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anielJin 于 2016-1-17 15:13 编辑
1570年-1589年,一座草原城市呼和浩特的兴起
释广通
编者按:上回广通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格鲁派的兴起,该系列文章为了兼顾大多数人,同一系列主题广通先生会为我们分别发表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文风轻松,文章通俗易懂来吸引大家的兴趣,之后会再发表一篇类似“论文”文风的正文,让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
摘要:本文论述了1570年-1589年之间,呼和浩特这座草原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重点探讨了16世纪中叶以来,蒙明通市前后,呼和浩特地区商业贸易、人口结构变化、农耕经济兴起和喇嘛教的传遍对呼和浩特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原因和影响。指出商业贸易、农耕人口管理和宗教的发展是是呼和浩特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三者之间互为表里、彼此支撑、共同促成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对定居城市的建设动机。
关键词: 城市,贸易,经济,人口,宗教
历史上,蒙古高原,只有农耕民族或统治有农耕民族的政权才会建立城镇。所以自元代以后,复归游牧生活的蒙古人,就不再建设城市,长城以外除了军事城堡,几乎没有带城墙的经济商贸城市。但1575年一座草原城市——呼和浩特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格局,为什么一个游牧民族要经营一座固定的带围墙的商贸城市?而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她成为一个区域宗教中心和16世纪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城市呢?
1、 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
明中期(16世纪)开始,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明朝嘉靖年间(1530)蒙古土默特部崛起,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逐渐强盛,迫使原草原霸主察哈尔部迁移于辽东,俺答汗成为右翼蒙古首领。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部族人口达到三、四十万之众【《明经世文编》卷二百二十五;翁万达:《复河套议》】。蒙古地区畜牧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一方面能够把更多的畜产品作为商品而用于交换,另一方面出现了“部落众多,食用不足”【《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七十一,嘉靖三十年三月壬辰。】的社会经济问题。
图一:明中期各部势力分布图(红点处为土默特部)
在阿勒坦汗之前,蒙古与明朝敌对已逾百年,明朝对蒙古严格的物资封锁政策使蒙古盐、铁、茶等多种必需物资奇缺,牧人常陷入“爨无釜,衣无帛,无茶则病” 【(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2.】的困境,阿勒坦汗屡次遣使入明朝要求封贡并开展边境贸易,但一直未等到明朝的同意,所以蒙古军队经常侵扰和抢掠明朝山西、陕西和甘肃一带的边界城市。正如美国学者亨利·塞瑞斯(Henry·Serruy)所指出的,明蒙之间的战争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只要明蒙之间能保持最低限度的经济贸易关系,就可以避免蒙古大规模的入侵和抢掠,而明朝却常常给这种经济交往赋予政治意义——蒙古部落只有表示臣属或有某种程度的依附关系时才被获准入贡。所以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一度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闭市而战事复开。隆庆四年(1570),以俺答之孙把汉那吉降明为契机,明蒙开始和谈,俺答以亡入自己领地的赵全等九名汉人换回那吉。次年(1571年)明朝封为俺答汗顺义王,至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互市和平友好的局面。
据《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七“朝贡”条的记载:隆庆、万历间互市场所有十—处之多:“在大同者三,曰得胜堡、曰新平、曰守口;在宣府者一,曰张家口;在山西者一,曰水泉营;在延绥者一,曰红山寺堡;在宁夏者三,曰清水营、日中卫、曰平虏卫;在甘肃者二,曰洪水扁都口、曰高沟寨”。这些互市点的选定,一方面对应于明朝的重要关隘和边境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另一方面,也照顾到蒙古各部的需要,比如,大同和张家口的几个互市点就对应着阿勒坦汗夫人钟金哈屯的家族部落。互市的市场,一般都设在边墙处,四周围以高墙,犹如“瓮城”,关内外各有—闸门,可以启闭。据《清史稿·杨吉砮传》记载:“明制,凡诸部互市,筑墙规市场,谓之市圈。”在“市圈”内设有高楼。供驻扎市场的官军嘹望。“虏每一入市,少者四五十,多者百余骑,并皆就瓮城,闸封” 【《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列传”】,然后进行互市贸易。这是当时互市市场的设置状况,可见每一个互市点都是明朝和阿勒坦汗当局精心设计的。但为什么在在茫茫的蒙古大草原,蒙古统治者会选中在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呢?
图二:美岱召壁画中的阿勒坦汗与三娘子
呼和浩特地区作为俺答汗统治和驻扎的核心地区和重要草原丝绸之路途经点,是与明朝边关贸易所得的主要消费地区。大量来自明朝的货物,特别是高档的消费品,首先聚集于此,然后剩余部分分散于草原各地。同时由于互市并不是天天开放,每年只在固定的时间开放,所以来自草原的部分交换货物也首先聚集于此,在此中转,然后进入互市。此外在双方政府主导下的定期贸易并不能满足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有一定政府介入小市和以民间贸易为主的私市。特别是私市带来的巨大利益,刺激了一些汉人进入蒙地经商,呼和浩特地区作为蒙古政权的所在地和贵族聚居地,自然成为商人们进入草原开展贸易的首选,同时呼和浩特也是前期战争被掳掠来的汉人主要聚居的地区,而他们也可为商人们的经商和生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帮助,从而促进了土默特部的商贸获得极大发展,蒙古物资奇缺的困难局面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随着商业的发展,固定市场的逐步形成和人口的不断聚集,为城市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封贡第二年,阿勒坦汗即下令在哈鲁兀纳山南近黄河之地修建“库库和屯”城【珠荣嘎.阿勒坦汗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此城于万历三年(1575)基本落成,阿勒坦汗上表请名,明朝赐名为“归化”。不数年间,赵全、丘富等来投的汉人首领率领汉人工匠为阿勒坦汗“废毡包而建平房”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又起造了苏木沁等八大板升,并为阿勒坦“治城郭宫殿”【(明)张居正等.明穆宗实录[Z].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6.】,城郭房屋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明蒙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结,并为互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创造了条件。虽然初建的城市规模很小,城围仅1.2公里,城墙不过10米,但却成就了呼和浩特草原城市的特殊地位。归化城建好不到6年,城市就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使用需求,万历9年(1581),阿勒坦汗对归化城进行扩建,派使臣向明朝边臣郑洛予以援助,他的请求得到明朝适度的支持,明朝首辅张居正说“若物料,量助之,以慰其心也”【张文忠全集[M],光绪27年红藤碧树山馆重刊本】。
从上述文献资料中可看出,归化城的建设是在蒙汉和好的前提下,互市经贸发展的的基础逐步兴建起来的,作为阿勒坦汗的蒙古统治中心和土默特地区唯一的城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草原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事实上,呼和浩特在有明一代始终是一个商业中心(包括后来的宗教中心)而已,蒙古右翼地区的统治中心并不在这里,而是在距其90公里的美岱召(1571后被明朝赐名为福化城),即大明金国的都城。近期的一些研究显示,1548年,阿勒坦汗统一大漠南北蒙古后自立为汗,建立金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将美岱召地区建为蒙古金国都城。从呼和浩特与美岱召的空间距离上分析,这种政经适度分离,也是符合军事安全需要的。
图三:美岱召鸟瞰及佛殿
2、农耕经济发展与人口管理的需要
在蒙古对明朝连年的战争,掠夺财物和人口是主要特征。曾有一次战争就从明朝山西边界掳掠人口达数万人之众。如1542年间的进攻山西之战中,就“掠十卫三十八州县,杀掳男女三十余万。”【[明]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卷一《安攘考》】,嘉靖三十八年三月,“从潘家口入寇遵化诸村落,守略万余人,”这种对人口的大肆掠夺在史籍中比比皆是。甚至改变了当地人口的结构,如掠来的人口被充斥到个蒙古家庭做奴仆,曾出现蒙古人一家不过4-5口人,却有5-6个奴仆的情况【曾铣,复套条议,明经世文编[M],卷240】。在明蒙和解之前这种人口强制迁移,成为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主要方式。明中后期,由于明朝统治的黑暗和压迫,也有少数汉族人主动投奔口外蒙古贵族的和“失事逃罪”者,以及反抗明朝统治失败的白莲教徒。主动进入草原的汉人,特别是在汉人民众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宗教首领,成为阿勒坦汗开发经营土默特地区和管理众多汉族人所倚重的核心力量。这些人积极组织建立起一些聚落点 “板升”进行居住和经济生活。《明实录》记载:“初大同妖人丘富者入虏中,教为城堡宫室,布满丰州川,名曰板升,以居中国被掳、亡命之众。”【《明穆宗实录》,隆庆二年八月辛卯条】。 “板升”蒙古语是“房屋”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村庄。现在呼和浩特周边的攸攸板、麻花板、古楼板、厂汉板、沟子板、讨号板、桃花板等村子,就是一直沿用了古老的名称。“板升”是一种草原上出现的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集耕种农业和聚居村庄新的生产生活形态。
从历史文献看,当时的呼和浩特地区的“板升”规模不断扩大。如白莲教首领丘富、赵全等人的“板升”都颇具规模,“富亦起居室三区,治禾数十顷”。1557年蒙古将山西掳掠的数万人安置在一个5里(周长)和2里的堡——“板升”中【万历武功录[M],卷8,俺答列传】,“板升”规模迅速扩大,由最初的几千人到封贡前发展到“大板升汉人可五万余人,白莲教可一万人,夷人可二千余人” 【万历武功录[M],卷8,俺答列传】。对于“板升”的经营和管理是由汉人统领负责,但土地和人口的归属权属于蒙古贵族。从经济关系上说,是在俺答汗统治下,由汉人具体承包经营土地的一种经济形式。
建设“板升”不独是汉族人的事情,一些蒙古贵族,包括阿勒坦汗本人对建设“板升”也感兴趣, 1546年4月,“俺答阿不孩及兀慎娘子建砖塔城,用牛二犋,耕城约五六顷所种皆谷黍秫糜子。又治窑一座。”【万历武功录[M],卷7,俺答列传】同时蒙古统治者也感受到了汉人的聪明智慧,大量招募汉族手艺人和工匠,主要有石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等。随着蒙汉百姓的交往,土默川的蒙古人也试着耕种农田,逐渐由牧转农,过上了半农半牧的生活,从游牧走向定居。
板升的产生于发展完全改变了明朝中后期呼和浩特地区的景观,“开田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霍冀,九边图说,大同镇图书[M]】。而到1570年通市前,这里经济已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蒙汉杂居、农牧交错的景象出现在这里,“南至边墙,北至青山,东至威宁海,西至黄河岸,南北四百里,东西千余里,耕种市廓、花柳蔬圃,与中国无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4[M],中华书局,1955】。众多人口形成的大型聚落已有城市的雏形,只是按照中世纪的城市概念,没有城墙而已。所以开关通市后呼和浩特地区是和平红利的最直接受益地区,通过互市,以马匹、杂畜、皮毛交换汉人的粮食、布帛、铁锅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外蒙古和中原北方的经济困难。由于商业的刺激,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蒙古和中原北方的经济和文化都迅速发展起来了,也促使外来移民进一步移居到这里,如大量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商人,从宁夏、甘肃等地来此定居。从而进一步促进呼和浩特的发展。使之成为的蒙古右翼地区人畜兴旺,人民生活得到提高,成为蒙古草原生活水平最高,发展最快最先进的地区。据《明实录》记载:开关互市的第2年,明朝廷动员流落土默川的汉人回到故乡,可是十几万汉人只走了3000人,而中原百姓听说土默川土地肥沃,赋税也低,反而大批涌入,以至于形成了延续几百年的走西口潮流。蒙汉百姓共同开发土默川,建起了许多冶炼、铸造、烧砖、造纸、毛皮加工、木器制作、白酒酿造等作坊,出现了“连村数百”“宫室布满土默川”的繁荣景象。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定居人口和越来越复杂的人口构成,像明朝一样,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管理模式,已呼之欲出。
历史上蒙古高原的非农耕民族政权对统辖区内的农耕民族的管理,通常实施“一国两制”,分而治之,即游牧人口按其传统模式管理,而农耕人口着采用秦汉以来的郡县制管理,如北魏早期和契丹辽王朝的统治。而建城行使管理是郡县制管理方式的典型体现。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当时俺答汗统治是否参照了前朝或内地的管理经验,但从现实的需要和管理效率而言,通过建城管理大量的定居人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宗教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
明隆庆五年(1571年),阿升喇嘛来到土默特,向以阿拉坦汗为首的土默特贵族、官员介绍了黄帽派喇嘛的教义、教规,劝阿拉坦汗邀请西藏活佛索南嘉措来土默特传教。在阿勒坦汗经略青海时期,1578年,阿勒坦与格鲁派藏传佛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举行会谈,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鲁派藏传佛教,阿勒坦汗赠给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D·籁La·嘛”称号,“圣”即超凡之人;万历七年(1579年),阿拉坦汗偕Da·籁La·嘛的全权代表栋科尔满珠锡里呼图克图回到呼和浩特地区,传播黄教。还邀请索南嘉措到呼和浩特传教。公元1580年,阿拉坦汗在呼和浩特建成大召。作为其家族寺庙,明朝政府又予以赐封“弘慈寺”。其是呼和浩特也是蒙古地区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由于其的正统性和权威性,其建筑形制成为蒙古地区喇嘛教寺院典范形式,在蒙古地区广为流行,影响深远。
从对大召的现场考察发现,大经堂建筑是将门殿、经堂和佛殿三者有机合一、是将藏式的“都纲法式”与汉式营造中的“殿式”建筑做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其经堂独特的建筑形制无论建筑格局还是技术体系均很成熟,显然这种状况并非一日之功,其源头应是来自于青海地区,极有可能是参照了青海的仰华寺,可惜仰华寺于明末被焚,但从同样为Da·籁三世力主建设的塔尔寺的一些早期建筑中,可以看出其中的渊源关系。可见在呼和浩特的城市形成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文化以宗教为媒介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和空间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大召的建设中,阿勒坦汗曾数次向明朝请奉《金刚经》及喇嘛僧,明朝皆应允。其后寺庙建设的增多、面积的扩大和信众的云集,狭小的归化城难以容纳,所以在1581年,阿拉坦汗以此为借口,向明朝请求扩建城市的支援,信称“我通贡十年,秋毫无犯,时迎佛归化城,欲与城外修罗城,周围二十里,望大人助夫五十名”【抚明纪略[M],《明代蒙古史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当然他要的“夫五十名”,并不是一般的劳力,而是有技术经验的工匠。可见宗教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此后,迎佛建寺成风,喇嘛教得以弘扬,周边的蒙古部落派人到归化城取经,学习寺庙建设经验,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区域佛教文化中心,号称“召庙之城”。
图四:席力图召与大召大经堂
1582年阿拉坦汗去世,索南嘉措应继位的僧格都棱汗的邀请,于次年(1584年)从塔尔寺动身,前往呼和浩特为俺答汗诵经祈祷。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迎接索南坚措三世Da·籁的到来,在呼和浩特建立席力图召,次年(1586年),索南嘉措到达归化(即今呼和浩特),与僧格都棱汗会晤,为俺答汗的逝世举行了隆重的祈祷仪式。1588年索南嘉措去世。第二年,阿拉坦之孙苏弥尔的夫人(系成吉思汗弟哈撤尔十六世孙诺诺·卫征诺颜之女,名拜罕·珠拉)生育一子,很快就被蒙古王公和藏族格鲁派的僧人共同确认为是三世Da·籁索南嘉措的转世,命名为云丹嘉措,并在席力图召古佛殿内学习喇嘛教。1602年,云丹嘉措十四岁,西藏三大寺派出正式代表前往呼和浩特迎接他入藏。
一系列的宗教事件的发生,大大促进呼和浩特城的宗教地位,成为声名远播的蒙古草原宗教中心。来自草原大量信众的云集,使呼和浩特日益繁荣,笃信喇嘛教的蒙古贵族也逐渐适应定居生活,成为呼和浩特的重要居民,促使呼和浩特进一步发展,成为16-17世纪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城市。
4、结论
从1570年阿拉坦汗被明朝封为顺义王到1589年其宗族后代被选定为Da·籁四世转世灵童,短短的19年,一系列重大政治和宗教事件的发生催生并促进了呼和浩特城市从无到有,一跃成为16-17世纪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城市。期间商业贸易、农耕人口管理和宗教的发展是重要的推动要素,也是呼和浩特兴起的重要基础。 它们三者之间互为表里、彼此支撑、共同促成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对定居城市的建设动机。
引注
见文中
版权声明 该文章内所有内容所有权均归属于原作者。作者已取得原作者的独家转载授权。任何人及机构转载此文前请联系本人获得授权,否则视为侵权行为。本人及作者保留法律诉讼权益。
|