌世到何镜堂的建筑路途
与理念嬗递
纪念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纪念馆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
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
传承
大厂民族宫
玉树州博物馆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何镜堂工作室
嘉善规划展示馆
三祖文化博物馆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日常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惠能纪念堂
钱学森图书馆
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
澳门大学横琴岛新校区
凤凰山景观塔及周边城市设计
南京城墙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何镜堂建筑作品巡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