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anghaihua 于 2012-4-23 19:48 编辑
(这个学期的建筑评析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什么是建筑”,于是自己凭着一些自己掌握的建筑史知识和一些其他建筑理论知识理了一下自己对建筑的理解的分析思路,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什么是建筑,或者是建筑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或许滋长在每一位建筑学者心中很久,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却永远也找不到一个标准的或者是准确的答案。 有的人说建筑是人类居住的机器,有的人说建筑是一门艺术,有的人说建筑是技术的产物,还有的人说建筑是人类的精神寄托······这种种的答案,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场来看,都是对的,就像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只关乎自己的需要,那你永远无法找出自己的弊病,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一样。 如果是把所有的观念相加,在矛盾与冲突面前,观念与观念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妥协,你对建筑的理解或许是已上升到了另外的一个层面,就像是生活中的我们,如果是你少关注自己一点,多去理解别人,多从自己身上找一些问题,自然而然地,你已上升到了另外的一种境界一样。当然,这也是人们经过历史积淀的结果,是一种建筑经验总结的结果。 最初,人类只是为了避风遮雨,御寒防暑,以及防止其它的一些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袭,才有了构木为巢与凿穴为居,由于生产力的缘故,那个时候的人类是只能停留在满足最初的功能层面的要求,什么艺术,什么精神上的享受,在那个时候是根本不可能想到的,那个时候的建筑可谓是人类居住的机器。 渐渐地,随着社会地不断前进,文明地不断提升,生产力地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开始去追求一些享乐,这个时候,对于建筑,人类也开始去寻找一些新的东西,建筑艺术就这样诞生了。人类关注自然,把自然界中的美(包括植物,动物,甚至是包括人体等等)也挪到建筑中来,于是,人类对建筑有了审美层面的要求。 对于建筑创作者,他们想给予自己的创作以思想,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有灵魂的生物体,想通过自己的创作,去向人们表达一些什么;对于建筑使用的人,他们对于不同性质的建筑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这里所说的心理要求,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要求,例如教堂类建筑,他们希望是静谧的,是幽暗而神秘的;宫廷类建筑,他们希望是富丽堂皇的,奢华迷离的·······这时候,对于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心理上的要求,精神上的要求。 经过漫长的发展,我们的建筑也被推上了一定的高度。
纵览人类的建筑史长阶,我们会发现,在历史当中有几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一个是文艺复兴,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工业革命。这两次文化革命,对于建筑来讲,与其说是文化革命不如说是建筑艺术审美的革命。当哥特式弥漫整个欧洲的时候,在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罗马与希腊的柱式又被重新挖掘出来,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光辉与成就又被领上了建筑大舞台;文艺复兴之后的洛可可、巴洛克以及折衷主义等等,可谓是极其地强调建筑装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带来了一定的文明,包豪斯、阿尔瓦·阿尔托、路易·斯康、莱特、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等一些建筑巨匠,在建筑审美的层面达成了共识,建筑就像是音乐,要学会做减法,这个时候,把建筑功能推上了一定的高度,建筑是给人使用的,强调实用主义,踏踏实实地做建筑。 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论,当时可谓是建筑学上的一新理论,包括现在的我们也还一直在沿袭使用,钢材与玻璃的有机结合,给建筑披上了一层梦幻,轻巧,神秘的面纱;莱特的“草原式住宅”,在当时的建筑界也是独领风骚的,将建筑与环境推上了新的高度,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浑然天成,宛如天开,建筑就像从环境中生长出的一生物体,我们建筑学的学生画过的不知多少遍的流水别墅就是其杰出的代表案例;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在建筑学,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强调“建筑是人类居住的机器”的功能至上主义,给后来的建筑指引了方向,其提出的“新建筑”的理论(即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屋顶花园,带形窗,底层架空),给现代建筑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 ······ 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可谓是日益繁杂,以致现象学这一学科的诞生,这个时候,我们的建筑创作,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超现代主义,高技派,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折衷主义等等若干的派别。 以致现今天,倘若让我们给建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无从下手,还或许是建筑本就无其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