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构文化 竞赛主题:数字时代的旧城更新
2015 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一、竞赛主题与背景
我们城市的历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然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却最多只有百年。在这时间长河和短暂生命的对比中,人与城市结成牢不可破的共同体。城市记录着过去那些人的生命和生活,让那些曾经存在的痕迹不至于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亡,同时也承载着今天每个人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其中的城市空间。正是一代一代人的生活赋予城市以厚重感,他从未停止地缓慢地变化着,适应着同样不断变化的生活。这就是长久以来人与城市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城市,许多人无处安身;没有了人,城市将没有灵魂。 旧城是城市的本源与核心,是城市的年轮与记忆容器,是城市的生活体系与价值观,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面对摧枯拉朽的拆与迁,我们将何去何从?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数字时代,技术的进步一日千里,我们将如何做,才能让城市的生命继续延续,活力永存,真正实现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赞助单位: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三、参加者要求
1、本次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以1~6人结成小组自愿参加,每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建议每个学校指定1名教师负责竞赛活动的联系、组织及指导。 2、所有提交作品须使用Autodesk RevitArchitecture软件形成建筑信息模型,并使用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或GBS(Green Building Studio)软件对所设计的建筑进行性能模拟与分析。 3、欧特克为所有参赛者提供大赛所需要的软件,需要者到欧特克学生设计联盟网站注册,即可获取Autodesk 相关免费软件下载。 4、学校实验室使用相关软件可通过向Autodesk申请获得,具体申请流程联系Autodesk中国教育项目相关人员。
四、题目要求
1、设计目标与选址 本次竞赛不限定基地的范围,参赛者可以任选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旧城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特征与问题,通过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建筑设计或城市设计,达到让旧城空间更适应现代及未来生活的需要,使旧城中生活工作的人们也能享受到数字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安全、舒适、便捷,同时保有旧城传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焕发新的活力。根据所关注的问题来决定具体的设计基地以及形式,分散集中均可。
2、设计内容 本次竞赛要求设计者认真观察、调研你所熟悉或感兴趣的城市旧城区,了解普通人的生活。 三个关键词:老人、儿童、外来民工。 可任选其一,也可都选。请你为他们设计一座不超过3000平米的公共空间,一个积极介入并影响旧城普通人生活的公共空间,以弥合旧城中现存的各种问题。 本竞赛鼓励参赛者针对现象展开实地调研,关注基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提炼相关数据,运用可量化的分析手段,综合建筑学和其他相关知识展开设计过程。 在整个研究与设计过程中,鼓励和提倡各种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设计方法的结合和创新,以达到提升旧城活力、改善旧城环境、发扬旧城传统、鼓励人对于城市空间的积极参与,塑造面向未来开放互动的新型城市空间的目的。
3、竞赛要求 1)、参赛方案应立足于调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体现出研究型设计的特点; 2)、设计需要注意设计策略的适宜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关注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联,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强调时间进程影响下旧城空间的变化,增强城市空间的活力。 3)、参赛方案应满足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和规定。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设置残疾人坡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厕位、电梯等; 4)、为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参赛方案中可用文字说明所选基地的区域,但勿出现真实的城市名称、道路名称和建筑物名称,必要时可以虚拟名称代替。(中国分为5个建筑热工分区:严寒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和东北北部、新疆北部、青藏北部;寒冷地区:华北、新疆和西藏南部及东南部;夏热冬冷地区:长江中下游,即南岭以北、黄河以南。夏热冬暖地区:南岭以南及南方沿海;温和地区:云贵西部及四川南部)
4、评比标准 1)、参赛作品须符合本竞赛的“竞赛要求”; 2)、倡导在研究基础之上的有深度的设计; 3)、鼓励体现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意识的原创设计; 4)、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考城市、建筑与人的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现绿色建筑技术、地域生态特征和可实施性原则。
以上为研讨会文件的部分文字, 强烈建议下载以下完整文件详细了解:(点击即可直接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