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欢迎关注。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理论: 人类的智力就像是孔雀的羽毛。 只不过是种用来展开吸引的浮夸表演。 《西部世界》 拆房:徐豪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设计一个“合格”的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布局、不是功能、不是馆藏、不是便民;甚至都不是造型——而是必须要有一个醒目的网红搜索关键词。 孤独/魔幻/木屋/山间/镜面/彩虹/后现代……总有一款能戳中你。 当然,我们业内人士一般管这个叫设计策划。
有了关键词,方案基本就肉眼可见了。
想孤独就少开窗,想魔幻就多曲面;在山里就底层架空,在海边就悬挑平台;镜面等于玻璃幕,彩虹来点乳胶漆。 以及,必不可少的网红图书馆三板斧——书墙、天窗、大台阶。 排列组合就是各种“最美图书馆”。反正,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几乎现在所有建筑师都默认了图书馆是城市新5A景点这一设定。
我们绞尽脑汁的设计让图书馆好逛、好玩、好社交、好拍照,就是忘了设计一张可以安静读书不受打扰的桌子。
韩国松岛新城打算建一个图书馆。松岛新城其实是在仁川港填海而造的一个自由经济区,面积1500英亩大概和曼哈顿市区差不多,所以就仿造纽约中央公园也建了一个中央公园,而图书馆的基地就在这个中央公园的旁边。
基地方方正正,人畜无害。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9400平米里只要求盖8200平米的房子,平铺摊大饼还能留出个红薯边。要是正常盖个2-3层图书馆,那就还能让你充分发挥景观设计的才能盖个公园。
新城区、公园旁、低密度,网红元素已经集齐,不召唤神龙是信号不好吗? 也可能不是信号不好,而是学习太好了。读书郎组合Sun architecture与Pentatonic LLC就不想当网红,只想好好学习考个状元红。
S和P只对读书,以及和读书有关的事感兴趣。像现在这个面积过大的场地,正常建筑师都想着怎么搞个公园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但读书郎们只想弄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说人话就是:玩什么玩,滚回来看着窗外的大树好好念书。也就是让图书馆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处在优美环境里读书,四周感受到的都是环境而不是空间限定。
基本就和古人爱在船头亭子里读书,或者爱把书房建在乡野山林里起的是一个范儿。
但问题是人家古人就盖一个亭子,撑死十几平米。咱们可是要盖八千平米——什么亭子几千平米?天坛吗?而且就算真的盖一个巨大大大大的亭子,那和普通图书馆有什么区别? 如果又想要亭子般的空间又要8000平米,怎么办?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贪吃蛇——把这样一个个亭子连成线。至少让人可以在左右方向上都可以随时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存在。
同时贪吃蛇状的线性空间排布相比于集中式的空间所占据和控制的场地更大,似乎更适合这个项目有地盖不出去的局面。
虽然但是,读书最高。可图书馆好歹也算个公共建筑,确定超级玛丽钻水管的单一流线能hold住吗?答案肯定是不行的。
上一个玩贪吃蛇的武藏野图书馆,最终也还是形成了螺旋和向心两条流线。
这里读书郎S和P选择将线性空间交叉相连,形成九宫格。也就有了横向纵向两个方向的流线,增强了空间的丰富性和内部可达性。
至此,S和P对他们心目当中可以停下安静读书的图书馆空间构想——还远远没有结束。
网红图书馆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社交属性被不断扩大,阅读空间也不断扩大。虽然读书只占一张小椅子,但拍一张读书的照片需要一个视野极其开阔的大舞台。
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读书效率特别高的学习空间。现代人多少都有点强迫症,如果真的是想去图书馆查资料找参考书的话,不把视野范围内的所有书架都翻完就总觉得不踏实——说不定最需要的那本书就在下一个书架。所以当网红图书馆里铺天盖地顶天立地上天入地的2D书墙3D书山扑面而来的时候,知道对找书人来说有多崩溃吗? 自古书山一条道。要么直接放弃开始摆拍,要么找一会儿再放弃。
找书时间越长,人就越要不停的走动,社交概率就越高,建筑的开放性就被设计的越强,然后书就更难找。死循环,无解。
S和P不想这样,他们想让人们安静下来好好读书,而不是不停的找书。为了减少找书时间,避免读者无限制地漫游,SP想了个有点儿笋的招。
划重点:设置死胡同、断头路,强迫读者停下来,让视野范围内的书目数量有限。 现在的九宫格贪吃蛇还是一个整体空间,人们依然可以在其中无限地循环转圈,陷入书海。
S和P要做的就是打断空间。去除建筑每层边界的条块,打破循环流线,并将空间细化为专门的用于读书阅览的使用空间和用于交通行进的连廊空间。最终把封闭循环的阅览空间打断成一个个独立有尽头的空间。
独立分散的阅览空间会减少找书压力,同时几个阅览空间形式相似,读者也不会因为被过于丰富的空间形式吸引而到处乱逛,总之就一句话——就是让你踏踏实实在原地学习。
至此,空间构想大致完成。下面开始深化具体设计。
首先排布功能。现在都是线性空间,但整个图书馆还是需要一些大型集中空间的。那就只能选择填充部分格子绿化中庭了。为了减少填充大空间对绿化中庭的影响,把大空间分层布置。入口门厅和报告厅放在一层,文化教室展厅放在二层,学习角放在三层。
强化主入口,调节管状空间位置,在主入口处形成喇叭口向外开放。
同时打断北侧2层的连廊做通高空间,进一步强化出入口。
接着布置入口门厅,把中央的中庭全部填满,加入台阶直通2层,两侧设置交通核和洗手间。
报告厅需要比较大的完整空间,因此一层西南角的中庭全部用来做报告厅,并扩大报告厅前的连接体空间,用以疏散人流。
连接西北侧线性管道,围合出封闭房间作为文化教室。教室比报告厅灵活,可进行适当的空间变形。因此为减少对中庭的影响,只填占部分中庭面积变形成梯形教室。
展厅作为开放空间,同样较为灵活,变形为三角形减少对中庭的影响。
三层东北角直接放大作为学习角,同样为了不打断中庭的连续性也设计成三角形。
功能布置好后,对空间进行优化。设置端头空间,强化出独立的空间感。放大一层咖啡厅的端头空间,让游客在空间尽头停留。
同样处理一层南部的讨论室,端部放大强调出独立的空间感。
一层东北部的儿童阅览室,端部放大更大一点,自然让小孩子尽可能在端头活动。
二层主入口连接体的位置,像写字笔画出头一样突出端头,就为了营造尽头的停留空间,而不是直接拐弯走掉。
二层为加强阅览空间之间的联系,用连廊连接阅览空间。但这样又可能会形成循环流线,怎么办?
还是,突出端头!在连接的同时突出端头让空间独立,让空间既有联系又不会直接顺联。
线性空间十字交点处通常也会有产生停留空间,为了让读者从中央交通部分快速向四周使用空间移动,选择压缩中央的十字路口空间。
这里注意一下,由于一层门厅部分人流量较大,压缩中央的十字路口空间反而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因此对一层的中央十字交点空间不作处理。
打完收工。
这就是Sun architecture和Pentatonic LLC联合设计的松岛国际城图书馆。并最终荣获竞赛一等奖。 不过也还是挺有网红潜质的,因为长得够奇怪。
最后再看一下完整过程。
图书馆能成为网红当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让人们在眼前的苟且和到不了的远方之间还能记起阅读的诗意。 但成为网红的事实与想成为网红的野心之间差了一个银河系。 设计能成为网红是建筑师的与时俱进,可为了成为网红而去设计,大概率是建筑师忘了初心。
图片来源:
图[1]来源于:https://image.baidu.com/
图[2][32][33][34][35]来源于:https://www.sohu.com/a/454255867_99940497
其余分析图及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