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志》读后感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我国各代素无客观鉴赏前人建筑的习惯。隋唐没有对秦汉旧物加以重视或保护,北宋对唐建,明清对宋元遗构,都并未加以保护。古人百艺,皆传于书,独无传造园者,因为园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法则,不能具体的传授。吾人当其衰末之期,唯有爱护一草一椽,勿使为时代狂澜,一朝尽卷以去也。 《江南园林志》前三章为造园,假山,沿革,沿革是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造园为造园之能者,之境界等的介绍,假山是叠石之能者,之发展等的概述。 一、沿革 园林出现雏形为帝王之离宫别馆,例如秦汉上林,楚章华台,但这些仅用于娱乐,并未有风雅之用途。 然后相继出现了曹魏的芳林园,南朝宋的乐游苑,齐的新林苑,隋炀帝的平乐园 ,唐的芙蓉园和杏园。园子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风格也有所不同,其中以东晋最为风雅,唐之后愈发世俗,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包含了出世的意味。 宋徽宗营建艮岳,规模之大,只有清朝颐和园能媲美。元造园上都、修万岁山于大都,明西苑,清热河、圆明、长春、万春三园,后倾一国之精华,建颐和园。颐和园两毁两建,仁寿殿为中心,谐趣园依畅春园手法。 二、造园 造园三境界:疏密,曲折,对景。 造园要素:花木池鱼(自然),屋宇(人),叠石(过度)。 园子类型:祠园,墓园,寺园,私园。 园林贵在自由灵活不对称。 “舫”为园林中最富有情趣的建筑物,例如苏州怡园画舫斋,深至园里,小巧紧密,面临曲山假水,有清养读书的意境。以读为冶,铸魂阳魄,是个人生命的一种拓展。厅堂,藻井的装饰令园生机勃勃。门窗,如不了窗,风窗,窗的形式使移步换景成为可能,出名的有苏州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廊,为园林的基本木构架制,分隔庭院,连接厅楼,遮风挡雨,调节游园路线,变化园林景物。墙,如云墙,漏砖墙,白粉墙,磨砖墙等,增加了园林的趣味。铺地,有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等,“路径寻常,阶除脱俗”。“園”,“口”为围墙,“土”为屋宇平面,“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前似石似树,正是对上述元素的反映。 三、假山 “掇山之始,桩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探奇投好,同志须知。”有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等。贵在以假乱真。 六朝叠石之艺,渐趋精巧,两晋风流,至唐更甚。 元狮子林壁玲珑顶平,条石覆洞;戈裕良,顶壁一气;此二者重写实,南垣专重写意。 狮子林仅得其形,戈裕良得其骨,而南垣得其神。 园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思想,哲学等各种文化的变化。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它对于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