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理由:对于北京胡同的百姓居所来说,空间限制与生活需求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即使有机会改造,无序搭建与恶意扩张也常常成为在所难免的局面。谨慎克制地对有限的空间加以规划和组织,合理且有效率的空间形态是胡同微型居所改造的基本构成方式,小投入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在占地19平方米、高度4米之内的胡同住宅中,实现两室一厅、双卫、双楼梯、独立厨房,加上储物间,在本项目中设计师重新定义了这些常规概念,并且在“功能”与“诗意”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本项目在以上诸矛盾关系的处理方面表现突出,充分说明了“小,也可以让生活变得美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项目基本资料: 设计及施工时间:2010年至2011年 占地面积:7•5米X4米 建筑面积:29•4平方米 改造后套内使用面积:48平方米。包括:客厅、独立厨房、衣帽间、两个卧室、两个卫生间,两个楼梯 《“胡同微居”数字空间》制作:TMIC时间机器影像中心 人像、建筑摄影:宁颖 设计、制图:宋永平 建筑师简介: 宋永平, 北京农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授,1983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投入现代艺术实践,1986 年他与宋永红合作完成了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作品“1986• 11 • 4. 一个景象的体验”;90 年代,他与同道合作,共同策划和实施了中国90 年代重要的艺术活动“乡村计划1993”; 2003年,他受邀参加了在中国银川实施的“艺术家的意志——贺兰山房”艺术家设计建筑项目,设计作品“撒福一山房”。该项目获中国建筑艺术公共建筑类优秀奖。 作品简介 设计背景及理念: “胡同微居”项目,位于北京东城老城区生活密集区域的帽儿胡同21号院,这个房屋的前身应该是临时安居性质的型制,它的原始单位(一门一窗)面积不足十平方米,“胡同微居”项目占两个单位,室内面积十九平方米左右,进深不足三米。门前(东面)距前一排房屋一米余,南面比邻一间公共厕所,北面延续排房十余间,房后(西面)为一个微型广场。 基于北京老城区居住密集区域,“胡同微居”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1、外部不能对周边邻居构成不良影响;其中包括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影响。2、居室内部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之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设计师有责任对空间效率和空间品质进行优化提升和组织处理。外观型制处理要收敛谨慎、与邻里周边浑然一气;内部空间布局调度要张弛契合、玲珑紧致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旧房改造的小项目,房子所处环境在北京老城区的胡同里随处可见,特别之处是距前面高大房屋的后墙仅一米有余,这样的空间关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如同一个3 岁半的孩子站在成人身后,眼前满是大人的屁股。由此就不难想象房主对空间改造的渴望了。最初只计划做室内装修,由于实际生活的迫切需求,室内装潢逐渐被演化成了一场对空间想象的追求和实践。 旧房改建实际上是对周边邻居生活习惯的一个挑战,因此本案本着“原拆原建”的原则,与邻里之间积极交流沟通,建立了信任和理解,经过协商,限高达成共识;斜坡屋顶的处理在保障邻居采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后窗采取仅仅满足房间通风的处理,以符合邻居保护隐私的要求。如此等等,塑造了这个建筑物收敛与内向的形象,方案最终得到了邻里的一致认可。 如果说外部形态是一个前提条件的话,内部空间才是核心问题:三口之家,女儿读初中。房子的主人希望拥有一种比较从容舒适的生活,活动空间不能太勉强,精神的满足也不能打折扣:“有尊严地、诗意地栖居,很梦幻也很需要。” 但是旧房面积只有19m2,在这样狭窄的平面上满足所有条件,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空间的延伸和扩展不可避免,但也仅仅是上下方向而已。地面沉降处理虽然可以增加室内的容量以及屋顶的高度,但一进家门就像迈进了地沟,在风水方面不得不面临一些瑕疵。要么进行更加强烈的挖掘,不过对这个地下空间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有开合两种形态,开放的形态更具有商用的性质或趣味,不大适合居家使用;如果处理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同样也是略显诡异,不够从容。由此看来向上发展成为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前提是高度已经被严格地加以限定。 在绝对紧张的尺度里创造一种既保证家居功能又具备精神品质的生活空间,我的设计思路是叠加与镶嵌。所谓叠加是指在明确功能分区的前提之下,各功能分区之间通过相互穿插重叠来实现空间形态的最大化,镶嵌是指有些建筑构件在不影响区域功能的前提下被嵌入其中并发挥作用。这个空间的基本功能包括卧室、起居、厨房、卫生间、衣帽间、楼梯等。 作品意义: 一个平民百姓,也许一生都与所谓“华府豪庭”无缘,每天的居家生活空间也许十分有限。以“胡同微居”为例,或许只是“豪庭大宅”一个楼梯的面积,但是,小空间本身不应该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障碍。“胡同微居”紧致地安顿了一家三口有序而亲密的居家生活。由此,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小,也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