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4月2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艺术工作室、《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的“艺术介入建筑,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对话”暨“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系列研讨活动在浙江美术馆举办。本次研讨会以研究和反思为目的,在潘公凯艺术创作与建筑创作理念“生成”与“营构”这两个关键概念下,进行了有针对性和有深度的对话。活动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柳青女士主持。 潘公凯:建筑师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成的,这样的建筑是“有机建筑”。这个建筑一定要让人感到是在这个特殊的、独特的环境和独特的文脉当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格格不入的硬性安排的非自然的存在物。 首先,建筑主要是为了实用的,所以强调建筑的“营构”必须服务于功能,同时还要考虑造价和施工的可行性。第二,建筑的空间效果要丰富、要奇特、要多彩,同时,必须要舒适,要合乎人性。生成和营构是一对矛盾。生成的强调是因地制宜随机自然,要使建筑物和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环境高度的协调一致,而营构是在功能形式方面的匠心经营,是设计师在对这种功能要求做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结构方式尽可能的来满足功能需求的这样一种理性的建构和施工建造。所以生成和营构二者有矛盾,但是却又不对立,它们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满视野”是指观者所处的视野范围内360度建筑风格应当统一,通过建筑“风格强度”统一的视觉感受,让观者能够处于一种文化氛围之中。利用这种城市规划理念,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 建筑与艺术的通感 程泰宁:我认为不仅对于艺术家来讲是重要的,对建筑师来讲也同样重要。建筑必须遵循艺术,包括文化、包括雕塑,甚至包括跟其他跟建筑无关的东西,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性。“通感”只是一种观感,这个词还存在局限性,“通感”是指在万物之间的一种联系。不光要学建筑,甚至对文学、对其他科学都要有比较好的理解。通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建筑和艺术的话题,应该跟很多东西进行跨界,在这个问题上就找到比较好的切入点,思路就能变得开阔。跨界不光是艺术跨界,只有通过跨界,创作才会真正有生命力,有真正的创新。第二,中国的建筑评价标准好像在不断地变化,创造性思维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在无标准的情况下单方面引进西方一些美学概念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好的。在吸收西方艺术的优秀元素时,也应有自己的体系与标准,在此基础上融进西方的美学概念。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艺术如何发展,建筑如何发展,基本的东西还是要有标准的。 建筑和艺术是一个对话的状态 朱小地:何谓艺术,何谓建筑?我个人感觉建筑就是艺术的一部分,建筑和艺术永远是一个对话的状态,永远保持着关联性。把建筑从过去的观点中抽离出来,提升到精神层面来看待,否则会使讨论陷入一种宽泛、纠结的状态。建筑行业,可以分成几大类。一类是靠专业的技术来支撑的创作活动,这个往往是规模比较大、功力比较复杂、完成度比较高,也可能是以一个建筑市场营销活动的完成来获取更多的效益。例如,建筑企业经常会以产值和规模来论英雄。然而,只有把建筑提升到精神层面去讨论,才有和艺术对话的可能性。潘院长是以中国传统水墨材料实践非传统水墨,充满视觉张力的作品中又饱含了东方情怀。 重新认知建筑与艺术的新途径 崔彤:对于潘院长的展览可以用“大”、“和”、“长”、“动”、“空”来总结。首先,最直观的认知是“大”,潘院长超越一般尺度的绘画是大智慧大融合的呈现,“大”的蕴含着宏观的价值,是一种气度的显现。最终的大设计系统应该是融合贯通,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一般,在实现通感的融合后收获宏观的价值。“和”指建筑性与艺术性的一体化,建筑和艺术和而不同,已超越了共同体的概念。“长”体现了时间的空间化。这种抽象物质的具象化,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气质。西方艺术擅长表现片段,而这种不间断的连续的时间变化,是很难在西方艺术中表现出来的。“长”的概念对建筑师来说是非常丰富的,对建筑界的活动有一定启发。“动”,体现在影像的运用上,然而影像的变化只能眼见而不能耳闻,又包含着一种以静制动的感觉。“空”着重体现在建筑与艺术设计中留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在建筑中由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当中副形的空间来呈现。 在参观完这些作品之后,可以感受到中国文人的基因在并不排斥西方文化的情况下实际上是跟它的一种对话,而这种对话最后变成了很独特的精神结构。这种精神结构让潘院长呈现出来的东西,对我们建筑师也好,画家也好,有一个重新认知建筑与艺术的新途径。 创作状态的养成 吕品晶:潘院长适应自然的自在而非功利性的创作状态、自由的创作过程、自律与自信的创作态度等艺术家素质的养成。自然状态包含了所谓生态、有机的观念;自在的创作状态,意味着创作时出于兴趣,出于一定空间,而建筑主体自身并无过多责任;自由的创作状态,即不受任何观念约束或者任何的规范制约的自由意志的表达,它是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与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以及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融会贯通的创作的过程;自律的创作态度,强调的是符合建筑创作规律的艺术创作;自信的创作态度,强调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我认为中国的文化根基是中国艺术未来发展的非常丰厚的素养。 建筑和艺术面临着现代性的问题 李翔宁:在很长的时间里,建筑师和艺术家互相之间都有释放的欲望,很多建筑师做一些装饰。同时,很多艺术家会去做一些建筑。艺术家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为了体现空间、形式感可能剥离具体的功能,这是一个现实艺术向传统艺术转化的过程,把建筑变成了一套纯粹的形式主义,从而使建筑变成一种观念性、形式上的建筑,这体现了艺术家和建筑师对建筑的不同态度。另外,建筑和艺术都面临着现代性的问题,在全球化趋势下与西方主流现代性的席卷下保持个人风格与地方传统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领域与建筑领域的现代性是同样显著的。面对西方现代性的侵蚀,与坚持地方传统的重要性相似,个人风格的坚持可以作为对来自西方主流的现代性的一种抵抗,也可融入现代性当中,甚至改变西方的甚至全球的现代性。 建筑师应做好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蒋骥:建筑师看似掌握着业主的资金、大量材料和建造空间,但是远不如艺术家掌握的笔墨和时间。相较之下,艺术家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从建筑家角度来反思艺术性的缺失,包括城市的“千城一面”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城市面临着人口膨胀问题而城市化进程过快,我们操之过急了。传统的建筑教育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而当前的教育界面临着建筑和艺术渐行渐远的问题。从作品和产品来看,它们关注更多的也是建筑价值,而忽略了艺术价值。建筑师应该要站在自己本质的位置做好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关于建筑师是从正常途径还是用直接构造方式去设计一个建筑的问题,二者皆可。在大量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对于不同对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能够在相对自由度比较高的空间中进行自由创作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可以调动一些施工资源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考虑采用新方式,摈弃学校课堂里学到的传统方法,真正回归到建筑师应该有的思维状态。 研讨嘉宾 l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人 l 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l 朱小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l 崔 彤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l 温宗勇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院长 l 吕品晶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 l 李翔宁 知名建筑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l 陈展辉 马达思班创始 合伙人,思班机构 创办人,CBC建筑师艺术馆 艺术总监 l 方振宁 知名建筑评论家,策展人 l 阳作军 原杭州市规划局局长,现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l 蒋 骥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