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量市场中找“增量”,在增量市场中寻差异,印力开始了许多新的尝试,与知名商企、国资、国企平台等成立合作平台,如深国万印合作平台、小梅沙合作平台、口岸商业合作平台等,开拓商业新领域,构建新的竞争力。
口岸商业项目是深圳市国资委、口岸办等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的商业项目,将由印力、深圳万科、深圳国有免税集团三方成立的口岸商管平台,以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视野,对深圳-香港陆路通关的7个口岸商业项目展开管理运营,让口岸商业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深圳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其中,罗湖口岸作为人流量最大的深港口岸,率先开展商业升级改造。巧合的是空间印象在十余年前曾参与目前国内年吞吐量最大的口岸拱北口岸的地下商业广场升级改造。
一个是通向澳门的口岸,一个是通向香港的口岸,我们要做的都是展现城市魅力,与世界接轨。那么连接香港的第一口岸,该怎么在商业上表达这个内地与香港甚至与世界连接的通道,这个向外展示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窗口呢?
如果要说出深圳的关键词,肯定会有年轻,活力、开放、包容、科技、创新……由此出发,我们为罗湖口岸的商业打造找到着力点:现代南粤,智汇罗湖,赋新口岸,活力深港。在设计上融合深圳科技和文化基因,提出“现代南粤”“智汇罗湖”的设计概念。
#01 南粤魅力的现代展现
罗湖口岸作为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需要有展现城市面貌的展区,旨在引起过境人员对深圳的历史文化、未来发展的关注,彰显深圳城市精神。
我们以现代的手法打造建筑外观及公区的商业氛围,内部街区从南粤建筑中提取元素,贯穿项目内街始终,表达着城市建筑的思想和对在地文化的崇敬之情,使整个项目既具现代的个性,又不失层次与亲和,赋与罗湖口岸商业一个全新的核心印记。
通过挖掘岭南建筑制式,“拱形”经变形后使之与岭南建筑的山墙状屋顶更贴切,此元素与每一层的商铺门头相结合达到现代南粤风的空间效果,营造漫步在岭南老街和现代都市的体验。
门头设计除了在形态选择上经过深层研究外,为营造简洁现代的空间氛围,材料上也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最后选择科技感的金属材质搭配柔和自然的暖色调,穿插印花铝板和岭南特色的绿色马赛克,使空间层次更丰富,也不失设计主题的调性。
△一层商铺门头采用印花铝板、铜色不锈钢包边、绿色马赛克等
△三层商铺门头在二楼基础上还增加采用灰色不锈钢镂空发光等
依托岭南元素塑造的室内美食广场,结合现代极简流线,将南粤与现代风格达成和解。
细节也不能放过,将深圳市花“三角梅”、岭南“荔枝”与充满现代感的几何图形进行融合,打造更具艺术感的元素。
#02 于口岸穿梭中感受科技风
深圳前沿的智慧科技手段就是最好的设计素材,我们结合深圳的城市视角与特点,从建筑外观及公区的商业氛围体现“智汇罗湖”的概念,呈现这座城市的独特精神。
作为口岸商业,在整体塑造上以体现口岸应具备的功能性为主,区别于以休闲娱乐、体验为主的商业空间,所以我们运用科技的代表性材料和装置,希望与匆匆的人群形成的快速且有效互动。
▽外街的透明亚克力文化展陈装置:透明的科技感材料用于展示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事迹,打造“古今合一”的人文展示区。
▽室内城市文化展陈:运用现代材料与装置进行组合创造
传统用作推广的LED大屏幕在商业空间上是常见的装置,但我们充分考虑到来罗湖口岸商业的人群大多以通关目的为主,为让人群在快速通过中也能体验空间带来的魅力,所以我们将装置改为能与人进行互动的LED电子装置,通过人的走动带动LED装置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二楼商业通道的LED互动屏幕:人群经过使静态的三角梅随之飘落下花瓣
△三楼通往停车场通道的LED互动屏幕:人群经过使静态的水流随之变成动态的流动瀑布
#03 用“最小”改动换“最精”设计
天花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是本项目的关键点。项目的天花高度只有两米二左右,发挥创意的空间并不大。
为确保落地性可以考虑保留通风口等基础设施的原貌,再通过在周边添加富有现代感的线条元素和改造的“三角梅”几何元素提升层次感,结合金银白的亮丽与柔和色彩,降低因为低天花带来的视觉压抑感。
用最小的动作,让口岸商业改在“刀刃上”,我们将简洁精细的手法运用到外街和外立面的设计改造上,比如在原本单一的外街地面上,加入钢板雕刻的深圳地图,激活来回游走人群的视觉效果。
经改造的外立面采用虚实结合手法,一方面为削弱外立面的立柱遮挡带来的厚重感,另一方面是对内设计的延续,主题的统一。
▽门头檐口整改,弱化立柱遮挡又增强外观整体性。
▽加强入口导视并丰富原来的立柱功能,将智慧智能便民装置与柱体进行结合,弱化立柱遮挡的同时还增加互动体验、便捷服务。
罗湖口岸商业看似是两座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窗口,但作为一个“高人气”的商业集聚地,我们应让口岸商业空间从“好走”向“好逛”转变,使人们从“被迫逛”向“自主逛”转变,延续城市活力,并更大程度发挥其商业价值。
注:文中效果图仅为效果呈现,具体以项目实际落地方案为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