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世界建筑(公众号ID:WA_magazine)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北京胶印厂改造——77文化创意园区,北京,中国
Reformation of Beijing Offset Printing Factory: 77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Beijing, China, 2014
建筑设计:原地建筑
Architects: Origin Architect
缘起
不同于798那些德国精英血统的雄伟工厂,蜗居在美术馆后街的北京胶印厂更像是个工业化的四合院,带着北京胡同的市井气息。几栋不同历史的工业楼房分别建于1960、1970、1990年代,除了层高稍高并无特别,但四面围合之间,曾经有过幽静的院落。可惜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原有产业陆续衰落停产,厂区也日益破败面目全非。管线老化裸露,闲置厂房被杂乱分割、零散出租,无序的加建使整个厂区拥塞填堵,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这次结合戏剧文化功能置换的整体改造行动,期望为衰败的城市肌体注入新的生机。尊重特有的院落历史情感,延展丰富的工业文化厚度,唤醒、激发内在的活力,成为改造策略的切入点。
手术
行动首先从针对性的局部切除入手,对导致整体淤塞的增生部分进行清理:东侧清除临时性私搭乱建,将杂乱的停车移出,留出安静的前院;西端拆除粘连在两座主体结构之间的简陋铁皮房,形成后院;进一步清理两侧部分被堵死的胡同,贯通前后联系,让多层次的院落空间和街巷重见天日。
激活/生长/立体街巷
一条独特的空间穿行体系,突破原始结构的束缚,引导原本传统的院落街巷线索自由、立体地流动生长。有时从地面庭院纵向迂回攀爬直上屋顶花园;有时以空中飞廊从一片屋面横向跳跃到另一片屋面;也有时果断切入室内或者地下,将阳光、空气和清新的自然引入内部空间。不再有枯燥单一的必经之路,交通动线演变成自由随意的三维游园小径,带动风景、室内外空间的互动。
厂区里原本无法到达、各自孤立的消极屋面,被游廊全面唤醒,演变为高低错落漂浮空中的花园。每个花园的高度、景观体验、到达方式各不相同,是立体街巷中的流动风景。随处可见的空中花园弥补了地面空间的不足,为每个内部单元都带来了亲近自然的机会,更创造了放松邂逅的交流场所,成为激发创新灵感的源泉。僵化呆滞的空间状态被破解之后,共同生长出多样性的丰富环境聚落,是最适合文化创意生态发展的土壤。
文化回归
多数厂房建于1970年代初期,墙体历经多次临时性的美化涂抹,已层层遮盖不见真容。如今通过一层层打磨,小心翼翼揭去装饰性覆层,让掩埋的历史真相重见天日。文革时期的砖墙裸露出来, 质地不均、施工粗放,但直率地传递着那个特殊时代的气息与记忆。老古董虽不甚完美,却胜过赝品伪饰的光鲜,拥有属于自己的尊严。
旧墙之上一系列的新增介入动作,都被刻意清晰地暴露在人们视线中,不假掩藏。因改造时的各自工艺不同,洞口有些有着刀具锐利的切痕,有的则残留敲凿的印迹、处于残缺与未完成状态。带着磨痕的不同年代老砖墙、紧贴浇注的加固混凝土墙、嵌入的钢梁、简约干净的玻璃,不同时代的工艺与材料界限分明地锚固在一起。如同锔瓷的钢钉,新与旧共同诉说岁月的变迁。
有悖于当前日趋精细的建筑方向,改造中采用了低精细度的材料、工艺和更直接的建造方法。钢材采用原始形状、规格,去除没必要的加工和装饰,以使每块材料的完整与独立性得到尊重。连接构造也尽量简单直接,试图展现出力量与本质的美。耐候钢板随着时间自然地斑驳锈蚀,与周围老砖墙默默对话。新建筑物已经开始融入到整体历史氛围中去,并使厂区深沉的工业气质得以进一步凝聚强化。
无所不在的剧场
如果说游廊体系是园区的动脉,那么仓库剧场就是园区里的心脏、活力与魅力的源泉。剧场在危房拆除后的原址新建而成,采用工业仓库式的建筑结构、厚重工字钢柱列和锈蚀耐候钢面板,时尚鲜活的戏剧场景与仓库厚重工业空间之间对比鲜明。而当夜幕降临或震撼一幕开启,仓库剧场朝向庭院的墙面将徐徐悬起,内部灯光人气喷涌而出,戏剧与文化生活不再受限于一个固定空间,活力渗透到园区每个角落。前院成为没有边界的露天剧场,巷道成为串场通道,屋顶和游廊变身为空中舞台和看台,老砖房上挑出的露台成为包厢……演员与观众的界限消除了,文化与生活的隔阂消失了。整个园区成为无所不在的开放剧场,进而与更广泛的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入口
入口是不同空间之间引导、联系、调节的关键性节点。如果说日本茶室刻意压低尺度的入口,是以对通行的阻碍和压迫来形成仪式性提示,那么三峡大坝气势恢宏的泄洪入口及喷礴而出的泄洪景象,则诉说了两侧空间冲破压抑阻隔、走向连通汇聚的强烈渴望。77剧场的大门入口则明显与后者同类。这里没有固守传统建筑设计领域中广获认可的设计手段,而希望调动当代工业所具备的能力与潜力,对常规建造形成冲击,并给以重新定义。它不像通常入口那样附加一系列新增的局部处理,只是粗暴地直接从建筑体上切开一整面墙来达到目的。传统入口的门、墙、雨蓬等多种要素被精简整合成为一个元素,甚至是一个机械,并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得以同时实现。由于门扇的尺度以及独特开合方式,它的变化过程和结果给双侧空间带来巨大的扰动,直接触动人们对空间变化的感受。机械建构和张拉的细节都以一种直接性的粗犷方式暴露着,传递出对原初力量的崇拜。功能性的连通与调节行为自身成为了一种行为艺术,剧场因而带有了艺术装置的含义。□
项目信息/Credits and Data
项目地点/Project Location: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Backstreet of Art Gallery,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主持建筑师/Architect in Charge : 李冀/LI Ji
设计成员/Design Team: 张慧,廉辉,王静/ZHANG Hui, LIAN Hui, WANG Jing
设计时间/Design Time: 2013
施工时间/Construction Time: 2013-2014
面积/Area: 13,000m2
材料/Material: 耐候钢板/Corten Steel
摄影/Photos: 夏至/XIA Zhi
评论
何可人:北京胶印厂改造后称为77文创园,是美术馆后街一抹亮色,都市实践工作室就在此处办公。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对城市环境肌理的尊重,从朝向东边的街道转角只是一个低调的开口,仅仅立了块牌子,没有所谓的大门,围栏、车挡和保安等不近人情的“控制性的标配”,代表了一种都市开放性空间的态度。内部以剧场为中心,围绕着周围厂房改造的办公楼形成几个安静的庭院;充分利用高低错落的楼层,用各种廊道将屋顶相连。在这里工作的人,甚至周围的人也可以舒适地穿过这些庭院到南边和北边的出入口,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到楼顶上看看一些机构在此处的都市种植实验田。锈钢板为主的材料运用体现了曾经的工业特质,保留的烟囱成为整个园区的垂直元素,和水平布置的楼层和连接屋顶的廊道构成平衡。
青锋:锈蚀的沉重铁门通过抬升与折叠的方式打开,显然不是最常规和便利的开启方式。悬挂在半空中的铁板制造出压迫性的危险感,几个板块的错动拒绝任何的妥协与模糊。与这种厚重相对应的是提升与折叠机械的复杂与完备。复杂的构件能够多少消除外部观感的不稳定性,而红色条带则将力的传导如教科书般地传递给观众。如此操作自然不是多此一举。任何材料都有其特性,原地建筑的这扇大门典型性地体现了钢铁这种材质的沉重、可靠以及精细构造。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业消耗品,而是另外一个可以被不断发掘的领域。
中英全文及更多图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712期P78-83。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