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hiliplee 于 2013-2-3 16:01 编辑
从今天开始,本人决定持续更新一个系列的帖子,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建筑家们,资料来源于他们的官网或者网上查阅,我把这些资料翻译过来,并且整理一下,希望感兴趣的朋友看看。
首先对建筑家进行一个简介,然后是关于建筑家的一些文章,最后是作品欣赏。
日本建筑家及作品之岸和郎
岸和郎
简历
1950年 出生于神奈川县
1973年 京都大学电气工学学士学位
1975年 同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78年 同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1981年 设立岸和郎建筑事务所1993年 事务所改名为K.ASSOCIATES/Architects
1981年~1993年 短期执教于京都艺术短期大学
2003年 加利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1993年~2010年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执教
2010年 京都大学建筑学科教授
受赏
1993年 日本建筑家协会新人赏
1996年 日本建筑学会赏
关于岸和郎的文章
岸和郎在"走向20世纪的乡土性"一书中阐明了自己对于"工业乡土性"的解释.他认为.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描述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往住宅为例,住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是工业革命和文明社会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住宅可以分为两大类:"标准化的"和原型的".这两种类型代表了住宅与外部环境之间两种不同的联系方式."标准化"如柯布西耶的"多米偌住宅",试图通过创造一种基本的结构形式为住宅提供一种秩序,具有全世界通用的标准,每个人在其中拥有相同的空间形式和居住质量.而原型的住宅则将住宅看作是对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生态/地形等的反映,这样的住宅是唯一的.所以"工业"代表的是通用的世界标准和工业产品,而乡土则是基于特定地域和文化的作品.岸和郎在文中呼吁把"工业化"和乡土性结合起来,使建筑更为真实的表达自身与世界之间的关联.
在其作品中,特别是在住宅建筑中,他所用的饿建筑材料通常是标准化的产品和构件,然而其最终效果确实独一无二的,与周围环境文脉密不可分.
(摘自网络)
我不希望我的建筑作品仅仅拥有漂亮的造型,我需要奇特的比例和材质,用不寻常的建筑元素去启迪别人。”多年前,为了保持建筑纤细的体量,日本建筑师岸和郎拒绝在住宅墙体设置保温层,这让他一度成为全球最具争议的设计师之一。
和安藤忠雄一样,岸和郎的大部分建筑作品集中在京都、大阪、神户、奈良等日本关西地区。因此,这位1950年出生的建筑师,也被人们认为是继安藤忠雄之后的新一代“京都建筑师”。31岁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的岸和郎,年少得志,在独立执业的第三年,就斩获卓越商业空间设计奖。之后,接连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Dedalo Minosse国际建筑奖、亚太室内设计金奖、Kenneth F Brown亚太文化与建筑优异奖等奖项,这令他在日本设计圈内声名鹊起,成为与隈研武、妹岛和世齐名的建筑师。
质疑与思考
而今,虽然已经不排斥设置保温层,岸和郎的设计仍然会引发诸多争议。最近他在上海R+Tasia亚洲门窗遮阳展上进行了专题演讲。岸和郎刚介绍完他的桥之家、住田牙科诊疗医院、韩国坡州SW办公楼、深谷住宅、东京Leica银座店、东京国际机场商业候机楼大厅等作品,几个来自意大利和法国专业建筑杂志的媒体编辑,就对这位神情内敛而谦和的日本建筑师轮番“轰炸”。“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您的建筑一直是直线型的?”“你有没有尝试曲线建筑的打算?”“在住宅建筑上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对居民的隐私是否会有影响?”
“作品受到质疑,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这代表人们在关注你的设计,开始思考你的设计。”岸和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当然,他希望提问的人还能有更多的思考,不光是针对建筑的功能和外观,还有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任何一个建筑师的作品都不能逃开这个命题。否则,那只能被称为建筑工业的产品,而不是作品。”
从立志成为建筑师时起,岸和郎就没有离开过质疑的目光。按照最初的求学计划,岸和郎更有可能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1973年,他获得京都大学电器工程的学士学位。然而,就在毕业前夕,他却突然决定改投建筑系深造。“看到勒·柯布西埃的作品时候,我才明白,充满激情的建筑是如此地富有生命韵律,成为激情建筑的缔造者,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用岸和郎的话来说,他们那一辈的日本建筑师,都是先从西方建筑开始入门,基础扎实后才结合日本本土文化,衍生出自己的风格,他也不外乎如是。在京都大学攻读建筑系硕士和博士学位时,岸和郎就不断在欧美游历,亲眼目睹西方的建筑奇迹。之后,他才开始关注日本本土的古典建筑。事实上,通过作品和对比的解读,人们不难发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布鲁涅列斯齐的育婴堂、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加州风行一时的“节约私宅”、日本江户时代园林设计师小掘远州的弧蓬庵,对岸和郎后来的建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京都制造”
只是,人们也很容易被他的“只用直线的”建筑外观所迷惑,以为他是后现代建筑的拥趸。“那是一个‘京都’建筑师的自然选择。”博士毕业后,岸和郎在东京的黑川雅之建筑师事务所里磨练过一阵子。因为受到京都大学的任教邀请,岸和郎才有点不情愿地在京都展开自己的建筑师生涯。“东京接受外来文化很快,每天都有新变化,对建筑师来说能以很西方的方式进行建筑设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古城京都,留给建筑师的空间远不如东京。“在京都,500年前的杰作随处可见,密集的住宅空间让建筑师进退两难,他要使一个本该没有变化的城市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空间通常十分狭小。”也就是在这种夹缝之中,岸和郎在图纸上画出了一道道利落的直线和九十度转角,运用不同材料的拼接与组合,在城市逼仄的空间中演绎出高品质的宅居生活。
其中,深谷住宅就是岸和郎设计风格的典范。主人希望在小块空间上,拥有一套带有游泳池、院落,以及天井的住宅,这在很多建筑师看来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却在岸和郎的手中得以实现。他以住宅中央的院子为中心,出于围合院落和泳池的需要,将建筑物本身分为三段,从外部来看,整个住宅就像用压型钢板包裹的“盒子”。厨房、餐厅、起居室、卧室都被纳入这个层高为4.5米的“盒子”,“盒子”内部也没有结构承重墙体,纤细的钢柱承载着屋顶的全部重量。“这栋住宅里的一切都是经过精确设计的,包括白色墙面和磨光的陶瓷地砖所反射的光亮,其实也暗示了我对天空与水面、室内与墙外等关系的思考。”当时,日本媒体发表评论,认为深谷住宅的诞生,让大众看到了本土建筑师利用封闭式建筑,实现了在小空间上造“豪宅”的可能。
对话
“别人往左,我就想往右”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住宅建筑上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受到一些人的质疑,比如隐私的问题,在设计时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岸和郎:我不认为玻璃是单纯透明的东西,相反,它可以是一种散发淡绿光彩的不透明建筑材料,可以用来作为建筑的墙壁。当然,玻璃幕墙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视觉和心理上的抚慰,让人们在封闭的居住空间里还能和外界保持某种接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现代城市的悲哀。
日报:你曾自评说你的建筑很过时,这么说是不是因为你“京都设计师”的定位?
岸和郎:我的天性中或许就有一种和潮流对着干的脾气。别人往左,我就想往右。20世纪70年代,矶崎新的前卫作品和言论在日本风头正健,年轻一点的建筑师和建筑系的学生都在讨论他。我觉得这个话题和我有距离,却说不出所以然。有一天,我路过前川国男设计的东京文化馆时,却被这栋“老派”的建筑所吸引,而且内心竟然产生了激动的感觉。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发觉自己的“体质”与流行价值观不合,于是,我就不再为“不合群”困扰,而是有意识与流行保持距离,更看重建筑本身吸引我的那些部分,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语言。
把自己定位为“京都设计师”,并不是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京都。事实上,我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京都。就像在京都做设计项目慢慢改变整个城市那样,我希望自己能够慢慢改变近现代建筑的样貌。我和妹岛和世走的设计路径完全相反。妹岛和世的作品,是对近现代建筑形式的急剧改变。但我却告诉过她,最能理解她的人应该是我,因为我们都期待着在近现代建筑的基本模式上再做发展和延伸。
日报:建筑界强调原创性和突破性,你却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过这种观念。
岸和郎:为什么要突破?建筑其实是很保守的,基本元素无非就是地板、墙壁和屋顶。“原创性”只在过去的200年里出现,因为人们逐渐崇尚个性和创造,于是就把我们建筑师描绘成富有原创能力的神话人物。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1950年菲利普·约翰逊向大家展示“玻璃屋”,指出“玻璃屋”的规划来自雅典卫城,平面布局受到卡兹摩尔·马勒维奇的画作启发,细部设计则得益于路德维希斯·密斯·凡·德罗的作品。菲利普·约翰逊已经揭示出所谓的原创性其实并非建筑成功的关键,建筑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什么原创性,而是建筑的本质。
日报:你提到了“慢慢改变”,也就是担任建筑师四十多年,您还打算从事建筑设计很久?
岸和郎:我今年62岁,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达到某种目的的成就感,自己一直在跋涉,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路易斯·卡恩过了50岁才开始真正成为建筑师,一直持续到70岁之后。丹下健三一直工作到90岁。建筑师是一种越老越能对建筑本身进行探索的工作。
日报:你设计、改造过很多住宅,是否也会把这些经验和理念投入到自己的住宅设计上?
岸和郎:我把建筑师分为两类——会为自己造房子的和只会为别人造房子的。我属于后者。我家房子是二手房,入住很多年,房屋的结构基本没有做过改变。家里装修、设计都是由太太决定的,只要她喜欢就好,我很少发表异议。
我能给别人设计住宅,但偏偏没有办法想象自己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如果不听太太的安排,我恐怕就要“无家可归”了。因为我的建筑风格、理念,以及所运用的材料总是在变化。试想,住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有一天早上我醒来,睁开眼睛,突然发现那是十年前的过期设计,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事情,我甚至会有亲手把家拆了的冲动。我不允许自己时刻面对着另一个过时的自我。但如果是别人的设计,那我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作品欣赏
佛光山 喜音寺
在宝冢市散布者很多古民居的地方计划计划修建一个禅宗的寺院,本堂,客店,仓库这些寺院的主要技能都要满足的话
原来的基地的大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把主要的功能集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也要营造出各个功能之间不同的气氛,还要
考虑原有的墓地与建筑间的动线问题,最西面面朝墓地的本堂,夹着中庭的位于东侧的客店,还有客店上面两层的仓库
这些部分如何结合为一个建筑物,并且如何创造出一个具有符合功能的单体建筑是这次设计的主题。
苏州万科集合住宅
这是位于咱们苏州省的一个集合住宅
清澄之家
今天的帖子先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