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城市建筑》(公众号ID:UA_2004)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冷巷的进化 | The Evolution of Cold Lane
参赛者:易文博,李志颖
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教师:赵建波,李伟
作品展示:
作品介绍:
兰屿是台湾省东部的一个小岛,设计场地选择在东清村景色优美的滨海区域。长久以来,由于当地的人口较少以及以渔业为主的产业较为单一,几乎不被重视。而近些年来,随着兰屿被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所钟爱,旅游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设计拟为这片区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交流。
设计场地约为170 m x 50 m的矩形,坐山面海,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场地南北两端共有10 m的高差,中间有一条6 m宽的街道。方案选取的技术原型为岭南地区的传统室外冷巷。冷巷是传统聚落中具有遮阳通风效果的窄通道,自身有较大的高宽比和长宽比。冷巷空间的通风效果接近活塞式通风,空气置换效率很高;两侧较封闭的高大实墙有优秀的遮阳、蓄冷效果,因此巷内温度波动较小。通过传统冷巷的发展衍变,现代冷巷空间被定义是一种能遮阳通风,具有一定高宽比和一定交通功能的空间,形式变化多样。
技术研究选用Airpak环境模拟软件,分别针对冷巷的断面尺寸、当地季风风向与冷巷角度间的关系、出入风口形态等进行软件模拟与技术分析,得到如下技术设计要点:冷巷的长高宽之比宜为5:3:1,在此比例下增加冷巷进深或高度都有利于降温,但通风效果下降;从综合热环境与风环境两方面考虑,冷巷朝向与当地季风的夹角处在45°以下较为合适,夹角增大会导致通风效果明显降低;在理想模型下,冷巷出入风口角度变化范围约为6°左右;另外,两侧界面材料也对冷巷的降温效果产生影响。
使冷巷的方向正对着海面吹来的当地季风的主导风向,最大程度保证通风。由于通风的需要,按照5:3:1的冷巷比例,那么显然以20 m为单元划分组团较为合理,因此每20 m设置了一个供人活动的绿地花园,在提供公共空间的同时,保证最佳通风与降温效果。
接着从冷巷比例分析,原有肌理街道宽为6m,建筑多为1~2层,即3~6 m高,显然不符合冷巷的比例。在进行一系列比对设计后,将冷巷的宽设为4 m,高度设为12 m。但我们不希望单纯地增加建筑高度与建筑面积,从而破坏与周围建筑的依存关系,并产生负面的压迫感,因而我们采用的策略是提升两边建筑的山墙。通过体块做空及设置双层墙等方式产生新的冷巷,同时与传统冷巷产生立体,嵌套的关系。与此同时,多级的步行系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即主体核心冷巷——二,三层平台与连廊——屋顶花园。它们之间的高差由楼梯与坡道相接。在步行系统中驻足,利用错落的高差,一览海面的景色。
场地内原有街巷的宽度为6 m,并不符合冷巷的合理尺寸;将其直接变为4 m又较为粗暴。对于场地原有轮廓线以及部分建筑加以保留,是对于原有肌理和生活状态的一种尊重,并能够为当地居民唤起美好的记忆。设计通过双层墙与骑楼的形式,减少巷道上部的宽度,与此同时,一层的原街道宽度保留,这样冷巷的剖断面成为了一个上小下大的形式,既符合冷巷比例的同时,又保留了地面原有的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与建筑内部密切相关,可以引发不同的空间形式。
将海水引到冷巷界面两侧,通过循环系统让水在玻璃面上流下,形成“水墙”,作为新的冷巷界面材料,有效降温。冷巷的温度降低的同时,通过水墙界面的部分开洞,产生室内外的热压通风。站在冷巷中部望向冷巷尽头的大海,在两侧水墙的作用下,形成三面围水的空间体验;走出冷巷,面朝大海,豁然开朗。
设计通过对传统冷巷进行出挑、架空、穿插等空间操作,创造出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室外公共空间;同时结合前述技术设计要点,利用传统冷巷所特有的特征,利用较大的高宽比和长宽比可以显著地降低温度和增强通风,利用海风并改变冷巷界面材料,与水共生,塑造了一个创造性的多元冷巷系统,改善了当地的微气候。从而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一个促进交流活动的有机场所;绿色生态技术的引入也会使这些空间更加舒适宜人,最终营造滨水而居、和谐共生的诗意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晓扬,仲德崑.冷巷的被动降温原理及其启示[J].新建筑,2011(3):88-91.
[2] 陈杰.亚热带地区冷巷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