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建筑学院(公众号ID:arch-college)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01
2018普利兹克奖
将于北京时间3月7日23点公布
新年伊始的春季总是各大奖项颁发的日子,今年建筑界最具权威的普利兹克奖与电影最高荣耀的奥斯卡汇聚在同一周内公布。普利兹克奖,作为“建筑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将于北京时间3月7日23点公布,距离今天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获奖者将在3月加拿大多伦多参加官网仪式。该奖项在成立40周年之际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官方网站PritzkerPrize.com,扩大了其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2018普奖官网宣传图中是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个人住宅——玻璃屋 他也是1979年获得普奖的第一人
2018年中国建筑师王澍将接替张永和加入普奖评委席,这一决定是一次完美的双赢:既肯定了国际对亚洲建筑文脉的认知,同时普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近日中国建筑师的身影频频登上国际建筑奖项的舞台,张轲凭借“微杂院”项目斩获17年的阿尔瓦·阿尔托奖,该奖项侧重关注建筑中可持续化和人情化的设计,不知今年能否有其他中国建筑师得到普奖的青睐。2010普奖得主的妹岛和世也加盟了今年的评委席之列,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普利兹克奖国际全球化的视野性。
这个由九人组成的评委团身兼重任 负责评选2018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即该奖项成立以来的第四十位获奖者
从普奖的评委会成员可以看出,多半为往届的获奖得主。如前述的王澍,妹岛和世,还有蓬皮杜中心设计者之一来自伦敦著名的建筑师和理论家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曾是07年的普奖得主,同样澳大利亚建筑师格伦·马库特( Glenn Murcutt)在02年获得此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建筑界中没那么熟悉的名字:拉丹·塔塔(Ratan N. Tata)来自印度孟买,是知名控股公司的荣誉主席;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现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除了建筑专业领域之外也从公共领域的视野去诠释和考量建筑本身,这是普奖有别于其他建筑奖项的特殊之处。
众所周知不公布候选名单是普利兹克奖项的传统,使它成为一个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并且保持着完全独立性的奖项。评选过程的私密性导致评委成了唯一决定获奖的主体因素,而评委会成员的挑选也是由普利兹克先生一人指定。这是普奖除了受到女性建筑师在行业的热议之外权威性得到质疑的原因。但其实也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普奖也是以私人家族的名义授奖建筑师的奖项,无论是被批成为超出专业领域内之外的“人道主义政治奖项”,还是“仅是建筑圈子媒体造势一年一次的Party Show”的批判的声音一直存在,毕竟抛去外在的光环和荣耀,普奖只是一个奖项,但却是其中最出名的那一个。
02
一份获奖名单
一段现代建筑史的变迁
普利兹克奖项于1979年由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家族通过旗下凯悦基金会创立,每年评选一次,任何领域里的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信仰和意识形态,只要了解并有志于推动建筑学的发展,都可以被提名为候选人。
长子汤姆士·普利兹克解释成立奖项的初衷这样说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路易斯·沙里文、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等建筑伟人设计的经典作品,因此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
而普利兹克建筑奖章也是根据路易斯·沙利文的设计而铸造的,他是芝加哥学派代表人更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
奖章的一面是奖项的名称 另一面则刻有三个词:"坚固、价值和愉悦"。 呼应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 坚固、实用和美观
一个由美国富豪私人基金会创办的奖项是如何超越创建一个世纪之久的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奖和AIA美国注册建筑师协会奖,一跃神坛成为“业界最高荣耀”?
向建筑师授奖的传统,大致与“现代建筑”同时诞生。普利兹克的成名有赖于当时建筑评论媒体的造势,1988年保罗·戈德伯格在普利兹克成立十周年之际在《纽约时报》中撰文《普利兹克奖的获奖者告诉我们的》,首次提出普奖在建筑界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在文学和科学领域。虽然保罗·戈德伯格的本意是,奖项只是荣誉榜,表彰值得纪念的建筑艺术成就,警惕普利兹克奖不要沦为建筑师个人生涯的最高目标,一语成戳奠定预知了普奖的地位。
普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建筑界行业新的风向标,从最开始的现代主义到反抗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评论家的约翰逊,到遵循传统现代主义路线成就极高的迈耶,高技派大师,演变成如今更加的多元化,在广度上得到一定的延展性,更加具有国际视野,有创造了新的建筑语汇:扎哈的流线体量造型,库哈斯的建筑功能结构,或者是研究出极致的建造技法:坂茂的纸构建筑,安藤的清水混凝土,或者是建筑中糅合的文化语言再造,比如王澍建筑里中式文化的归属感。
RCR arquitectes 圣安东尼- 琼奥利弗图书馆:全球化和本土化共存的诗意
近年的普奖有了新标向,从16年获奖者智利帅大叔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将建筑实践需求与追求艺术的高度融合在一起,建筑不仅限于“形式,功能,空间”的基础创造,而是探讨在社会角色中的贡献和发挥建筑更广度的作用,可以说普奖从某种意味上开始走向寻求某种“政治正确”。去年RCR三名建筑师组成的名不经传西班牙建筑事务所让所有人出乎意料,他们的作品充满敬仰与诗意,以一种对建筑严谨谨慎而细致入微的方式耕耘至今,同时又兼具本地精神与国际特色的能力,了解后又着实令人感叹实至名归。
普奖的路数永远让人捉摸不透,唯一确定的是行业风向永远在变,也正因为如此建筑这一艺术科学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不仅仅只是一个个经典建筑,更可贵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筑从业者穷尽一生为推动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无论如何,普奖只是见证者,给每年关注建筑这个相对狭深圈子的人们一个宏观的切口,让建筑和其他专业领域一样成为世人的焦点。
03
那些年陪跑普奖的“村上春树”
与冉冉升起的新星
总有一些建筑师已经出现在那些从未公布但真实存在的候选名单中,只不过没有得到普奖的垂青。如果要列这样一份的候选清单,我想一定要有他们,那些多年陪跑的建筑大师们。就像负责每年收集来自全世界提名工作的普利兹克奖常务理事玛尔塔·松恩(Martha Thorne)所说:“这个奖项每年只颁给一个人,总有人从未获奖。”毕竟并非每年只有一位建筑师能够值得普利兹克奖这样的殊荣。你心中的普奖得主又是哪一个呢?霍尔太熟悉我们这次就不提了。
隈研吾 :“建筑应该能为土地发声,尊敬大自然,对当地有情感的建筑才是好建筑。”
在日本这个诞生了七名普奖得主的国度,隈研吾无疑属于最热门的候选者之一。以明治神宫为灵感来源的设计,击败大师伊东丰雄团队出线,拿下2020年东京奥运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设计案。
他的建筑作品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为“负建筑”、“隈研吾流”;又以自然景观的融合为特色,运用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结合水、光线与空气,创造外表看似柔弱,却更耐震、且让人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美的“负建筑”。
长城脚下的竹屋
上海虹口SOHO,裙摆飘逸的清新SOHO精致而典雅。
勃朗峰大本营 ,尽可能自然地在项目中结合壮丽的山景。
托马斯希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创造力是大脑的事,舒适感是屁股的事,主宰世界的是大脑不是屁股。”
这位头顶自然卷发一副英国绅士的英俊面庞,大概是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网红”建筑师,如果你对他不了解,那么提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你一定会想起这位堪称英国设计新代表,Thomas Heatherwick。
1970 年出生于伦敦的希斯维克,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发明一架永动机。在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之前,希斯维克先后在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和皇家艺术学校学习三维设计,后又攻读了两年的家具设计,1994 年毕业后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出品一些稀奇古怪的创意作品。
有想了解这位45岁却依旧充满童趣想象力的英国绅士,可以去看BBC官方推出的有关托马斯的纪录片《The Culture Show: The Unstoppable Thomas Heatherwick》,相信你会更加喜欢这位步履不停创造力非凡的建筑师。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长长的亚克力杆从中心建筑向外伸展,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
新加坡的新建筑地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泰晤士河上的花园式步行桥
MOCAA当代艺术博物馆
大卫·阿贾耶(David Adjaye):“我受到世界和我所看到的事物的启发,但是启发我的不是建筑的文物或质量,而是建筑塑造社会的力量,这对我来说更强大。”
目前非洲作为唯一没有获奖得主的大洲,阿贾耶无疑是公认同代领袖的优秀建筑师。出生于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阿贾耶深受当代艺术、音乐、科学以及非洲艺术形式和城市的公民生活影响。
2009年4月15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以阿贾耶领导的Adjaye 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为核心的设计团队从福斯特建筑事务所、扎哈·哈迪德设计事务所等国际事务所中脱颖而出,赢得NMAAHC的方案设计。
非洲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建筑内部则被阿贾耶打造成一次历史与情感的旅途。
Ashti基金会画廊和购物中心,该建筑被包裹在一个红色的铝管曲折图案。
墨西哥Museume Jumex博物馆
毕竟并非每年只有一位建筑师能够值得普利兹克奖这样的殊荣。
1979.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
1980. 路易斯·巴拉干,墨西哥
1981. 詹姆斯·斯特林,英国
1982. 凯文·罗奇,美国
1983. 贝聿铭,美籍华人
1984. 理查德·迈耶,美国
1985. 汉斯·霍来茵,奥地利
1986. 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
1987. 丹下健三,日本
1988. 戈登·邦夏,奥斯卡·尼迈耶,美国/巴西
1989. 弗兰克·盖里,加拿大/美国
1990.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
1991. 罗伯特·文丘里,美国
1992. 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
1993. 桢文彦,日本
1994.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法国
1995. 安藤忠雄,日本
1996. 拉斐尔·莫奈欧,西班牙
1997. 斯维勒·费恩,挪威
1998. 伦佐·皮亚诺,意大利
1999. 诺曼·福斯特,英国
2000. 雷姆·库哈斯,荷兰
2001. 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瑞士
2002. 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
2003. 约翰·乌松,丹麦
2004. 扎哈·哈迪德,伊拉克/英国
2005. 汤姆·梅恩,美国
2006.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巴西
2007. 理查德·罗杰斯,英国
2008. 让·努维尔,法国
2009. 彼得·卒姆托,瑞士
2010.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日本
2011.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葡萄牙
2012. 王澍,中国
2013. 伊东丰雄,日本
2014. 坂茂,日本
2015. 弗雷·奥托,德国
2016. 阿里杭德罗·阿拉维纳,智利
2017. RCR:拉蒙·比拉尔塔 + 卡莫·皮格姆 + 拉斐尔·阿兰达,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