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合工大建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
202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本科毕业设计展作品精选
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若白驹过隙,忽然之间,就已从入校到了离校。夏季,是毕业的季节。在这个夏天,建筑与艺术学院2021届城乡规划系本科毕业生们,将大学积累的学识与技能,对专业的理解与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热情与期待都融入了他们的毕业设计之中,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毕业设计展。本次毕业设计展,于6月11日至6月24日在逸夫建筑艺术馆二楼展厅展出,共展出了2016级城乡规划专业共计43位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和2017级风景园林专业29位同学的作品。城乡规划系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在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控制和引导城市物质空间的发展方向和形态是每一个城规学子上下求索的。如何统筹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如何塑造中心片区城市形象?如何进行城市失落空间的盘活?如何将文化要素注入城市更新?如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村落?本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作品涉及特色小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街区城市设计、老城区更新设计等多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切入口进行更新设计,这次毕业设计展也是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对自己五年学习的总结和点睛之作。
城市更新与设计
#01
畔坊引埠 循泉绘城 ——济南大明湖周边地区城市更新设计 作者:戴宜顺、熊静仪、李懿 指导老师:宣蔚
设计说明:该作品通过对基地的现状分析和上位规划及区位背景的解读,发掘主要矛盾作为切入口,提出畔坊引埠,寻泉绘城的主题,以共享和未来的理念与手法,激活基地内的存量空间,分六大片区进行分区规划,营造社区品质生活,凸显地块文化特色,打造古城活力场景,引入城市客厅呼应更新主题,重塑三泉、三水的生态泉水景象,实现济南老城的城市更新,最终达成“绘城”蓝图。
#02
慢游记 营新城——合肥市十五里河金寨路东部地块城市设计
作者:任戈、王慧琳、王英、温泓淼指导老师:白艳
设计说明:本次规划以“漫游记,营新城”为题,结合十五里河全面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地段的功能需求,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地段的未来,将其塑造为工业生活的展示体验街区、文创生产的集成交流平台、滨水生态的休闲活力纽带。通过对场地内的工业遗存更新及利用,对十五里河生态廊道开发设计,对于社区慢生活主题的塑造,植入不同的产业功能,综合考虑交通、生态、产业、文化、空间、社区等多层次系统要素,打造集滨水休闲、文化创意、慢生活为一体的生活文化创意街区。
#03
新记忆·体验带——合肥市东部新城马合钢厂工业遗址片区城市设计
作者:耿晓天、葛海威指导老师:宋敏
设计说明: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工业技术的迭代升级,往日辉煌的工业厂区逐渐萧瑟;伴随而生的是厂房遗弃,城市活力下降。近年来,国家开始逐步加强了对工业遗址保护利用的重视,国内各地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对老工业的再开发,但是成功的实践案例不胜枚举,主要的问题有功能单一、可持续性差等。因此,本次城市设计研判国内外经典案例,深入进行实地考察,多层次分析地块相关案例与上位规划;提出生态优先,以人为本,记忆再生,休闲生活四大理念,提出“漫步新城,旧忆新谈”的口号,旨在打造新型新中心核心城市,工业遗址文化城市,滨河生态休闲城市。使马合钢厂工业遗址再创辉煌。
#04
何处觅乡音——基于POD模式下的安庆市人民路步行街更新规划
作者:周奕彬、宋建辉、池云聿指导老师:顾大治、侯君
设计说明:习总书记说,"城市建设要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本设计基于对安庆市人民路步行街周边资源的调查研究,期望以周边狮子山公园、菱湖公园、长江等优厚生态资源本底为依托,打造一条东西向的生态轴线,因而以此为契机提出了POD开发模式。希望通过POD模式的引导,改善公共空间以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对人民路步行街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筑风貌、商业业态等城市记忆元素进行保留更新,以期达到对城市文脉的保留和延续。
#05
泉城漫步 多元共生——济南市大明湖周边地区城市更新设计
作者:张梦婷、高韩指导老师:宣蔚
设计说明:针对济南市大明湖周边地区现状多元要素孤立存在,传统肌理被严重侵蚀,老旧住区品质底下等问题,提出“泉城慢步 多元共生”主题,紧扣织补和健康城市理论,以鱼骨状生活性主街道引织补街区活力空间与慢行系统。设计整体延续街区传统文化特色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与景观体系,并提出绿色街道,活力街道,生态街道,智能街道四大街道改造,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慢行系统为引导,多元节点共存的功能复合的生活街区。
#06
昔皖古郡 今焕新生——安庆市人民路步行街更新规划
作者:路海天、黄文亮、袁铮指导老师:顾大治、侯君
设计说明:本次更新规划从旧城肌理的重塑,新兴业态的引入与街区保护的动态平衡入手,并初步提出了“业态引入”、“分区规划,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通过人民路步行街的生态化,慢行化,立体化,为人民路步行街注入活力;同时协调明清建筑,民国建筑与当代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其风貌协调;使非物质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乡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07
宣城市绩溪县上庄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作者:顾天飞、吴乾弘、柯启富指导老师:顾大治、侯君
设计说明: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以及实地的走访,借助村庄独特的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对村庄进行定位——“胡适故里,人文上庄”。整体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设计从村庄、分区、街巷、节点四个维度入手,注重村庄的产业振兴、空间激活、文化传承、生活织补。旨在构建一个集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村落。
#08
溪声迷竹韵,山味混茶香——基于“四态合一”的泾县月亮湾村乡村规划
作者:王倩、牛赵松、李嘉指导老师:屠李
设计说明:规划从村域和村庄两个层面,以及资源禀赋、人口特征、土地利用、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竞合、环境风貌等多个维度,通过实地调研和村民访谈,列出村庄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引入四态合一即形态、生态、业态和文态概念,以此为规划理念,问题对应策略,资源确定主题,最终完成村域规划和村庄设计。
#09
乐活曲水,悦动湾村——宣城市泾县蔡村镇月亮湾村村庄规划
作者:舒佳、黄世彪指导老师:屠李
设计说明:在“微”振兴的理念下,于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和景观风貌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汀溪河北部保留现状乡村肌理,对现状危房进行改造,增加了公服设施、娱乐活动场地和停车场地。汀溪河南部保留现有民宿,新建旅游服务设施以增强产业活力。在景观风貌方面,规划整理了现状农田和滨河景观,加强一三产联动,打造开心农场、四季花海等旅游项目。
控制性详细规划
#10
安徽砀山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作者:张贺伍、蔡李英杰、李建祺、仁青增增指导老师:张晓瑞
设计说明: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砀山产业发展转型的多重背景下,结合砀山经开区自身资源禀赋和周边竞合条件,确定其发展目标是:形成产业聚集、人口集中、产城一体化的现代生态示范园区。在此目标的导向下,采用协同、平衡、生态的规划思想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打造“一三六”的空间结构体系,为城市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的确定进一步提供依据。
城乡规划系 ////风景园林专业
本次风景园林本科毕业设计展涵盖了宗地改造、蓄洪区规划、街道景观、校园景观、片区旅游规划等主题,从宏观规划和详细设计的不同视角展现了本届风景园林毕业生对城市、村镇不同片区用地进行景观改造和设计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我院风景园林专业学子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无论哪一份作品,都是同学们对于四年本科专业学习成果的总结和集中展示。
#01
青出于蓝——景观复写视角下的矿坑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作者:邵卫、许应强、姜雨晴、余思晗指导老师:张泉
设计说明:山的开采活动会严重破坏山体、污染生态环境。场地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处矿坑遗址,因水体污染曾以“蓝宝石湖泊”闻名于网络。设计引入景观复写这一理论解决场地问题:在治理污染、恢复矿坑原有生境的基础上,以原有山体风貌为基本骨架,通过隐喻的手法将工业历史碎片融入矿坑景观之中,将人们对危险蓝湖的好奇变为对自然的敬畏、历史的追忆,以期实现从“蓝色玛瑙”至“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化,为大地的伤口赋予绿色的新生。
#02
麦田里——乡村游学旅游规划设计
作者:田健群,汪鹏,王兆华指导老师:王梅
设计说明:本项目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属于将军岭全域旅游项目中的一环,本着差异化特色化的原则,在规避将军岭旅游链中同质项目的前提上,兼顾项目场地在将军岭旅游区中的农业主题,拓展将军岭游玩旅游链,以农业游学基地为主题,以“淮小麦"为场地线索,将旅游与教育相结合,生态生产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相结合,农业知识与实地实践相结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他们自己亲身参与到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在田园中获取实践的乐趣, 了解小麦生长历程及相关产品加工过程,感受在阳光麦田中骑行的自由,夜晚田间观星的静谧,田边流萤的迷离,蛙叫虫鸣的野趣。
#03
檐下坊间,熙来攘往——合肥市拱辰街环境更新设计
作者:郑菲、陈志颖、杨骁、张新宁指导老师:吕晓倩、李峻峰
设计说明:项目位于合肥市拱辰街,全长370m,是一条热闹而拥挤的市井街道。场地作为合肥的历史老街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设施老旧、街道狭窄、缺乏公共空间、人群拥挤等。同时在合肥市内以市井老街的姿态汇聚了惊人人气,有着城市中其他街道无法比拟的人气。该方案旨在消解街区拥堵,延续街区热闹的市井氛围,改善街区环境,激发街道活力,打造檐下坊间,居住交往相交融,街市人群熙攘的新兴街区。
#04
“孤岛”心愿——基于人洪共生理念的阜南县濛洼蓄洪区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邵琪 李瑗如 张盈盈 王坤宇指导老师:张泉
设计说明::项目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基于淮河汛期濛洼蓄洪区牺牲自我以保全境的背景,采用GIS算法分析评价区域内场地适宜性,在不可以改变濛洼蓄洪区的特性时,方案从人于洪水共生的角度出发,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濛洼蓄洪区进行子分区规划,最终得出蓄水量0-2.5亿立方米、2.5-4.5亿立方米、4.5-7.5亿立方米的三个子分区。使得在面临不同蓄水量需求时,能够开放不同数目的子分区,尽可能减小洪水对全区域的影响,从而加快洪水过后的社会与环境恢复。
#05
时光之树——安徽农业大学蜀山校区校园景观提升设计
作者:吕可远、安方江、汪静指导老师:吴问琦
设计说明:我们希望学校扎根于历史,将老校区作为大树的根部,新校区则是看做校园的枝干、枝叶,不断发展成长。校园景观由老到新,由传统到现代,好似一棵经过时光洗礼的大树。将学校比喻为“时光之树”,也是希望学校能够不断传承发展,枝繁叶茂,而且让每一个安农大学子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景观上,我们将老校区和新校区结合设计,让老校和新校区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时代关系,在农具小品设计上也表现出时代变化,暗示时代发展。
专业介绍
学院于2001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2013年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2017年6月城乡规划专业通过全国专业评估。办学二十年来,本专业以培养适应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强化创新思维、注重学科交叉、凸显地域特色” 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方针,在数字化低碳城市设计、城乡生态网络空间增效、徽州传统村落连片风貌机制研究等领域形成教学与科研优势,为城乡规划业界及教育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009年学院设立了景观学本科专业,2012年更名为风景园林学。经过长期积累与建设,本专业形成以“聚焦发展建筑工程门类下三位一体的设计专业素质”、“强化培养多学科交融的专业综合能力”、“注重完善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综合知识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化多元创新视野”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风景园林专业规划设计与研究人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