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风3286 于 2018-3-30 16:29 编辑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城市建筑》(公众号ID:UA_2004)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垂直雨洪
| Vertical Rain & Flood
参赛者:石俊杰,吴昀霓,华紫伊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陈宏,白舸
作品展示:
作品介绍:
本次基地的选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雅园小区,该小区紧邻武汉市内陆湖——南湖。武汉虽然号称“千湖之市”,但是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填湖造地活动使得武汉市的水面面积逐年锐减,二十年之内,湖泊面积减少了1/3。并在填湖所得的土地上建造了大量的湖景房,使得城市蓄水能力不断下降,造成城市在降雨丰沛的季节极易出现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现代城市的营造模式使得自然水体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相脱离,大部分自然水体仅作为游玩景观,人与水的关系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同时在现代城市的居住模式中,正式与非正式交往活动空间的缺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弱。
设计场地为50 m×50 m的矩形,场地内地形基本平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设计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汲取灵感,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呈现的人与建筑及水的和谐共生为起点,将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折叠,然后将抽象性的水文与类城市肌理的高层结构进行整合,在顶层设置雨水净化系统,在降雨充沛时收集雨水,并进行生态净化,而后通过雨水循环系统引流到各个层。在住宅区内整合居住、交流、集会、游玩、教育等多种功能,并将这些功能与水流融合,形成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意境,创造出适于社会交往的积极空间,激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传统中国人的概念中,住宅与庭院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一起构成了有机整体,大型住宅往往另建宅院,以建筑山石取胜,类似与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之间,而江南民居庭院多以天井、水榭、水池构成为主,引水进院,用花卉、盆景点缀其间,形成幽静舒适的水院环境。
水院中引水手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引入式和穿过式两种,或沿外墙引入宅内成书房水池,或通过暗道引入圳水在宅院中形成水院,或水圳沿宅墙根穿行。其中的形式也是随水文条件而千变万化,形成的水院新奇、自然、顺理成章。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与改造自然的手段和能力上,这一切都可以说是非常巧妙而又非常节俭地取得了科学和情趣的结合。因此我们在进行单体住宅设计时,将现代多样的生活模式与传统的住宅水院情调相结合,满足独居、三口之家以及多口之家的居住需求,同时将每家每户都和雨水循环系统相结合,实现人、建筑与水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李学义.皖南民居水环境艺术的成因及其价值研究[D].南京:东华大学,2007.
[2] 陈保建.江南民居的水空间[J].规划师,1996(4):7-12.
[3] 罗彬,汪艳荣.鄂南古民居水环境艺术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10):116-119.
[4] 陈旭东.徽州传统村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分析与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竞赛热门导读:
竞赛结果:2017年度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最终结果
UA一等奖:2017UA国际竞赛一等奖解析 | 冷巷的进化
UA二等奖:2017UA国际竞赛二等奖解析 | 后工业4.0时——港口住宅打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