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风3286 于 2018-4-18 11:22 编辑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视筑工厂(公众号ID:zs-factory)授权在本站发布 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2018EVolo获奖名单于今日发布,视筑工厂的几位小伙伴和另外几位同学,在寒假期间齐心协力呕心沥血同仇敌忾完成的《Earth Healer》设计作品,荣获一枚荣誉提名奖。下面让视筑工厂小编带来第一手的该作品解读。
效果图
设计说明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年里, 世界各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全球战争, 以争取耗尽石油资源。在战争后期使用大量核武器导致整个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核武器的破坏, 生态圈被摧毁, 人们无法在地球表面生存, 所以我们大胆地提出了 "人类的中心生存站"。面对核污染造成的长时间跨度破坏, 人们需要暂时居住在地下, 恢复地面环境, 同时, 人们需要密切接触外太空, 探索适合人们居住的新行星。
单体生存建筑, 容积地下大部分, 有螺旋升降装置, 根据地面恢复条件, 为幸存者提供生活环境隔离核污染大小的小城市, 顶空间主要用于起飞和着陆的无人飞行器 (无人机), 绿色植物和空间净化。无人机运载化学物质净化和开垦土壤和播种种子, 在净化环境的同时给地球生命。空气中的水通过顶冷凝管收集, 储存在储存装置中, 通过管道运输, 用于绿化植物和人们的生活。下部膜结构在净化粉尘和空气的同时转化 CO2 为 O2。
单体生存建筑的表皮根据仿生原理分为几层, 用参数设计适当的密度。它们就像植物细胞输送物质和保护自己, 具有环保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 幸存者可以从顶部空间观察室外环境, 看到恢复的过程日复一日。最后, 人们将聚集在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中, 人民的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
故事背景
该方案的故事背景发生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若干年后。地球上各国为抢夺即将枯竭的石油资源,爆发了世界范围的大战。战争后期大量核武器的使用,导致了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毁灭。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核放射性沾染等5种。前4种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产生的瞬时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可以持续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核爆炸后,蘑菇状烟云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灰尘,当烟云随风扩散时,放射性烟尘因重力作用,逐渐降落到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形成一个很大的放射性沾染区。尤其是地爆过后,放射性沾染严重,沾染范围广,核物质放射性衰减速度缓慢,持续时间长。
解决方式
在地球若干地点建立人类暂居点。通过该建筑体,提供幸存者居住环境,并具有修复周边区域核破坏的功能。以点带面,采用针刺疗法。一边修复核破环后的生态系统,一边给人类寻找外太空暂居星球提供提供工作的环境。
结构解析
依据仿生学原理,将建筑表皮分为里外多层,起到多层保护的作用。
运用参数化的方法,将表皮做成疏密有致,像一个个植物细胞,运输物质和保护自身,赋予表皮监测环境的作用。
顶部用于人类居住,下部的空间则用于储存能量和净化粉尘。 螺旋坡道作为联系上下的交通方式,位于主体结构的中央,方便垂直交通
为了避免核辐射的影响,人们生活在顶层的核心筒结构中,体量上大的筒结构主要用于公共功能,小的则偏私密。
顶层通过冷凝管收集空气中的水分存放在存储装置中,通过管子自上而下运输,用于建筑中的绿化种植和人们的生活用水。下部的膜结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同时净化核爆炸后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
生活所需的蔬菜、水和空气等物质则存储在下部的核心筒的试管中。位于地下的部分具有吸收地热的作用,热量一层层的被吸收和利用。
模式简图
成员介绍
组长:董敬哲(视筑工厂创始人)
组员(从左至右):李博宇 张子涵 孙哲 吴逸伦 于洋 张浩浩
成果展示
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