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秋墨客 于 2014-2-17 17:45 编辑
建筑,究竟能有多强大? 前言:这是一篇半专业甚至是非专业的原创见解,但却是我作为建筑学学生最近一直思考的几个问题之一。我们常常认为建筑在本身的功能之外,其所具备的社会意义也一样是强大的。而现在,虽然我在主观上依旧这么认为,但是客观的很多现状让我不得不去反思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建筑,或许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有意义。
关键词:环境 建筑 社会 宜居 文化
一、关于人居环境 由于本学期选了一门人居环境导论的公选课,笔者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始了解规划方面的内容。本文也从大的规划方面开始论述,说一说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这门课一直在陈述人居环境的现状或者是一些数据分析,并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传统院落民居的推崇和对现代高层建筑的排斥。同时强调了人对建筑的感受,有点类似于阿尔托的建筑人情化。虽然我简略读过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导论》一书,但依然不能认同课堂上说论述的很多观点。 建筑与规划能解决人居环境的问题么?我觉得这首先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想理解这个问题,不妨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什么因素可以让我们感到宜居”入手。 那么,面对我们现在所居住的环境,很多人都会摇头,表达内心的不满或者是对更好的生活环境的期盼。如果进一步的去追问不满意的原因,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说“哎呀,这个我居住的建筑形式不好啊”或者“这个城市规划和设计就是一坨屎啊”之类的答案。更多的人的回答是“你看看这空气啊,天天爆表谁受得了!”,“工作压力太大了,没时间跟家里人在一起”,“天天出门路上都堵死了,烦都烦死了”或者“每月累死累活就给这点钱,什么都在涨价,就是人便宜了”以及“房价高的不像话”等等。 以上的回答并非笔者YY,而是确实做了一些调查。尽管这个调研的范围和数量比较小,不足以代表所有人的一般性观点,但还是能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的。那么我们不难看出,作为非建筑规划专业的普通老百姓,并不会过分意识到建筑和规划的存在,尽管有时他们也会吐槽这些方面的不合理。实际上他们更注重的是民生问题,是切实关系到自己的社会利益的问题。古语云:“白刃加胸,不救流矢”,当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面对生存压力的时候,有谁能注意到精神层面的问题呢?
这两天西安的PM2.5已经爆表了,雾蒙蒙的一片看起来非常不爽。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国的普遍性问题,西安不过是其中一例罢了。当你每天出门需要带着各种口罩,忍受漫天雾霾的时候,你的心情能好到哪里去?你能看着身边的优秀的建筑开心地笑出来么?不会的,因为你什么都看不见……如果你真的笑出来了,赶紧去医院看看,千万别放弃治疗。
还有交通问题。这一点几年前就已经暴露出来,目前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愈演愈烈。只不过被PM2.5的强大气场笼罩住了,关注度有所降低,但并不能掩盖任何问题。当出门已经举步维艰,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占据了出门办事时间的很大一部分的时候,你还能觉得这个环境是好的么?你会觉得这很美妙么?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只会让人暴躁不安,哪里还能有好的体验!网友关于www.bjhjyd.com的另类解读就是最好的诠释。
再说房价问题,貌似这个和建筑还有一点关系,可惜这个价格不是设计院定的,建筑师并不是最大的获利者。当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成为了房奴,为了一个三口之家背上了债务,你还能要求他对高造价的公共建筑感兴趣?他不把政府和设计院的祖宗十八辈都数落一遍就算客气的了。你拿什么跟他们谈建筑的社会意义?在他们看来这种建筑最大的社会意义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老百姓在高房价面前所感受到的只会是巨大的压力,他们只会抱怨政府有钱盖高楼,为什么不解决一点经济适用房的问题,解决一点民生问题,他们不会考虑什么建筑激活空间之类的废话。
综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导致我们居住体验不好的并不是建筑或者规划层面的缺失,而是整个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冲突和精神文明的缺失。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收入较高的人群,他们的居住环境不可谓不好——高档住宅小区,不错的整体环境和建筑风格,比较合理而且宽敞的户型设计等等。但是他们依然会对社会环境充满抱怨,他们依然不认为这个环境是宜居的。不是因为他们贪心不足,而是这些我们眼里的不错的环境,其实只是量变而非质变。在大家都有了栖身之所之后,对这个方面的基本需求已经满足,而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需求尚未满足,根据木桶理论,不难得知为何人人都在抱怨。 而建筑,面对以上三个问题,显得如此单薄无力。 二、社会对建筑物的需要 现在遍地都是建筑工地,连古都西安都是这样。站在南门外看过去,可谓是“西安风光,百里城区,半数拆建。看城墙内外,唯余工地;街道两旁,吊塔林立。霾头苦干,再造灰黄,难与天公试比高,无晴日。惜浓妆淡抹,回归肮脏。” 在课堂上,听着老师亢奋而激动的诉说现在建筑市场的火爆,试图激起同学们一心向学,好好赚钱的意愿。我总是很冷淡地听着,不置可否。一方面是我清楚的知道,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专业火与不火;另一方面是我觉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规律,早盛往往伴随着早衰,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本着“存在即合理”的想法,我总是在思考,为什么在今天,依然有这么多的建筑工程。社会对建筑物的需要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牵扯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诚实地说,我没有能力去进行论述。我只想尽力去阐述一个自己的理解。 当房地产已经成为GDP的重要来源进而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标的重要支柱时候,这一项面子工程就很难停下来了。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房地产是一位大红大紫的名角。只不过,在浓妆艳抹的脸谱之下,谁也不知道究竟掩藏着几多沧桑和畸形。而且说实话,中国的GDP并没有新闻上说的那么大幅度的增长,绝大部分地区出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什么?你问我信息来源?咳咳……今天天气不错……我们换个话题…… 社会是需要建筑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需不需要这么多,就是个问题了。住宅建筑占据绝对主导的今天,我们不妨考虑一下人口问题。中国人口是在增长没错,但是老龄化结构已经相当明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新一代家庭,尤其是城市人口,基本处于一个4-2-1的模式。即四位老人,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夫妻,一个孩子。不难看出,房子在未来是过剩的。不存在父母的房子几个孩子抢的问题——尽管我也承认非独生子女的现象大面积存在,但毕竟未来的总体趋势是人口减少(至于计划生育合理性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基于这种推断,我个人认为,未来若干年内,一线城市房价不会动,刚性需求不会减少。但是二三线城市么,绝对没有这么坚挺。供远远大于求的时候,价值与价格都将会迅速衰减。 社会,有这么需要住宅建筑么?我表示怀疑,暂时持保留意见。能够大范围影响百姓生活的各类大型的公共建筑,现在也基本满足需要,除了偏远地区,绝大部分城市都拥有了足够的公建。需求还有,但不是十分迫切,至少没有悬在眼前的生活问题迫切。那么,一个不够迫切的建筑的出现,能够带来多大的影响呢?能够拥有多大的辐射范围呢?个人还是表示怀疑。换而言之,当我们不去考虑建筑的政治经济因素,而是去考虑它的文化社会因素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建筑工程,早该放缓脚步了。 三、建筑的文化性与地域性 以前我曾经在E拓上发过一篇议论文,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我对于建筑在传统路子上的不认同和反对。而在这里,我将尽量收回成见,从纯粹的人文角度,论述建筑的意义。 首先,建筑蕴涵的理念和思想,本身就很难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换一句话说,就是大多数设计师要么没想法,要么就把想法凌驾于绝大多数人之上。缺乏了对人的思考,导致现在国内,很少有专业之外的人能够主动去认识理解一个建筑。更不用说去体验文化内涵了。 现在英语在语言教育中的地位持续上升,无论是四六级还是考研还是出国,英语都成为了头等大事。汉语倒是可有可无,反正会说就行。一个英语顶尖的学生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可是一个中文好的学生只会被当作文艺青年一笑了之。整个民族对自己的语言的不信任和不认可,隐藏着关于民族性的巨大文化危机。在这样的一场文化危机尚未解决的今天,建筑的文脉已经彻彻底底沦为皇帝的新衣了。你能指望一个连基础诗词文章都看不懂甚至于不屑看的人,去理解什么文化建筑么?再优秀的文化建筑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文化魅力辐射到这样的人群中去,很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所以,第三个内容里,我想陈述的无非是: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需要的是拥有等量知识储备的人去倾听,去理解。建筑师很难通过建筑本身去影响社会上的文化气息,遑论大部分建筑师本身也未必能理解传统文化。有人说文化建筑的出现是一个引导作用,会带着社会的聚焦点朝向我们希望的状态。而我觉得,这种说法很难成立。首先,大学过四六级的引导作用就已经完爆建筑的引导性了。其次,大部分人都不理解建筑的文化性,甚至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所谓的引导作用纯属自我安慰。最后一点,所谓的文化建筑本身有几多文化内涵都要打个问号——你以为人人都是贝聿铭王澍啊? 在经济至上,金钱主义风行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坐下来感受文化和精神上的充实呢?这不是建筑的错,甚至也不是社会的错,这是一个国家前进中的过程,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建筑能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建筑对于这样的一个物质远远大于精神的现状,又能有几多改良作用呢? 每逢假期,苏州园林总是塞满了人,可是这些人不是拍照喧哗就是走马观花。有谁能够在园林之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静谧?谁能无视周围的喧闹,体验一下真真正正的文化积淀?那一份情怀,一份怡然,令人神往而扼腕长叹。 谁能手持长卷,静心品味;谁能临窗远眺,得一分安然;谁能寻一处自由天地,留一分清醒审视昨天。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我们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都太少,连审美的能力都在退化、在丧失。当我们失去了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发现建筑中美的存在?人们失去了关于美的追寻,建筑的意义究竟还能残留下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在苟延残喘……在我眼里看来,建筑的文化性只是一息尚存罢了…… 四、建筑的人情化 我在第四点中想论述的内容,是有关于建筑与人的互动与交流的问题。跟阿尔瓦. 阿尔托没什么联系……大家别误会。 很多时候,我们憧憬着一个自由、开放、包容的空间,并希望建筑能够摆脱冰冷的感觉,富有诗意和人情味。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建筑的人情味是要靠人来体现的,而现在的人与人之间还有多少人情味呢?就算我拥有了一个良好的住宅空间和户外交互平台,就一定能够改善邻里关系么?我个人认为,会有帮助,但不是决定性的。有时候到一个住宅区里,放眼望去全是冰冷的防盗窗,就会感觉这是一个没有人情的区域。每一个人都被伤害怕了,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让自己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久而久之,自己都忘了自己可以正常的与人交流,忘记了自己也是有感情的人。 钱江时代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但是倘若家家户户没有这份心态去体验人情味,而是统一装上防盗窗,我不知道王澍会不会被活活气死。大师作品尚且如此,我还能奢望什么?冰冷的社会关系,缺失已久的人情味儿,精神文明的急速倒退,使得人情化这个词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综述 上述几点,是笔者开始质疑建筑的意义时所想到的一部分内容。还有一些尚未成体系,留待以后思考并与大家讨论。就上述问题而言,主要总结一下: 首先,社会环境的改良是宜居环境的第一要素,绝不是建筑和规划。只有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之下,建筑与规划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丰富人民生活。 其次,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毫无定论,甚至于现阶段需要不需要这么多建筑都是一个问题。存在意义都不明朗的条件下诞生的建筑,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再者,建筑的文脉性从字面上看很有吸引力,实际却未必。本身具备的文化内涵究竟有多少都是个问题,更别提能传递出来多少,更更别提人们能理解多少了。全民的文化素质没有相当程度的改观,建筑文脉性根本无处着力。 最后,社会关系的紧张,各种矛盾的对立使得很难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情化氛围,建筑也不行。
虽然包括笔者在内的每一个建筑学的学生(也许包括建筑师),都会积极宣扬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肯定建筑在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和作用,希望能通过建筑设计去改变这个世界,使之更加美好。但是笔者很悲观的认为:建筑并不具备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的力量,真的能改造社会。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要有能够理解它的人存在,才能去讨论这个作品的意义,否则就是空想。而建筑设计,尤其是国内环境,真的不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建筑实现我们赋予的意义的地方。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什么概念、理论、想法都太脆弱了,经不起轻轻一碰。
笔者的这篇文章,并不是想传递负面思想和消极因素,更不是为了摧毁设计的勇气和信念。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很现实很客观的一些思考,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想角度,去反思一下究竟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我们能够传递给他人传递给社会的。建筑师应当具有社会的责任感,而不是很轻浮的飘在自以为是的境界里。锻造综合素养是现在建筑师更重要的基础,而不是什么软件手绘。 现在建筑师不仅仅应该通过建筑去说话,更应该主动去通过媒体发言,去通过身边的人发言,才能够真正的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在抱怨社会的糟糕的现状的时候,应当首先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普通人,其次才是职业身份。利用职业的眼光给身边的人带来新的见解,进而去影响更多的人也许是建筑师忽视的一个重要的自我表述的途径,也是我们影响社会的关键手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现在最重要的手段。
修身齐家而后方能治国平天下,事虽异其理则一。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设计,一样从修身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