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做废物是极需要天赋的, 我们普通人只配好好活着。 李诞 拆房:曾佳璇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建筑设计是个很玄幻的学科:门槛很低,要求很高。好像什么都学,也好像什么都不学。但问题是无论学了还是没学——该不会还是不会。
你辛辛苦苦二十年,干不过一个半路出家打拳击的。你这边刚被甲方撕了图,那边一个撞脸方案就得了奖。 你当初因为不想被高数折磨选了建筑,现在发现学建筑还不如学数学。学数学至少知道自己智商有限学不会;学建筑就是全程懵圈:我特么到底是哪儿不会?
学会当然完美,但背会也能及格。传说中国学生可以靠背诵打败全世界。 特别对于我们这种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的憨憨建筑师来讲,想等灵感来敲门只有做梦比较快,不如多背几个全文来防身。重点是——全文在哪儿?
拉丁美洲最大的电商公司Mercado Libre财大气粗,一言不合就买下了飞利浦公司的旧楼,想要改造为自己的总部。
这个旧楼建于20世纪40年代,主体是个框架结构,也就是经典的板楼空间。
位置就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旁边是Dot Baires购物中心。
MercadoLibre作为阿根廷淘宝,充分展示出一名优秀电子商务公司的杰出品质——当季新品打折包邮。
具体表现为要fashion、要international、要newbiability,但不能多花钱。
来自阿根廷的三个事务所Estudio Elia Irastorza 、BMA arquitectos 和Methanoia打算一起拼团参加这个竞赛。毕竟人多优惠大,我们暂且称他们为“拼多多组合”吧。
说白了,旧建筑改造无非就那么几种改法,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① 改表皮基本等于画个妆换件衣服,是程度最轻的改造,空间的变化极小。飞利浦旧楼属于传统的板楼空间,显然不符合甲方爸爸站在时代潮头的雄心壮志,也不符合互联网公司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所以想靠衣装中标,基本不可能。
②改结构属于投胎式改造,效果堪比哪吒小朋友莲花重生三头六臂。但过程也仿佛死了一遍拆了重建,千好万好钱更好,不符合打折包邮的基本原则。
③改空间这种就比较有内涵了,除了不能动的基本都能动。也就是除了结构不动,剩下随便动。价格实惠量又足,建筑师们都喜欢。
拼多多组合也不例外,果断选择改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改哪个空间呢?
这个项目的室内空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空间,主要就是办公;另一种是辅助空间,主要包括卫生间、茶水间、楼梯间、储藏间等等。正常人都会想去改使用空间,也就是办公空间;毕竟改造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互联网企业的工作模式与传统企业千差万别。
但话说回来,所谓千差万别其实也没差多少:无非就是加班的形式自由点儿。
那么,问题又来了:想要形式自由的工作空间,一定要改造办公室吗? 至少拼多多组合不这么认为,改办公室工作量太大影响睡眠。他们决定找条捷径,那就是——改。楼。梯。
改楼梯不是去改楼梯的样子,而是把楼梯当成空间来改造。划重点:关键的思维转换是把作为行进空间的楼梯改为具有自由功能的停留空间。
操作1:空间要独立
还记得日月潭边的大B哥吗?B.I.G设计的台北TEK大厦有一个横向切片的楼梯管道贯穿了整个建筑的公共空间。
这个楼梯空间看起来倒是极好的,就是有点太复杂。而且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不可能单独提取出来然后挪用到另一个项目里去。所以,我们需要搞个简化版。 先把普通楼梯间抽象为单独的方管空间,并且根据楼梯坡度进行倾斜。
然后进行横向切片处理,得到台阶。
操作2:方管大变身
切片后的方管大台阶就可以随便坐了——就是坐的略有点尴尬,怎么看都像学校礼堂开大会。热闹看起来也是热闹,但是寂寞的也是真寂寞。
而变身圆管形成月牙台阶就舒服多了,空间均质没有重点,但又自然的向心。最左端的人偷看最右端的人,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偏头,社交性被最大化程度地发挥出来了。
因此,这一步咱把方管斜楼梯转化为圆管斜楼梯。
操作3:路径很多样
传统办公楼一般会把交通功能与办公功能分得很开,尽量不让办公空间被交通打扰和侵占面积。所以楼梯间通常会上下贯穿,放置在边边角角,用孤零零的走廊串一起。
而我们现在这个楼梯空间要登堂入室当主角了,肯定不能再委屈在角落里。
首先,它被放在了建筑的中心区域,结合公共空间大大方方地吸引人们来使用。考虑到建筑原本的狭长体量,所以每层放置两根斜管。
接着,把斜管逐层切开,均匀分散布置在建筑最中间的区域。让上下楼的路线形成无数个组合方式,人们每次上下楼都能探索不同的路径。
光错开还不够,还要再分别转一转,形成不同朝向。
使大家不得不到处绕着走,达成最大范围的无死角均匀乱逛模式。 操作4:批发型空间
这楼梯形状也定了,位置也摆完了,要准备给楼梯间开门洞了。但真去开门洞你就输了。开口肯定是要开的,但怎么开才能让这个楼梯摆脱楼梯间的定位,融入公共空间中让甲方爸爸觉得不浪费面积且这个钱花的值呢? 下面这一步,堪称求生欲很强了。因为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
拼多多组合再出奇招——不开小门洞,我开大豁口。豁口可以结合轻质隔断,轻轻松松就组合出一个自带观众席的迷你型报告厅。不围合时可当开放式小剧场用,舞台大小还能自定义。
敲黑板!以上这个圆筒楼梯就是“全文”,请背诵并默写。
这是一个高尚的楼梯,一个纯粹的楼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楼梯。因为它成功与建筑本身割裂,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合格产品,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项目中放心使用,无毒无害,质量过硬。
为了避免碰头问题,可以在高度不够的区域,对楼板进行掏洞,做成局部通高空间。
最后,将这个圆筒楼梯产品运用到整个建筑中去。
这就是Estudio Elia Irastorza 、BMA arquitectos 和Methanoia三个事务所一起设计完成的Mercado Libre办公楼改造。
其实啥也没改,就加了个楼梯。估计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搞产品研发了吧。
我们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这个设计看起来相当简单,很像那个流传已久的荒诞故事:
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很郁闷,失重条件下钢笔和圆珠笔总是写不了字。美国科学家花费了n年时间n多经费,终于研制出能在失重条件下使用的钢笔。而与此同时,苏联宇航员在太空一直用铅笔。
故事不靠谱,但道理靠谱:“怎么做”确实比“做什么”重要。
建筑是一种语言,对有些人来说是母语,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外语。
没有耳濡目染的环境,没有天赋异禀的基因,就要有死记硬背的决心。
图片来源:
本文图片[1]、[2]、[4]、[5] 、[6]、[8]来源于https://baidu.com/,
图片[3]来源于https://map.google.com/,
图片[7]、[9]、[10]、[11]、[12]、[13]、[14]来源于http://www.archdaily.cn/cn/941338/mercado-libreban-gong-shi-ling-dong-de-she-jiao-lou-ti-estudio-elia-irastorza-plus-bma-arquitectos-plus-methanoia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