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竹建筑·竹生活高峰论坛”在无锡大剧院圆满落幕
11月29-30日,第一届“竹建筑·竹生活高峰论坛”在无锡大剧院成功举办。活动迎来了600余位研究竹材方向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高校学者、竹产业及竹材技术专家,通过跨行业的产业论坛,促进了相关领域人士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发了行业关注。论坛同期还举办了“UED建筑品谈:无锡大剧院”及“CBC Talk:佩卡·萨米宁 对话 方海”。
本次活动由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和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和中国竹产业协会竹材利用专业委员会支持。《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主任彭礼孝先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同时,作为项目甲方代表的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无锡大剧院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范春雨先生和项目材料企业领导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先生分别就竹材的应用、项目的落成发表了致辞。
论坛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竹技术专家张齐生先生,芬兰知名建筑师、无锡大剧院主创设计师佩卡·萨米宁先生,曾参与何陋轩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黄一如教授等国内外知名竹专家从竹技术、竹结构、竹建筑设计、竹室内设计等角度解读这种具有东方气质的材料。
[UED建筑品谈:无锡大剧院]
11月29日下午,“UED建筑品谈:无锡大剧院”正式开始,由竹质墙面围合的无锡大剧院小剧场座无虚席。无锡大剧院主创设计师佩卡·萨米宁先生以“寻找无锡大剧院中的形式与材料”为题,详细介绍了无锡大剧院的设计理念。萨米宁先生偏爱自然材料,认为自然形式中所包含的结构形式不但非常优美,还能带来非常多的灵感,无锡大剧院的最初灵感就是来源于他工作室花园中的植物。而在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研究的事情除了钢翅膀,就是竹子的运用。整个项目从地面到墙面,从座椅到门把手,从面的尺寸到力学曲线的结合,无一不流露出萨米宁先生对这个项目的精心设计与材料应用上的创新。随后萨米宁先生带领现场嘉宾和观众参观无锡大剧院并进行讲解,并在参观结束后,展开了两场关于“竹”的研讨会。
第一场关于“形式与材料”的研讨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器空间建筑工作室(第七建筑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曹晓昕先生担任主持。研讨嘉宾周鉴部长、刘恩芳院长、林海董事长、方海教授、苏昶副主任围绕项目的团队合作、材料运用、施工技术、提升空间等进行了讨论,最后几位嘉宾分别用一句话形容了未来竹建筑的状态——周鉴“无锡大剧院在竹材上面是世界上的创举,我相信未来竹材的应用会做得更好,会超越这里”。刘恩芳:“让竹材料使我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也希望为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工厂越做越好”。林海:“绿色可持续的视野一定有未来,设计师一定是我的好朋友”。方海:“竹子这种材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物质双重象征,未来会给跨界设计带来无穷的灵感”。苏昶:“希望竹建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把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包括对自然的认知带回到整个建筑界”。
第二场关于“空间与构造”的研讨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副总建筑师曾群教授担任主持。研讨嘉宾李保峰院长、崔岩老师、陈浩如教授、王刚老师围绕竹材的本源特点、创新应用、可持续发展、实用性、文化象征、工业化,以及传统材料的现代化应用和创新构建等进行了讨论。王刚:“在后工业化时代里,信息化时代里,我们同样能找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精神上追求”。陈浩如:“两年以前我们开始做竹子家居的时候还没有发现这么多同行,希望这能形成一种思潮,形成一股力量,我们从竹开始,以材料本身作为一个思想点出发”。李保峰:“从生态建筑的角度,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使用包括竹在内的可再生、可生长材料。从建筑师的角度,我呼吁当代基于竹特征的建构性表达”。崔岩:“建筑师最高境界是做空间,空间里面有很多元素,材料作为重要元素之一,竹材料又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它的前景很大,它能使做空间的人更好的回归建筑性”。
[CBC Talk:佩卡·萨米宁 对话 方海]
11月29日晚,“CBC Talk:佩卡·萨米宁 对话 方海”如期举行。芬兰著名建筑师佩卡·萨米宁先生首先发表了题为“材料、结构、私密空间”的演讲。从他的家和工作室,到他在中国超大尺度的建筑实践,对比了中国设计和芬兰设计的不同。萨米宁先生表达了他对竹材的喜爱与关注,以及对现代工艺竹材发展前景的展望。萨米宁先生表示,他在设计中常常会从自然形态中获得关于形式与结构的灵感,而对材料的关注则是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后,萨米宁先生与曾在芬兰学习、工作多年的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方海进行了对话。两位从竹材开始,讲述了佩卡·萨米宁先生与竹子相遇、相识、相知背后的故事,并探讨了作为建筑师对材料、结构和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未来发展,对传统做法的工艺和现代做法工艺的评价,以及对有机形态和结构的关注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并在最后佩卡·萨米宁先生总结到“只要我们能够非常紧密地,开诚布公地,用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交流和沟通,最终都能找到解决方式的。”
[竹建筑·竹生活高峰论坛]
11月30日早,第一届“竹建筑·竹生活高峰论坛”拉开帷幕。材料是实现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手段,材料可以丰富和启发设计师的创作思路,许多新型材料的运用或者普通材料的再造为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近年来竹材这种古老而具有生命力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的价值被重新发现,竹材环保低碳,加工性能良好,已越来越多替代木材广泛的运用建设行业。“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谦逊的竹气节到现代化的竹产业,竹材对于建筑、景观、室内被给予了怎样的使命。这次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竹材专家、学者、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围绕建筑、室内、构造、材料、产品等诸多方面探索这种传统材料的新用法,挖掘设计和材料之间更多的可能性,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演讲。
首先由张齐生院士发表了题为“走进竹子,认识竹子”的精彩演讲。张齐生院士是我国和世界竹材加工利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先后开发成功车厢底板用竹材胶合板、建筑用竹材胶合模板、竹材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木复合层积材等系列产品,为竹材加工利用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发言中,张齐生院士全面介绍了竹子的分布、分类、特性等知识,以及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竹材利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思路和技术突破,同时展示了他的团队对竹各项特性的研究数据,对建筑实践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Peter Lynch(彼得·林奇)先生以“竹材与空间”为题,分享了他关于竹结构的大量研究成果。彼得·林奇先生对竹材建构情有独钟,研究竹材达十五年余久。演讲中他不但介绍了他多年来对竹子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展示了他对于竹子节点的创作和设计以及世界各地各种著名的节点系统。他认为竹子不单具有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同时由于竹材的建造是相对纯粹的,所以竹材的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实验室的案例。同时他还介绍了世界各地对竹子具有历史意义、具有启发性的竹建筑,以及他眼中的中国“竹文化”。
曾参与何陋轩设计的黄一如副院长以“方塔园何陋轩与竹”为题,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冯纪忠先生生前的最后一个作品——方塔园何陋轩。方塔园是以方塔为中心的园林,它是一种现代与古典建筑相融合的环境。方塔园的场景到今天来看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这里面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并没有追求通常规划设计中的统一风格。在演讲中他提到冯纪忠先生在最后的二十年左右,一直研究中国园林史,并总结出“势”、“独立”与“趣与道”这三点。并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来理解竹子在表达一个人意念的时候可以做到的极致。
肖岩院长以“现代科技重新唤起我们的竹情结”为题发表了演讲,总结了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研发现代竹结构方面的体会和研究进展。通过碳足迹和能耗的全过程分析,总结了现代竹结构的环保优势。他认为竹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精神,但是我们对于这种文化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传承,应该基于现代技术的传承。所谓的现代技术是基于力学、材料学、实验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同时包括建筑学里面对的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信息等理论。再有要有现代化的施工方法,同时要有运营、监测、检测和管理体系。
单踊教授以“曲直之间——记一次建筑学院的教学实验”为题,介绍了带领学生进行竹实践的过程。由对比两座风格迥然的竹建筑开始,提出关于竹建筑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而对比竹、木结构之间的不同,竹加工方式之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竹材料、结构知识的研究调查、教学、参观,带领学生们完成了竹的课堂实践。
赵辰副院长的演讲题目是“工业化竹材,应该真正提倡的生态型建筑用材”。在赵辰教授看来,合理地在建筑中应用竹材将是意义深远的事情,已经在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已显示出巨大潜力的工业化竹材,是我们应该真正提倡在建筑实践中大规模应用的生态型材料。我们现在用竹材是因为可持续发展,但不能忽略这里面的“发展”。竹文化曾是我们的历史,我们为此可以骄傲,但是不能走回头的路,我们今天要的是具有发展的竹文化,所以只能往前走才是思路。
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先生讲述了他对“竹材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独到见解。林海先生首先为我们讲解了绿色材料和可替代资源,以及他在创业过程中对竹材的一步步的深入了解,详细介绍了大庄集团从竹林场抚育到竹材研发,竹材工业化生产以及产业推广为一体的产业链。对创新技术的不断研发使大庄攻克了一个个的难题,完美呈现了竹在无锡大剧院、西班牙马德里机场等项目中的大量应用。
梁建国先生从中国式的生活为角度发表了以“制造·中”为主题的演讲。介绍了北京北湖九号、上海万科第五园余社会所、郑州中原会馆等同竹一样内敛而富有禅意的建筑和展览设计。梁总觉得谈材料要从生活的角度开始,从竹的生活、中国式的生活,从精神层面开始,但最重要的就是设计的态度。做设计的时候不能将自己看做设计师,而是要用中国人的思维去创造更大的附加值,做生活必要的东西,设计是永远离不开生活和美的。
葛千涛先生以“场所精神,乡土建设”为题,通过一部动画短片生动还原了全球第一个在地竹建筑双年展——中国龙泉“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的现场。他觉得今天的建筑师过于追求宏大的叙事,这样很多建筑师反而是失败的。如果你特别尊重当地的一草一木的情感,其实就会做出非常好的建筑。所以场所精神是每一个建筑师,每一个做规划的人,包括做策展人特别要追求的。另外他还认为可持续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智慧,而在乡村更需要做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发展。
在精彩的演讲结束之后,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赵辰教授主持的“竹建筑·竹技术”,邀请了王戈副处长、黄一如副院长、沈立东先生和张应鹏先生参与了对话。几位嘉宾分别从技术到生活,谈到竹文化的现代表现以及竹子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前景。王戈副处长认为有许多建筑师提到希望在建筑中体现原生态特征的竹子,但是竹子的自然生长属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对竹材的利用是承担了产业的利用,如果仅是竹材、原竹利用的话,可能对这个产业影响就太小,我们要用先进技术把竹材加工成可以在建筑商利用的材料。黄一如副院长认为竹和木完全不一样,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就像它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独立的。竹如果要往前走就必须要突破观念的东西。另外,建筑师都是效果控,从效果的角度来讲,竹子是有表情的,竹子说出来的话跟木头说出来的话是两样的。沈立东先生则认为竹材料在室内发展余地很大,但这需要一个实力很强大的生产企业和设计师、艺术家结合。竹子是文化的体现,也是和人交往最亲密的体验。竹子上墙的技术很关键,要发挥竹子纤维的特点,也许可以和设计师合作,将其变成工艺品、艺术品上墙。张应鹏先生认为尤其是在中国,竹子作为文化很重要。现代工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觉得最终解决的人类危机不是生存危机,而可能是精神危机,而精神危机不是科技能解决的,它可能是人文才能解决的,所以文化是最终拯救人类的唯一出路。那么在竹子的利用、运用上,除了技术之外,更应该重视挖掘它的人文特征。赵辰副院长最后总结道:从工业设计到建筑设计一样,都需要经过一个“抄”的过程,从哲学上讲,特殊性要在普遍性之中才能显示,没有达到普遍性不可能做到特色,所以建筑设计要在一个普遍的基础上,再去追求特色才能拥有健康的生命力。
至此,第一届“竹建筑·竹生活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演讲嘉宾:
无锡大剧院项目团队
建筑师
佩卡·萨米宁 芬兰著名建筑师,芬兰科学技术学院院士,中国室内设计协会竹材推广大使,PES-Archhitects创始人兼合伙人
甲 方
范春雨 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教授级高工,无锡大剧院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
周 鉴 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建筑部部长,教授级高工,无锡大剧院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
竹材专家
张齐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竹产业协会副会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Peter Lynch 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Lynch+Song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总监
王 戈 国际竹藤中心产业处副处长,国家竹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肖 岩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林 海 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知名建筑师
刘恩芳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曹晓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器空间建筑工作室(第七建筑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
曾 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副总建筑师
崔 岩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张应鹏 九城都市主持建筑师
王 刚 都市元素(北京)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裁、主持建筑师
苏 昶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原创工作室副主任、所副总建筑师
学者
黄一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 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保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单 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教授
彭礼孝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主任
方 海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方-洪科宁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陈浩如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陈浩如设计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知名室内设计师
沈立东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建国 北京集美组执行董事长、创意总监
葛千涛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创始人,上海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创始人,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策展人
以及《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女士,和来自著名竹乡的政府领导、产业协会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院院长、企业家等。
无图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