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公众号ID:jicheng-0102),作者:朱河,本站经授权转载。
文章作者 / 朱河
虽说新年要有新气象,但有些旧事我们还是不得不重提。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劳动有它该有的尊严。
2018年8月1日,计成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 《他们杀死了设计院》。文章发出不久便收到了律师函,要求公众号立即删除文章。
顶不住压力,我们在第二天晚上就主动删除了文章。文章删除后,一些粉丝不解地问:既然是他们违法在先,你们怕什么?你们为什么要删文?
在这里,声明一点:不是我们怕什么,而是我们有什么证据?法律只认证据。
这就好比如果体液被处理了,法律怎么给强奸者定罪?即便他真的强奸了她。
文章中,我们揭露了中建设计集团天津分公司领导不作为拖欠18名员工3个月工资和奖金并且拒绝为员工开具离职证明(开证明可以,请放弃诉求)一事。
事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诉讼也告一段落了。今天我们就把案件最新的进展给关心此案的朋友汇报一下。
一
在向公司多次讨薪无果后,这些员工只好向上一级反应情况。于是,他们在联名请愿书上庄严地按下手印。
他们对组织还是抱以希望,毕竟中建是一家大型央企。
本以为联名请愿会受到重视,会有处理结果,可偏偏没有结果。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派出的调查组确实来了天津,但也只是来了。
早在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之前,调查组找了天津分公司的部分员工了解情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这些员工依旧没有放弃。调查组不找他们,他们便主动联系调查组。
阿贵(其中一名离职员工)告诉我们:
一开始我打电话还能联系上,后来再给调查组打电话,就没人接了。再后来,就完全联系不上了。
面对反应的问题,调查组不闻不问消极对待,难道这就是集团董事长口中的“妥善处理”?
当初在这些员工还没有集体离职之前,天津分公司的五位室主任曾一道前往位于北京的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向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孙富春反应过欠薪问题。
当时,孙董事长当着五位室主任的面,义正言辞地交待了四个字:
妥善处理。
二
2018年12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该案的裁定结果下来了。
但这不是最终的判决结果,只是关于案件管辖权的裁定结果。在调查组没有实质性的作为之后,事件变成了案件。
天津分公司的员工将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合理诉求得不到公正对待之后,大家只剩诉讼这条路。尽管这条路走起来特别吃力。
了解一些法律常识的人都清楚,同一个案子不同的法院审理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
所以,在案件进入实质性的审理之前,案件的管辖权就成了决定案件最终走向的关键所在。这之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受理了此案。
但是,中建提出了管辖权异议,认为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
于是,中建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这才有了上文中天津市中院关于管辖权的裁定结果,并且为管辖权的终审裁定。
简单地说,就是中建想把案件弄到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去审理,但是被和平区法院驳回了。
就在这个时候,中建亮出了自己捂了很久的底牌。
几个月前,在离职员工们筹备材料准备起诉的过程中,中建直接把天津分公司办公场所变更注册到了离现在和平区办公场所60公里外的天津市滨海新区。
起初由于拖欠工资,中建天津分公司想通过更换办公场所的方式让员工“主动”离职,进而减少赔偿损失。
而现在,中建又借此来争夺案件的管辖权。
最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天津市和平区,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为依据,驳回了中建的请求。
有一个疑问:中建为什么坚持要把案件弄到滨海新区去审理?
因为这对他们更有利。
天津分公司的总经理王鑫曾经对打算劳动仲裁的员工说过一句话,现在想起来,颇有先见之明:
我跟塘沽中建六局所有的法务都认识,只要你们敢去仲裁,我找律师拖死你们,拖你们两年没有问题。
塘沽,位于滨海新区。
三
庭审现场,用阿贵的话来说——争得面红耳赤。
除了员工自己请来的律师,庭审时根本没有任何人站在自己这边。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无论员工方提供什么证明,法庭似乎都不太认可。
就拿完税证明来说(完税证明可以作为赔偿或者误工费的法律依据),即使员工方提供的完税证明和中建方提供的完税证明一模一样,法庭也优先认可中建方提交的证明。
后来,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缓解被动的局面,员工方律师要求回看庭审现场录像,以便作为日后庭审的证据。然而,法官却表示:
录像没开。
律师便说,录像不开的话,我们就保持沉默。
在律师的一再要求下,法官终于让法警打开了庭审录像。
除此之外,中建方对待曾经的员工更是毫不留情。
在关于加班的争论上,中建方居然提出让员工方提供加班证据。因为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你说你加班了,你有什么证据?
后来,员工方律师找来对应的法律条文:两年之内的加班必须由用人单位提供完备的打卡记录作为证据支撑。
对方哑语。
糟心的争辩还有很多……整场庭审下来,阿贵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
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不出意外,案子会在1月中旬进行二审并作出最终判决。这不仅关系到18名被迫离职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对整个设计行业从业者劳动尊严的一次集体审判。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保持关注就是一种态度。我们能做的不多,也只能给这些在昏暗里前行的同伴们投去一束光。
哪怕再微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