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风3286 于 2018-4-20 10:58 编辑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城市建筑》(公众号ID:UA_2004)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建筑的改造赋予空间新鲜的意义
建筑经过转世后
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内涵
……
今天
小编带大家追溯那些改造建筑的前世今生
NO.1 筒仓到意义非凡的纪念建筑
八万吨筒仓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虽然建成时间只有短短的22年,却作为不会再出现的建筑空间类型而具有历史遗产的保护价值。按照著名艺术史学家阿罗伊斯·李格尔(Alois Riegl)的分类法,它属于“非有意创造的纪念物(Ungewollte Denkmal)”。作为曾经的生产建筑,其原本的生产功能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逐渐退去,留下空却的建构物已如废墟般存在,这时曾经在这个空间中所发生过的劳作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反而是作为废墟的筒仓在建造时其建造逻辑因为背后的工业生产的工具理性而突然成为城市中的野性力量,令人赞叹不已。
▼八万吨筒仓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
▼筒仓外观
▼八万吨筒仓被改造为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馆
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所制定的《巴拉宪章》为文物建筑寻找“改造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工业遗产保护项目上加以推广。“‘改造性再利用’关键在于为某一建筑遗产找到恰当的用途,这些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再现,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使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巴拉宪章》所定义的“改造性再利用”指的是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没有从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推广,“寻找恰当的用途”应当成为工业建筑改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性条件。
▼最重要的一个改造动作是通过外挂一组自动扶梯,将三层的人流直接引至顶层展厅
▼入口广场
▼除了悬浮在筒仓外的外挂扶梯,筒仓本身几乎不做任何改动
▼筒仓内部
▼展览空间
▼筒仓内部的结构也得到了保留
▼外挂扶梯底部的反射不锈钢板倒映着民生码头周遭的景象
未来,随着从江边直上筒仓三层的粮食传送带被改造为自动人行坡道,一个从江边可以直接上至筒仓顶层的公共空间得以建立,这个壮观的公共空间将成为浦东滨江贯通和民生码头空间更新项目之间的重要纽带,新的公共性得以建立。
NO.2 校史馆到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处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区建筑群的中心,一直以来都是美院最为高大的单层室内空间之一。这里在改造之前曾作为校史陈列馆,原本室内空间已经比较老旧,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使用需求。正逢2018中央美院“百年校庆”之机遇,校园空间进行一系列新的调整,建筑的功能被还原为学院多功能厅——即以配合日常教学的艺术作品展厅为主,同时兼顾全院师生大型的会议、演艺等活动的使用需求。改造思路就像是 “空间素描”——在已有建筑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简明的形式和朴素的材料进一步“描绘”室内界面,满足作为一个师生聚会场所的仪式性和灵活性使用需求。
▼改造后的空间满足师生聚会场所的仪式性和灵活性使用需求
改造范围包括前厅、内厅、卫生间、后台、办公室等,黑、白、灰材料将这些不同尺度的空间梳理为渐进变化的空间序列。前厅被处理成一个灰盒子,墙顶地均由灰色花岗岩包裹。透过落地玻璃门,室内外材料自然连接。前厅尽端的三扇中轴旋转门如屏风一般分隔了前厅与内厅,以减少外部活动对内厅的干扰。中旋门表面覆盖黑色镜钢,映射着外部变化的自然景观。原卫生间部分被重新设计,调整流线关系并合理化使用功能。前厅增设了镜面墙体,让这个内外过渡空间产生多样的视觉变化。
▼透过入口落地玻璃门,室内外材料自然连接
▼中旋门表面覆盖黑色镜钢,映射着外部变化的自然景观
▼前厅被处理成一个灰盒子
▼前厅尽端的三扇中轴旋转门如屏风一般分隔了前厅与内厅
▼吸音板与墙面整合为一个完整纯净的白色背景
▼原建筑门窗被隐藏于墙体界面之内
▼可组装的移动舞台
▼人工照明的亮度和高度均可以根据功能转换的需要智能调节
后台区主要用作展示隔断、活动家具的储藏空间,并开辟了一个部分作为贵宾休息厅,其设计也延续了折板墙面的形式语言。改造之中的所有设施设备均被尽量隐藏于完整的材料界面之内,以呈现纯粹、简洁的空间观感。当这个多功能场所隐退为静默的背景,鲜活多彩的学院活动就被进一步凸显出来。
▼后台区设计延续了折板墙面的形式语言
NO.3 桥改造
此项目为一个美化工程的改造项目,要在原有桥上加建一个“盖子”。场地位于村外,西南侧紧邻农户梯田,种有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再远处则是起伏墨绿的山体。场地与村子主体相隔一条连接前后村落的主要道路,且低于村子约7,8米,在村子漫步,可以俯瞰嵌于绿色山体中的步行桥。桥下数十米有一条南北向的溪流。
▼骆驼湾桥外观
美化的诉求来自于它的场地条件,东侧的主要道路上汽车和摩托车量及穿梭人流量都比较大,且前后皆无其他建筑。新桥将成为一个镶嵌于山脚的“小屋”,与村庄对视。它可以成为很好的集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并且在西侧山体掩映下,也更好地融入周边景色,成为独特景观。
▼桥连接公路和村庄,融入自然景色之中
设计更专注于结构与空间的关系。以完全结构的方式来塑造空间,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构件,所有的构件都为整体结构发挥作用。新加木结构生根在原桥的外侧,显露的构造连接就像植物的根须,新加部分就像从原有结构中生长出来一般;木结构的其他部位则尽量隐藏构造。既加强了新与旧的联系,同时也赋予了空间自身的风格。
▼木结构塑造空间
▼分解轴测图
木结构部分,斜撑对于单榀框架的侧向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屋面板条联系各个榀架,对桥体长向的水平稳定起到一定作用;这两种抵抗侧推力的构件都在最外围,碳化处理的黑色使其成为“envelop”。
▼节点细部,斜撑和榀架保证桥身稳定
颜色的运用有技术的考虑,但更多是空间感知上的。它带来了空间内部与外部明确的界定,强化了内部空间的包裹感;同时是对结构的分解和弱化,使其看着更“建筑”一些。同样,像榀架间距、栏杆等设计细节的确定,也是在类似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辨的设计过程中明晰出来的。
▼木结构界定内外空间,黑色的斜撑强化包裹感
NO.4 大杂院改造
项目所在地,磁器口大街西片区的城市形态,具备北京旧城大杂院区域的混乱特征。大杂院的空间形态已经与其前身四合院几近无关。原有的空间情趣,宗族礼法,光气环境等场所特征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及邻里关系的改变,早已荡然无存。从类型学的角度观察,大杂院片区具备的条件和面对的问题,与圣保罗,德里或者伊斯坦布尔的贫民窟没什么区别。 混乱多样的产权和使用权,历史延续下来非法的僭卖和占有,模糊的边界,拥挤,黯淡,另人焦虑的隐私和卫生条件。
▼改造前的大杂院
另一方面,经过使用权的变更,家庭人口的增加,离去或继承。新的邻里关系达到微妙的平衡,隐形的契约束缚着物理空间形态坚实不可动。整个城市区域陷入某种困境,支撑,同时捆绑着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居民。这种经过数十年演化产生的城市现实,无法在短时间内被轻易改变。项目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展开。
▼改造后的大杂院外观
▼改造尽量维持现有建筑的外墙主体不动,开窗与开门均调整比例和大小
改造尽量维持现有建筑的外墙主体不动,维持业已存在,建筑与环境复杂的物理连接关系。开窗与开门均调整比例和大小,更换保温效果更好的门窗。增加连续的雨棚和落水管等必要设施。改造在既定边界内,重新整理功能,载体的相互关系,固着已经失稳的结构, 同时打破牢狱一般的空间僵局,让场所重新连接到自然和城市中。
▼轴测图,方案制造“寝屋”和“案屋”两个载具
28平方米的面积要容纳:卧室,会客,工作间,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和展示空间。方案制造两个载具,就像建筑内的小建筑,屋中的小屋。一个载具关于隐私,卧室,闺房,卫生间。另一个载具关于台面上的生活,厨房,工作间。以下我们简单把两个载具称为寝屋与案屋。案屋自己即是一个界面,两侧为更私密的内室和院子里的公用通道。案屋宏观上把一堵墙变成一个适度的体量。使建筑的边界产生了纵深。从外面看,案屋的屋面高度降低,在檐口之间撕开裂缝,实现新的采光机会,并不会造成隐私困扰。大大增加了冬季室内阳光的进光量。
▼室内空间概览
案屋墙面通过扩大基础,钢筋拉接和整体浇注,加强了已有的结构。重建的钢筋混凝土屋面与地面层完全不同,充足的日光,开阔的视野,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更有尊严感的场所。
▼剖面图
案屋内部,首先多重幕帘系统代替了单一的窗帘,可以提供多种隐私和采光的可能。同时,一个可开启的中轴大隔扇玻璃将空间分成厨房和工作间两部分。居住者是个热爱烹饪的年轻姑娘,扩大的厨房满足了她对这个小房间的特殊要求。同时,可开启的隔扇和连贯的大桌面,又使厨房和工作间之间可以互相让渡。工作台上方,预留和设置一面可上人的天窗。
▼案屋承载了台面上的生活:厨房以及工作间
▼可开启的隔扇和连贯的大桌面使厨房和工作间互相让渡
▼工作台近景
寝屋与案屋相对,安置在房间最深处。钢龙骨和木胶合板共同完成一个轻结构的体量。它更像拔步床,除了床本身,还囊括承载了卫生间,化妆间,衣橱等私密功能。同时,它的顶面也成为一个私密的小角落。一个独处,阅读,思考的空间。室内的绝大部分储藏功能都埋伏在案屋和寝屋的台面之下。因此两个“盒子”之间的空间得以留白,允许多种功能,事件发生,比如娱乐室,客厅,或家庭起居空间。
▼寝屋与案屋相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