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公众号ID:non-standardstudio),作者:李丹阳,本站经授权转载。
亲爱的结构室内景观等各同事:
一眨眼,2018年在甲方虐我→我虐你们→你们怼我→怼不过我→一起加班→甲方又来了的无限循环中迷迷糊糊的过去了。 我们转发了2018条锦鲤,却还是没有等来甲方的设计费。 年底了,我觉得咱们还是放下之前的恩恩怨怨携手跨年吧,别再为一个方案相爱相杀了。 我也劝自己善良一回,你们不想干的活,放着我来。 不要抱怨了, 抱我。 爱你们的建筑师
在这个“项目天天有,年底特别多”的行业里,越想休息就越不能休息。甲方爸爸们不但会拖欠设计费,还会拖欠你的节假日。也不知道哪本黄历上写的,什么1月4日,5月4日,10月8日都成了汇报or交图的良辰吉日。 恕我直言,爸爸们,我觉得你们真的可能是……买了一本假黄历!
既然总要有人加班,那一个人熬夜总比全项目组一起哀怨好。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人是谁呢? 谁呢?谁呢?谁呢?
结构师:啊~不想干活~ 建筑师:放着我来!
室内设计:我也不想干活儿~ 建筑师:放着我还能来!!
吃瓜群众:你真的能么??
一个建筑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人来配合设计,就是因为组成建筑的各个部分都自成系统。如果建筑师想一个人把活儿全干了,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一个能把其它系统都组合在一起的点。
比如这个建筑,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的 北京CBD文化中心竞赛方案。
外观上,是一堆三角形。
内部还是一堆三角形。 没有梁柱,也没有其它装饰。
可以说,这个建筑就是拿一堆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在这里,三角形既形成结构,又构成装饰,还组成平立面。
恭喜建筑师收获三杀。
在这个建筑里,连接所有系统的关键点就是——结构(三角形)。 从一个结构形式中提取元素(三角形)来生成整个建筑的平立面以及装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设计而不是分开考虑。
STEP 1 建筑的初步设计
首先还是要根据建筑的功能确定建筑的层数和形状。 为保证建筑中间有大的公共活动空间,把功能房间和辅助用房放置在建筑两侧。此时确定出建筑的基本柱网,给建筑“划分网格”。
中间的公共空间此时可以看作一个“大跨结构”。
STEP 2 寻找可以提取元素的结构 在上一步中,我们已经得到一个中规中矩的框架结构建筑。但我们不是要选择这个结构,而是要选择它的好朋友——桁架结构。 从桁架结构中,我们可以提取到生成整个建筑的关键道具——三角形。 当然还可以用别的结构体系,看这些推敲模型就能知道其实是有很多很多种选项的。 但是对于建筑师来说,选取结构形式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关计算最好不要涉及到高中物理以上的知识。 比如,桁架。
至此,组成整个空间的三角形就被划分成了两大类: 整体大空间的承重三角形墙体以及辅助用房的不承重三角形墙体。
STEP 3 利用提取的元素生成建筑各部分 建筑中可看作有两套桁架体系—— 平面桁架体系和空间网架体系。 平面体系来确定每个长边上三角形墙的位置。空间桁架体系来确定其他几面墙的形状以及楼板的开洞位置。
首先要根据竖杆(原来的柱网)确定建筑竖向的墙体位置。由建筑竖向受力图确定三角形墙体的方向。 本着承重墙越少越好的原则选取一面可以贯穿整个建筑长边的墙作为起始墙体。将层高较高传力比较困难的位置碎化成多个桁架形式,最后把得到的荷载图作为长边两个外立面的形式。
然后确定其他几面长边墙的形状。 根据各层不同的功能确定该层的受力格点,由此确定各层长边上三角形的方向。
同理可计算出短边立面和屋顶的样式。
用空间网架体系来确定每一层抠掉的楼板位置。 基本等同于“怎么用最少的面获得一个最稳定的立方体”。
得到的是多个形状各异而且不连续的中庭。
建筑:谁来帮我算一下啊~要吐血了~ 结构:自己算吧~没有很难的~
最后将由结构抽离得到的建筑空间和传统功能空间相叠加,在保证功能用房私密性的同时去掉一部分墙体,完成对内部空间的塑造。
STEP 4在大空间内加入垂直交通体系,完成整个建筑。
整个建筑可以看作由两种均质元素构成:均质结构和均质图形。但是两者叠加却生成了一个不均质的复杂空间。
这样的空间给人一种既私密又开放的体验——虽然有开阔的视野,但又不能窥得全貌,总有一面墙挡在眼前。以均质元素生成不均质空间,这大概就是建筑师克雷兹所谓的“不确定的确定性”吧。
不管怎么样,结构、室内等各专业都可以开开心心的跨年了。 你问建筑师去哪儿了? 当然是在加班算结构啊。
所以说,不要学的太杂,现在学的知识都可能会变成以后加的班。 真爱生命,远离加班。 祝大家新年不加班!
上一期的圣诞礼物已经成功送出, 请这位获赞最多的小伙伴后台留邮寄地址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字编辑和指导 本文图片【1】【5】【6】【7】来源于杂志《ELcroquis建筑素描》第182期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