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为什么你家泡面卖两块五?不是写着建议零售价两块么” “因为我不想听他的建议呀” 《万万没想到》 拆房:宋家庆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在吃饭界,如果中国人是朝三暮四的花心大萝卜,韩国人就是深情款款的专一欧巴思密达。 毕竟,我大天朝好吃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了叭,光火锅就有三大流派几十种锅底上百种小料;而高丽人民的真爱则只有 ——泡面。 以及各种泡菜煮泡面。
韩剧里更是一言不合就煮面,左手拿锅盖,右手抓筷子,用锅盖吃面是标准操作。 动作要快,姿势要帅。 以至于看韩国人吃泡面都已经被广大网友列为治疗厌食症的非处方类药物。
泡面不仅改变了韩国人民的口味,也改变了他们的品位。 盖个博物馆也要挑那个长得最像 ——面条的。
2017年韩国仁川举办了一个 “韩国国家世界文学博物馆”国际竞赛。 反正就是个文学博物馆,和一般普通博物馆也都差不多吧。但按照全世界都是韩国人发明的思路,所以就成了“韩国·国家·世界文学博物馆”这么个拗口的名字。
项目地点就选在仁川松岛国际都市国际中央公园内。 真的是无力吐槽,果然要什么带上“国际”才显得international吗?
松岛新城其实是在仁川港填海而造的一个自由经济区,面积1500英亩大概和曼哈顿市区差不多,所以就仿造纽约中央公园也建了一个中央公园,也就是建筑基地所在的那个中央公园。
既然是在公园里搞建筑,那就不能随意踩踏草坪破坏花花草草。估计大多数建筑师的第一反应都是做成个地景省时省力↓
地景是没错,可做地景就只能在地形起伏上做文章吗? 当然不是,还有一种地景叫做 ——大地艺术。
这玩意儿肯定比捣鼓等高线堆山挖坑有bigger多了,可问题是人家堆山挖坑是有空间的,你搞出来的这个“大地艺术”和建筑空间又有神马关系呢? 如果没有关系,那干嘛不去直接请个雕塑家或者画家?
敲黑板! 神来之笔要来咯! 这次的神来之笔就是 剖面。
但不是建筑的剖面,而是 大。地。的。剖。面。
通常情况下,地平线就是最硬核的空间边界,地面就是最难嚼的面。 楼上楼下最多是两个户型的问题,地上地下那可能就是两本规范的问题了。 但就算是两本规范,也没规定只能是地面分割墙面,而不能墙面分割地面吧?
所以, 今天这个思维转换神来之笔的操作就是 用墙面切割地平线, 展现大地的剖面空间。
墙体切割地平线,在地面以上是大地艺术的画线,在地面以下是展览空间的界限。 更重要的是,还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就是大地剖面的缝隙空间↓
缝隙常见,而同时贯穿地上地下的缝隙却不常见。 这种缝隙空间在设计中成为了实现地上和地下联系的关键,通过间隙可以为展览空间引入光线,并展现出坐井观天的震撼视觉效果。
首先,将地景线条状的墙体向下延伸用以组织展览空间。
当然地景线条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只要能保证下面的展览流线和空间是可用的,大家就可以尽情发挥了。
在这个方案中,建筑师主要结合基地人流来向进行大地艺术创作。
然后,将艺术线墙贯穿至地下两层。
在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用组成地景的墙体来组织展览空间。
艺术景观与空间使用毕竟有差别, 所以要对展览空间进行再处理。
在展览空间内加设分隔墙体,形成走道。
打断部分墙体,使相邻展厅空间互相联系。
沿着走道和展厅边缘布置楼梯和坡道。
为了使顶部光线从墙体间的缝隙引入展览空间,将墙体扭曲。
为满足不同种类的展览需求,将地下二层的弯曲墙体升起一半,形成半限定空间,并采用高低两种层高以适应大型展品的展示需求。
再在地下一层挖去部分楼板,形成通高空间,使整个展览功能形成一个整体。
至此,博物馆的主要空间已经成型。
然后布置其他功能空间。 博物馆所需的一个小型图书馆布置在展厅侧面,四层通高。
辅助空间布置在展览空间外侧,以及地下三四层。
增加疏散交通核。
最后整理地形。
在地景墙体内设置水池,为地下展览空间引入自然光线。
坡地起伏,形成入口和下沉庭院。
调整地景墙体的形状,使其顺应坡地的起伏。
这就是samoo事务所设计的 韩国国家世界文学博物馆竞赛的获奖方案。
一个用大地剖面泡的面条方案。
最后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当然,这个方案的官方说法叫小纸条。
我觉得samoo一定没吃过我大天朝的诗经面条。
作为吃货大国子民,我们的聪明才智主要都发挥到了对食物的热爱上。 至于建筑神马的,好吃吗? 只要好吃,我觉得我国人民就能分分钟搞成世界第一。
有人说,人这辈子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另一个是藏在心里的梦想。 将食物揉进梦想,你就是无敌的。
本文图片[9][10][11][26][28][29][32] [33] [34][35] [36] [37] [38]来自https://www.archdaily.cn/cn/922441/shou-er-guo-jia-shi-jie-wen-xue-bo-wu-guan-yong-jian-zhu-jiang-gu-shi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