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Up8经典教程》序言
我与韩兄素未谋面,但总有相识恨晚的感觉。与韩兄相识,是在Google SketchUp 中文官方设计论坛(SketchUpBBS)上。因为韩兄是管理员,我自然认得;而我经常发帖,估计早被他注意到。今年年初,韩兄联系到我,说他正在编著一本关于SketchUp8.0的书,叫我写一个章节,从“工具—思考—设计”这个角度来探讨SketchUp的软件特点。这是一个有较高难度的论题,虽然学界业界研究使用SketchUp多年,但未见对此有过系统性的明确性的思考论述。刚好我对此有过思考,并在论坛零星的表达过一些观点。所以我就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应允了下来。有感而发,发而中的,这是我写书的态度。但事实上,头脑里有观点是一回事,把观点很有逻辑的很有系统的表达出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完成拟定章节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反复下笔,反复修改,而且这些只能在业余时间完成。这些就构成了我和韩兄的初缘,也构成了我和这本书的初缘,更构成了我和广大读者的初缘。当然希望这是良缘。
今年四月下旬,韩兄又联系到我,说书已基本定稿了,希望我能给书写个序。对写序,我是有迟疑的,毕竟我工作不久,对软件、对设计、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和认识是有局限的,怕写不好,误导读者。韩兄坚持说我就是合适人选了。我想一个年轻人就应该有担当有信心,自己多年来奋斗在SketchUp设计的第一线,是有发言权的。所以我就把写序这事答应下来了。为了不辜负韩兄所托,更重要的是,让读者读到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客观辩证的文字,我在工作之余做了一些工作。一是重新查阅了当今流行设计软件的相关资料,二是认真阅读了书稿的内容,三是和同事朋友讨论了若干SketchUp设计问题。当然,由于本人学识和水平极其有限,以下的内容,为抛砖引玉之论,力有不逮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一、“可视化设计”与“信息化建模”是当今设计软件开发的两大主线和方向。
近十年来,各类设计软件层出不穷,给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大大拓展了设计人员的视野,有力提高了设计行业的效率。但软件太多,也会给设计人员带来困扰,不知道何种软件更符合当今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自身职业生涯的提升。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对这一直保持着关注和思考。在此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可视化设计”与“信息化建模”是当今设计软件开发的两大主线和方向。事实上,这两大主线和方向不是软件领域自身能决定的(毕竟设计在人而不在软件,软件只是一种工具),而是设计行业的客观规律和设计人员的内在要求决定了软件的开发时机与流行程度。所以这两大主线和方向反映的是设计行业的发展潮流,或者说设计行业的发展潮流就是“可视化设计”与“信息化建模”。 “可视化设计”与“信息化建模”在软件开发和实际运用上可能会有交叉,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明确分野。 “可视化设计”偏向方案设计范畴,强调“所见即所得”。在这里,“设计”不仅包括设计实体本身(譬如体量、比例、色彩、材质等等),还包括设计外在表现(譬如场景渲染、动画虚拟等内容),因为后者会影响前者的设计方向和修正程度。“可视化设计”是面向设计师的,面向设计过程的,面向设计成果的。由于可视化平台的实时性,这三者其实是一体的。这种“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流程无疑是最大程度符合设计师的创作规律的。在这个意义上,“可视化设计”是主观的,适合用于方案设计。代表软件为:SketchUp、Lumion等等。 “信息化建模”偏向工程管理范畴,强调“所建即所是”。信息化的本质就是“真实属性的数字虚拟”,认识到这点才能说进了“信息化建模”的门。现在很多人理解的“信息化建模”就是平、立、剖面可以关联修改或同步完成,或者就是模型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建筑内容(包括空间分割、围护结构、家具布置等等)。这样的理解都是不得要领的,只会走弯路。“信息化建模”是面向已建或拟建建筑物的,它追求的是是否如实的描述了对象及其变化过程。这种“所存即所建,所建即所是”的真实描述,关键就在对“物理属性”的数字构建。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建模”是客观的,适合用于施工图设计、工程设计、建筑全周期设计。代表软件为:Revit、ArchiCAD等等。 以上的观点是我在工作过程中对设计软件的一些思考和判断,在逻辑形式和论述内容上还是有欠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可视化设计”与“信息化建模”已经逐渐成为当今设计行业和设计软件的两大主线和方向。 这本关于可视化设计软件SketchUp的书籍正是在这种行业背景和认知理念下写成的,希望读者们在学软件的同时,也能认识和深化这种理念,毕竟在这个计算机时代,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不仅要懂设计本身,还要懂软件(工具),两者互相促进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设计水平。
二、本书的编写理念、章节结构。
如上所述,本书总的行业背景和认知理念就是:“可视化设计”已经在行业当中成为方案设计的主流方向。除此之外,本书还处处体现出这样一个理念:形而上与形而下并重。我认为这是很合时机的。虽然SketchUp进入中国将近十年,但大家对它的讨论多停留在具体的工具命令与操作技巧上,无疑这是形而下的东西。当然这是软件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了这些,软件本身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本书也花了大量篇幅来介绍探讨软件工具命令与操作技巧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SketchUp作为一个设计软件,一个被赋予太多创作色彩的软件,如果我们能在熟练掌握形而下的工具、命令、技巧的同时,还能理解软件一些形而上的特性、思路、理念,那肯定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运用软件,更有助于我们把软件和设计结合起来。很高兴的是,本书开始尝试这些论题了,相信读者肯定能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 本书是以SketchUp8作为论述版本的。我认为全书可划分四个部分。第一章可独立成为一部分,主要引导读者认识SketchUp的“工具—思考—设计”特性,并介绍了SketchUp8对运行环境和电脑硬件的知识。 第二、三、四、五、六章作为一个部分,主要深入的介绍了SketchUp8的操作界面、基本工具、基本命令、动态组件、插件等等。这是很多关于SketchUp书籍会论述到的内容。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虽然大的架构并没有重大的突破,但认真读下来,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首先,在介绍工具命令“是什么”、“怎么操作”的同时,还会探讨一些“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以助于读者发散思维,能创造性运用这些命令。其次,本书汇集了很多以前没讨论过或没解决的工具命令问题等等,我在读下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技巧我是从没注意到的。再有,由于本书以最新版本SketchUp8作为论述对象,也带来了一些新东西。譬如实体工具栏等等。而且,关于动态组件、插件的讨论,也是很精彩的,相信少有书籍涉及到。 第七章可独立成为一部分,主要探讨“如何让你的SketchUp跑得更快”。这是很有特色也是很有必要的内容。有些设计师认为,我会做设计即可,不需要会使用软件,我以为这是很落伍很懒惰的想法;同理,有些设计师认为,我会使用软件即可,不需要懂软件怎么运行,我也以为这是很落伍很懒惰的想法,至少他们未必真的会使用这个软件。特别是SketchUp,可能是先天不足,对硬软件的要求较高较特殊。在有限的软硬件情况下,能让自己的SketchUp跑得更快,是很多设计师的梦想。事实上,这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创作思维的连续性,把软件的设计特性发挥到更大。 第八、九、十、十一章作为一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的案例,有不同的专业人士编写,相信读者能从其中领悟到实践的真知。
三、读者应如何最有效最大限度的利用本书。
编著者出一本书,肯定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消费者买一本书,肯定也希望从中写到更多的知识。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应该如何最有效最大限度的利用本书。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不仅是初学者,所有的SketchUp爱好者都可以一读。因为如上所述,本书不仅介绍了一些形而下的东西,也探讨了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初学者读了,肯定会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来学软件,肯定会领悟得更快更好;中高级用户读了,应该也会得到一些新的信息,以促进自身对软件的理解与发散性使用。 其次,一本书是解决不了你学习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的,要多参考其它书籍,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理解,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SketchUp。我在大学读书时,碰到问题,我会找几本书来看,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印象,二来可以挖掘更多细节,三来可以领略到不同作者的风采。我想这本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每个读者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发现一本书不够时,能多看几本书。 再有,不要以为按着书上写的东西看,就能学会SketchUp了。任何设计软件都是实践性的软件,在看书的同时,一定要多练,硬着头皮练,而且不能急于求成。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程度与他本人的境界高低是成正比的。当你的SketchUp水平不够时,就很难读懂一些精到独特的理念探讨和技巧介绍,即使看到了,也未必能马上运用到设计实践上。当一个问题看不明白时,多结合实践多看几遍;或者跳开这个问题,看下一个问题,等过一段时间,自己对SketchUp认识加深了,再看,就可能明白了。这可以说是一本词典型的书籍,很多问题都涉及到,读者要多看多翻多思考多实践,相信每次都会有新感悟新收获的。 本来还想多说几点,但为了避免误导读者,毕竟看书习惯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希望以上几点能帮助读者们最有效最大限度的利用本书了。
本书的序言到这就快到尾声了。最后,我想说几句,本书的编著者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设计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者事业,没有一个是以出书为业的。他们为了分享经验、推广SketchUp这个软件而走在一起,我相信这是一群有理想有担当有才华的年轻人。 末了,以一个小插曲结束我的序言。年初我在写SketchUp“工具—思考—设计”特性这个章节时,一个同事问我,“你写这些东西,是不是可以得到报酬呀?”我说,“我没有想过这些,我只是热爱SketchUp而已,能写点关于SketchUp的东西,是我的志趣,也是我的荣幸。”
梁有勇
2011年5月写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