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火球 于 2013-12-25 19:23 编辑
(墨客楼主心中的负能量还是挺大的嘛,我来给你点正能量。既然我们都是学生,那我就斗胆扯一些形而上的蛋,与楼主一起小小的探讨一下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我个人认为,在社会中大部分事情都是同步进行,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不存在先后问题。就好比登月和民生,如果有人说中国还有多少多少人没钱吃饭XXXX,怎么不把登月的钱拿来救济穷人XXXX,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目光真是短浅,但其实他自己也不一定能解答这个问题。社会或许也是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他们相互博弈,推着社会走向不同的阶段。我们建筑师也是其中的一批人,当然身处其中我们肯定不可能做到所有事,但我们一定能在某些领域为这个社会做出特别的贡献,建立自己的丰碑。 我们的ZF在描述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的时候说道:“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详见百度百科...)……共产主义的实现上,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且会使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抛开其他观点不谈,就“共产主义”这个词而言,肯定是一种非常发达美好的社会存在状态,但是我们也应明显的注意到,上面的描述中赫然写着“政治信仰”和“集体主义思想”。这说明什么呢?我个人是这样解读的:美好的社会需要每个人变得高尚,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so,反观我们今天的社会,每个人的状态显然是跟这一点背道而驰的。人的欲望是无限并且保持膨胀的,我认为这也是造成我们感觉不幸福的一大源头。 用建筑师张佳晶的一段话来描述上述的状态: ”在我们探讨主义的时候,不能忘记一切皆是一本帐,就是---------这么多人共享这么多资源,有人多占了就有人少占,大家都多占了,自然就报复给你看,中国的城市发展的原罪就是不敬畏自然,无限扩张。中国本来是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国家,但是居住规范却是全世界对局部户型要求最奢侈的地区,最搞笑的是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规范有向其它地区兼并的意思,连三亚的住宅都要户户朝南南北通风了,这样导致人均占有土地及高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当这些戴着以人为本的帽子的假真理成为真真理的时候,一种可怕的现象就是发掘了中国固有的强调个人忽略社会的心态,你跟一白领说三室户有一间次卧室朝北一间次卧室朝西他会跟你急,你要是跟他说这样的户型可以蝴蝶效应的让城市更美好他会说关我屁事。这就是一个反弹心理,一个矫枉过正的扭曲心态,被使用了几十年的错误规范变成了真理。我在跟别人争论这些的时候,很多人包括建筑师都觉得住成日本那样的人均面积及住宅质量非常不能接受,我往往会问,你同意战争吗,你同意你有钱我抢过来就是我的吗,如果都同意,那么我们探讨秦始皇时代的住宅设计吧。青年保障住宅的研究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们首先探讨了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上海工作最低能容忍的居住极限是什么,出发点基于:反正合租你也就住这点面积,干吗不有隐私有尊严的独住呢?我的同学可以住在隔壁但不要住在我隔壁床,我想偶尔看到他但不需要听他叫chuang。如果能住在上班方便的区域,什么你妈的朝南啊还重要吗?“
香港是个小岛,可建设土地面积非常少,但是香港在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同时,还保留了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和湿地公园等等。自然而然,这些是建立在香港人民的个人牺牲上。全港共有6588座高层楼宇,远超纽约的5818座,是名副其实的“摩天城市”。香港平均房价为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12.6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1年,47.7%的香港市民因无力购买私人住宅,居住在公屋(政府廉租房)或居屋(政府限价房)内。其人均住房面积为12.8平方米。 这种极端案例或许有些变态,并且多少有些无奈。我不敢说香港是好还是坏,但至少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环境资源有限,并不能无限索取,想要获得公共利益,就必须克制个人无限膨胀的欲望。香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他也选择了垂直发展的思想,将人送上高空,以高容积率节省珍贵的图底。这不就是经济、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共同“努力”影响而造成的结果吗?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每一个三口之家都住40平米的房子(40平米已经完全满足日常生活了),不要总是计较自己的小家能不能看到景观云云,我们的城市扩张的脚步是否就能慢下来,我们的资源消耗是否就能少一点,我们是否就能拥有更多优良的公共空间和更美好环境,于是大家都喜欢出来玩,邻里关系越来越好,进而更多的人拥有更美好的精神品质,从而使社会变得美好?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本身就是很反人类的事情。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人的一切行为似乎都能用各种不同的“欲望”来解释。那么,承载了13亿人民的欲望的中国,怎能摆脱这种恐怖的束缚?换句话说,是否我们的社会本身就是由我们的欲望形成的,所谓“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既然如此,我们所谓的“抗争”,是否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关于建筑的文化性与地域性,我觉得其实很多中国建筑师已经给出了自己解答,对于他们的实践,你信或者不信,推崇或者鄙视,都有个人的自由,不存在对与错。一些鲜明的“中国”建筑师:王澍、柳亦春、艾未未等人,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首先都不是建筑师。王澍说,他首先是个文人,只是碰巧会做建筑;艾未未更夸张,一直是先锋艺术家,只是临时做了几年建筑,竟然先后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奖和欧洲建筑师奖等等。这和中国的“历史国庆”倒是不谋而合:中国历来搞建筑的都是工匠,没有建筑师;中国搞园林的都是文人,没有建筑师…他们这批人,只是再现了这一状态,所以他们做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很“中国”。而伟大的文人历来都是孤傲和清苦的,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小众团体”。所以咯,他们这批人在中国现在也只能形成自己的一个小圈子,同时他们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你可以选择成为那样的人,但是你要做好自己的准备,要忍受一些东西,也要抛弃一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社会对建筑物的需要?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觉得墨客兄贵的负能量有些大。墨客兄贵历数了很多社会弊病,觉得现代的人大多浮躁,没有内涵,也不关心什么内涵。先不管这些对不对,问题是,大多数人怎么怎么样是他们的问题,为什么把这些要转化成自己的负能量呢?也许以后我们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我们认为“没品位”或者“奇葩”的人,甚至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如果我们就此放弃自己的追求,理所当然的认为世界就是这样了,当有一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忽然富足了,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政府也不忙着卖地,要为城市留下真正好的建筑遗产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就是能胜任这些任务的建筑师吗?社会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不得不去适应他,但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保留一份热切的追求,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于今天的时代,我们太过渺小,无法与整个世界抗争,但我们也不能沦为赚钱的机器。人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都能遇到最好的项目,但是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用王澍的话说,“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准备”。王澍的这个“准备”用了10年,我们还未毕业,大把的时间等着我们,如果还未步入社会就丧失了正能量,那我们的下半辈子如何度过?
————————————————————————————————————
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总是会不断变化,并且绝不会仅以某个人的意志转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们或许现在面临着种种问题,如堵车、污染等等,但有时候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大都市必然会面对的:由于他们高度的发达,经济、政治都会在这里集中,人口也会不断在此聚集,过渡拥挤是无法避免的,就好像人都会老一样,这就是个阶段问题。各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问题,我们不得不与之长期斗争,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正式由于这些问题存在,才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是经济高度集中的地方,经济原则决定了所有的企业必须在某些地方高度集中,换言之,这些城市的职责中就包含了承受经济集中带来的巨大压力,跟古时候某些边疆城镇不得不成为边防要塞道理是相似的。这样看待问题,或许我们就不会那么消极。
几十年前,我们的上一辈即使住在破旧的小房子里,有时候甚至都吃不饱,但一样可以过得很快乐;而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却有人越来越不快乐。这乍一看是矛盾的。当然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觉得吧,其中一个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比较缺失,心情低落时找不到寄托。不能说,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状态,我们就会变得快乐。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往往只能回想起其中积极的部分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消极的东西都被选择性的忽略了。时代不能倒退,新的时代也需要新的精神来丰富,只是我们现在正在寻找这一时代精神,可以说是一个小孩正在成长。小孩子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啦,你不能总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吧,就算身边很多大人。凡事总是有阶段的...
————————————————————————————
引用建筑师朱锫的一些话: “其实从个别来说,中国某些建筑师是很优秀的,这点毫无疑问。可中国的建筑师整体上看,在世界上是处于低层次水平的。该怎么去看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中国的建筑师现在要面对现实。你的立场到底在哪儿,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一定要弄清楚。” “……因为这之前现代主义对很多中国建筑师,或是误解或是曲解,让人觉得现代主义是很没有魅力、很枯燥、很差、很临时,其实这不是现代主义或者现代性的问题,而是做出的建筑设计的低质量造成的。”(不只适用于现代主义,各种“主义”都同理…) “朱锫认为,今天中国的民族特征应该首先是当代性,其次才是民族性,或地方性,中国建筑必须和现代技术、科技发展同步,必须和当代人的精神伦理需求一致,同时,体现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怀旧情结,这才是中国建筑的出路。 ‘如果仅仅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结的话,我们宁可不要这种东西。要想建立中国建筑的自信,中国建筑应该有一种胸怀,迎接一种新文化的诞生。’"
总之,扯了这么多,就一句话:求学储能,先博后渊。 一些拙见,见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