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本站经授权转载。
这是我老妈。她的嘴最能干了,
到医院轮号呀,插队取水呀,
跟公车司机砍价呀,
她一出马啥事都合适,
所以我老妈有个外号叫“侠盗罗太太”。
《岁月神偷》
拆房:薛腾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其实,甲方爸爸和菜场大妈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比如,都比你大一辈儿且你都搞不定。
重点是,他们都是多位一体的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兼具狮子座的霸气、金牛座的耐性、天蝎座的心机以及处女座的精益求精。必杀技:改图!砍价! 甲方对于改图这事儿,跟大妈买菜的心态是一样的。能改一版是一版,能砍一毛是一毛。多费十几个工作日改回第一版就比原来的第一版看着顺眼!多花十几块打车买菜便宜了两毛就比家门口买的好吃! 所以,对于大妈来说,砍价的刺激不是价,而是砍。对于甲方来说,改图的快乐不是图,而是改。
这就好办了,既然甲方的快乐在于“改”,那改啥不是改?不一定非得改图是不是?
听说您觉得我这方案不符合要求?没事儿,您改改要求就符合了。
这个sao操作就真实发生在下面这个项目里:马德里雕塑博物馆。基地位于西班牙马德里莱加内斯的一个雕塑公园内,占据了整个公园的东部区域。
但其实甲方并没有什么建设计划,因为人家本来已经有一个雕塑博物馆了,只不过年头有点久。所以甲方的任务要求很简单,就是将这组建筑进行修复,能够正常使用就行。
然而很遗憾,他们请来的这位建筑师并不这么想。这位脑洞清奇忘吃药的建筑师直接把任务书给撕了,撕……了……拿了一个完全新做的建筑方案就跑去找甲方了。
甲方:我们不是要新建筑,我们是请你来修复的。(这是什么鬼?)清奇哥:修复已经没有意义了,我觉得应该建一个新的。甲方:你这个不符合任务要求啊~(你怕不是个傻子吧~)清奇哥:那你改一下任务书不就好了。甲方:可是我们没有地呀~(呵,天真的建筑师~)清奇哥:把原来的拆了,就在原基地上建。甲方:没钱!(拆除不用花钱吗?真是活在梦里!)清奇哥:可以分期建设。甲方:……(???)
事实证明,能说服别人的永远不是你提出的问题,而是问题的解决办法。清奇哥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分!期!建!设!划重点:是对单个建筑进行分期建设。 办法1:分期建设清奇哥提出的分期建设是指先拆除部分旧建筑,然后在拆除的空地上建部分新建筑,等日后有钱了,再拆除部分旧建筑,再建新建筑,这样循序渐进的直至用新建筑完全替换掉旧建筑。
这样不但解决了目前资金不足的问题,还顺便解决了博物馆更新时的藏品暂存问题。馆藏雕塑都可以保留在未拆除的旧建筑中,等第一期建好就再搬运到新建筑中。即节省了搬运成本,也减小了因多次搬运对雕塑的损坏风险。
先别急着高兴,分期建设带来的问题也是巨大的。首先,人家博物馆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建筑,怎么分期?那不就相当于一直是个的烂尾楼吗?再者,就算强行分期,那连接部分怎么处理?房间怎么连?交通怎么接?总不能砌个两米厚墙就算了吧?
办法2:模块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清奇哥祭出了“模块大法”——将建筑分解为一个个的模块,每个模块是一个独立的房间,有独立的采光。建筑由一个个模块拼接而成,可以进行灵活的加建。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模块是矩形模块,每个模块就是一个标准展厅。
根据需要减掉一些模块,形成内庭满足采光。
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拼接,每个模块都可以有独立的采光面,整个建筑也就可以进行灵活的加建,甚至可以无限的扩展下去。
但是!问题又来了,矩形模块形成的内庭面积过大,无法满足博物馆的使用面积需求。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办法3:毯式建筑先划知识点:什么是毯式建筑?就是形式上像地毯一样附着于大地表面,在水平方向具有大尺度的延展性以及肌理化的空间组织结构的建筑。
毯式建筑有两个最重要的设计构成点:一是图案本身的设计,二是图案组织方式的设计。 毯式建筑不一定都是模块化的,模块建筑也不一定是毯式,但它们俩之间是有交集的。当毯式的图案是由模块单元组成的时候,这哥俩就可以合体了。
而我们现在就是要用毯式建筑的方法来优化我们的模块。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设计构成点:一个是基本模块(图案);另一个是模块(图案)的组织方式。
【优化1:模块变形】为了解决矩形模块形成中庭过大的问题,清奇哥将矩形模块变形为五边形模块。
五边形模块的优势在于,按特定的模式拼接可以自然的形成尺度适宜的中庭。另外,形成的建筑边界也更为曲折有机,没有矩形模块那么生硬。默默契合雕塑博物馆的人设属性。 【优化2:组织方式】五边形的组织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以模块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另一种是以中庭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那当然是选择第二种有庭院有采光的啦~生成方式是这样的:
然后将超出基地范围的模块删掉,进一步调整建筑边界使之更舒展,与环境更融合。同时根据面积需求减少中庭的数量。
至此,分期建设产生的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但建筑的问题还有很多。
空间优化A、开窗虽然现在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采光面,但博物馆建筑一般不开普通侧窗是常识,会减少墙面的展览面积还会有眩光。因此,清奇哥将每个模块的一角拉高,在墙面的顶部开高侧窗。
窗户的朝向尽量避免正南向,同样是为了减少眩光。
B、开敞空间模块形成的空间都是小空间,而博物馆作为公共建筑集散以及交流用的开敞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增加开敞空间,清奇哥将部分模块抬升为两层,而底层的墙面全部打通。其实就相当于将模块进行了底层架空。
底层的开窗对应开敞空间,采用大面积落地窗。
C、流线组织对于建筑首层来说,因为大部分为开敞空间,因此流线组织较为常规,也比较自由。而二层由一个个模块展览空间组成,通过旋转楼梯由一层抵达二层后,参观流线主要围绕中庭进行组织。
至此,整个建筑才算差不多完成了。但还有一个小尾巴没解决,你猜在哪儿?
这个小尾巴脱离主体建筑之外,紧邻公园,是进入公园的一个入口。因此,清奇哥没有把它算在模块中,而是设计成一组装置。从装置下可以进入公园,作为公园的一个门户。同时,装置又有一定的遮阳功能,可供游客们休息交流。
至此,整个方案是真的完成了。没有但是了。 最终的分期建设模式是这样的:
这就是MACA Estudio工作室设计的莱加内斯雕塑博物馆。一个逼着甲方改任务书的方案。
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每个喜欢改图的甲方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建筑师。疯狂改图的背后是对除自己之外的其他建筑师深深、深深的不信任。
改任务书和改方案虽然都是改,但前者充满对建筑师的信任,后者却是发自肺腑的怀疑。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缺失?人与人之间还能不能再多一点信任?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献出一点爱,少改一点图,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文图片[1]、[2] 、[3]来源于百度图片。[4] 、[5] 、[6] 、[7]来源于https://www.archdaily.com其余分析图动图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